生物膜处理污水方法及其工艺

发布时间:2018-12-25 10:38:39

  申请日2018.03.30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膜处理污水方法及其工艺,生物膜由厌氧层、好氧层、载体和滤料层组成,污水降解步骤如下:步骤一:挂膜:阻止细菌、有机污染物、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通过生物膜;步骤二:吸附:吸附层由工作层和承托层组成,先对细菌、有机污染物、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进行吸附,吸附之后吸附层对细菌、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进行灭杀,使其形成废料层;步骤三:脱膜:由内因和外因相互配合,对吸附层上灭杀后的细菌、有机污染物、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进行清理。该生物膜处理污水方法及其工艺,包埋在生物膜中的细胞由于群体效应,具有较强的抗毒性能力,比游离细胞的抗毒性能力要强50~500倍,因此生物膜对水质变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物膜处理污水方法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生物膜由厌氧层、好氧层、载体和滤料层组成,污水降解步骤如下:步骤一:挂膜:阻止细菌、有机污染物、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通过生物膜;步骤二:吸附:吸附层由工作层和承托层组成,先对细菌、有机污染物、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进行吸附,吸附之后吸附层对细菌、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进行灭杀,使其形成废料层;步骤三:脱膜:由内因和外因相互配合,对吸附层上灭杀后的细菌、有机污染物、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进行清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膜处理污水方法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流经生物膜后,填料由卵石、炉渣和焦炭颗粒相互混合组成,卵石、炉渣和焦炭吸附一部分的微生物,微生物在卵石、炉渣和焦炭表面大量的繁殖,逐渐形成一层滑腻的粘液状膜层,进而对污水中的细菌、有机污染物、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形成一层屏障,只能使其水分子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膜处理污水 方法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吸附层总厚度设为1.8 ~2.0m,工作层厚度为1.3~1.6m,粒径介于25~40mm之间,承托层厚度为0.2m,粒径介于70~80mm之间,吸附层不断加厚,产生分层,吸附层表面为好氧微生物,内部为无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成无机物,降低水中的营养元素,粘液状膜层对细菌、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无氧微生物、细菌、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大量消耗吸附层内部的营养,细菌、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自行灭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膜处理污水方法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生物膜内层的微生物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进入内源代谢,使其形成废料层;微生物不在分泌粘液质,因而失去与吸附层之间的粘附能力,废料层在污水中的气泡扰动和水力剪切力的作用下,使得过厚的废料层脱离载体,吸附表面会迅速的长起新的废料层继续对污水进行净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膜处理污水方法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对透过生物膜出水一端取水样,使用COD氨氮总磷测速仪检测水中的COD的含量,从而判断出水中的有机物的含量是否在标准范围之内,判断污水处理是否达标。

  说明书

  一种生物膜处理污水方法及其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膜处理污水方法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类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固定膜法,是污水水体自净过程的人工化和强化,主要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传统的不能有效的提高生物膜中细胞的群体效应,因此降低了游离细胞的抗毒能力,而且传统的生物膜在处理污水后,不能有效的降低污水中污泥的含量,提高了污泥处理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膜处理污水方法及其工艺,以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和不能达到的技术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膜处理污水方法及其工艺,生物膜由厌氧层、好氧层、载体和滤料层组成,污水降解步骤如下:步骤一:挂膜:阻止细菌、有机污染物、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通过生物膜;步骤二:吸附:吸附层由工作层和承托层组成,先对细菌、有机污染物、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进行吸附,吸附之后吸附层对细菌、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进行灭杀,使其形成废料层;步骤三:脱膜:由内因和外因相互配合,对吸附层上灭杀后的细菌、有机污染物、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进行清理。

  优选的,所述污水流经生物膜后,填料由卵石、炉渣和焦炭颗粒相互混合组成,卵石、炉渣和焦炭吸附一部分的微生物,微生物在卵石、炉渣和焦炭表面大量的繁殖,逐渐形成一层滑腻的粘液状膜层,进而对污水中的细菌、有机污染物、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形成一层屏障,只能使其水分子通过。

  优选的,所述吸附层总厚度设为1.8 ~2.0m,工作层厚度为1.3~1.6m,粒径介于25~40mm之间,承托层厚度为0.2m,粒径介于70~80mm之间,吸附层不断加厚,产生分层,吸附层表面为好氧微生物,内部为无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成无机物,降低水中的营养元素,粘液状膜层对细菌、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无氧微生物、细菌、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大量消耗吸附层内部的营养,细菌、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自行灭活。

  优选的,所述生物膜内层的微生物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进入内源代谢,使其形成废料层;微生物不在分泌粘液质,因而失去与吸附层之间的粘附能力,废料层在污水中的气泡扰动和水力剪切力的作用下,使得过厚的废料层脱离载体,吸附表面会迅速的长起新的废料层继续对污水进行净化。

  优选的,所述对透过生物膜出水一端取水样,使用COD氨氮总磷测速仪检测水中的COD的含量,从而判断出水中的有机物的含量是否在标准范围之内,判断污水处理是否达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适应性强:包埋在生物膜中的细胞由于群体效应,具有较强的抗毒性能力,比游离细胞的抗毒性能力要强50~500倍,因此生物膜对水质变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吸附层表面的好养细菌的好氧分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将有机物被转化为CO2、H2O、NH3等;第二阶段,主要是NH3转化为NO2和NO3,用好氧法处理污水,能降除水中的异味,并且处理所需时间较短。

  3.微生物处理法去污能力达90%以上,处理后的水质好,水中的COD通过COD氨氮总磷测速仪检测,水中的COD大幅度的降低,可以直接排到大自然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膜处理污水方法及其工艺,生物膜由厌氧层、好氧层、载体和滤料层组成,污水降解步骤如下:步骤一:挂膜:阻止细菌、有机污染物、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通过生物膜;步骤二:吸附:吸附层由工作层和承托层组成,先对细菌、有机污染物、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进行吸附,吸附之后吸附层对细菌、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进行灭杀,使其形成废料层;步骤三:脱膜:由内因和外因相互配合,对吸附层上灭杀后的细菌、有机污染物、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进行清理。

  污水流经生物膜后,填料由卵石、炉渣和焦炭颗粒相互混合组成,卵石、炉渣和焦炭吸附一部分的微生物,微生物在卵石、炉渣和焦炭表面大量的繁殖,逐渐形成一层滑腻的粘液状膜层,进而对污水中的细菌、有机污染物、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形成一层屏障,只能使其水分子通过。

  吸附层总厚度设为1.8~2.0m,工作层厚度为1.3~1.6m,粒径介于25~40mm之间,承托层厚度为0.2m,粒径介于70~80mm之间,吸附层不断加厚,产生分层,吸附层表面为好氧微生物,内部为无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成无机物,降低水中的营养元素,粘液状膜层对细菌、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无氧微生物、细菌、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大量消耗吸附层内部的营养,细菌、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自行灭活。

  生物膜内层的微生物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进入内源代谢,使其形成废料层;微生物不在分泌粘液质,因而失去与吸附层之间的粘附能力,废料层在污水中的气泡扰动和水力剪切力的作用下,使得过厚的废料层脱离载体,吸附表面会迅速的长起新的废料层继续对污水进行净化。

  对透过生物膜出水一端取水样,使用COD氨氮总磷测速仪检测水中的COD的含量,从而判断出水中的有机物的含量是否在标准范围之内,判断污水处理是否达标。

  本发明一种生物膜处理污水方法及其工艺,先制作生物膜,再将生物膜插进处理池中,通入污水,生物膜中的厌氧层、好氧层、载体和滤料层相互配合使用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和对细菌、原声动物和后生动物进行吸附处理,在生物膜的出水侧用COD氨氮总磷测速仪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出污水是否处理达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