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2.13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深度处理过滤系统,其结构包括:出水管、深度过滤罐、加压管、转接管、复合反应池、进水管、控制器、连接座、底座,出水管安装于深度过滤罐左侧,与深度过滤罐锁接,深度过滤罐上方设有加压管,与加压管扣接,深度过滤罐右侧设有转接管,与转接管锁接,转接管安装于复合反应池左侧,与复合反应池套接,复合反应池右侧设有控制面板,使设备使用时,通过设备设有的流量控制开关机构,可以达到避免需要用控制器单独控制每个反应池的开关流通,且开关所开的间隙大小无法根据流量大小控制,使用过程麻烦,独立根据实际流量控制带动下一个开关的开启与开关所开幅度,使用更加合理简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深度处理过滤系统,其结构包括:出水管(1)、深度过滤罐(2)、加压管(3)、转接管(4)、复合反应池(5)、进水管(6)、控制器(7)、连接座(8)、底座(9),所述出水管(1)安装于深度过滤罐(2)左侧,与深度过滤罐(2)锁接,所述深度过滤罐(2)上方设有加压管(3),与加压管(3)扣接,所述深度过滤罐(2)右侧设有转接管(4),与转接管(4)锁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管(4)安装于复合反应池(5)左侧,与复合反应池(5)套接,所述复合反应池(5)右侧设有控制面板(7),与控制器(7)焊接,所述控制器(7)下方设有连接座(8),与连接座(8)扣接,所述连接座(8)为长方体,垂直安装于底座(9)上方,所述进水管(6)安装于控制器(7)右侧,与控制器(7)锁接;
所述复合反应池(5)包括,初步净化水槽(501)、挡杆(502)、感压板(503)、弹簧(504)、支撑板(505)、折叠杆(506)、齿轮槽(507)、齿条(508)、齿槽(509)、第一齿轮(510)、内滚轮(511)、顶杆(512)、衔接水槽(513)、挡板(514)、杠杆(515)、第一滚轮组(516)、滑块(517)、滑槽(518)、弹簧拉伸器(519)、第二滚轮组(520)、拉绳(521)、氧化处理水槽(522)、第三滚轮组(523)、化学药剂放置槽(524)、曲杆(525)、圆盘(526)、轴承(527)、摇杆(528)、锁杆(529)、第二齿轮(530)、侧齿轮(531),所述初步净化水槽(501)上方设有化学药剂放置槽(524),与化学药剂放置槽(524)扣接,所述化学药剂放置槽(524)为长方体,所述初步净化水槽(501)下方设有感压板(503),与感压板(503)相扣合,所述感压板(503)下方设有弹簧(504),与弹簧(504)焊接,所述弹簧(504)下方设有支撑板(505),所述支撑板(505)为长方体且设有两块,中侧锁接有折叠杆(506),所述下方支撑板(505)底端设有曲杆(525),与曲杆(525)扣接,所述曲杆(525)为圆柱体,下端通过轴承(527)与摇杆(528)顶端锁接,所述摇杆(528)顶端安装于锁杆(529)上方,与锁杆(529)锁接,所述锁杆(529)安装于圆盘(526)内侧,与圆盘(526)轴心共线,所述圆盘(526)顶端面设有侧齿轮(531),与侧齿轮(531)焊接,所述侧齿轮(531)左下方设有第二齿轮(530),与第二齿轮(530)间隙配合,外侧设有齿轮槽(507),所述第二齿轮(530)通过拉绳(521)与左侧内滚轮(511)连接,所述内滚轮(511)设于第一齿轮(510)内侧,与第一齿轮(510)焊接,所述第一齿轮(510)左侧设有齿条(508),与齿条(508)间隙配合,所述齿条(508)安装于齿槽(509)上方,与齿槽(509)过盈配合,所述齿条(508)上方设有顶杆(512),与顶杆(512)扣接,所述第一齿轮(510)左上方通过拉绳(521)与杠杆(515)左端扣接,所述顶杆(512)安装于挡板(514)下方,与挡板(514)过渡配合,所述挡板(514)安装于衔接水槽(513)中侧,与衔接水槽(513)间隙配合,所述杠杆(515)右端通过拉绳(521)沿着第一滚轮组(516)与滑块(517)扣接,所述滑块(517)安装于滑槽(518)内侧,与滑槽(518)间隙配合,所述滑块(517)为长方体,顶端通过拉绳(521)与弹簧拉伸器(519)连接,所述弹簧拉伸器(519)上方设有第二滚轮组(520),拉绳(521)沿着第二滚轮组(520)、第三滚轮组(523)与挡杆(502)扣接,所述挡杆(502)安装于初步净化水槽(501)左侧,与初步净化水槽(501)间隙配合,所述挡杆(502)左侧设有氧化处理水槽(522),与氧化处理水槽(522)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深度处理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过滤罐(2)为圆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深度处理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为长方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深度处理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8)下方设有底座(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深度处理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为钢结构材料。
说明书
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深度处理过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深度处理过滤系统,属于工业污水深度处理过滤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深度处理是指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经一级、二级处理后,为了达到一定的回用水标准使污水作为水资源回用于生产或生活的进一步水处理过程。
现有技术使用时,需要用控制器单独控制每个反应池的开关流通,且开关所开的间隙大小无法根据流量大小控制,使用过程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深度处理过滤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时,需要用控制器单独控制每个反应池的开关流通,且开关所开的间隙大小无法根据流量大小控制,使用过程麻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深度处理过滤系统,其结构包括:出水管、深度过滤罐、加压管、转接管、复合反应池、进水管、控制器、连接座、底座,所述出水管安装于深度过滤罐左侧,与深度过滤罐锁接,所述深度过滤罐上方设有加压管,与加压管扣接,所述深度过滤罐右侧设有转接管,与转接管锁接,所述转接管安装于复合反应池左侧,与复合反应池套接,所述复合反应池右侧设有控制面板,与控制器焊接,所述控制器下方设有连接座,与连接座扣接,所述连接座为长方体,垂直安装于底座上方,所述进水管安装于控制器右侧,与控制器锁接,所述复合反应池包括,初步净化水槽、挡杆、感压板、弹簧、支撑板、折叠杆、齿轮槽、齿条、齿槽、第一齿轮、内滚轮、顶杆、衔接水槽、挡板、杠杆、第一滚轮组、滑块、滑槽、弹簧拉伸器、第二滚轮组、拉绳、氧化处理水槽、第三滚轮组、化学药剂放置槽、曲杆、圆盘、轴承、摇杆、锁杆、第二齿轮、侧齿轮,所述初步净化水槽上方设有化学药剂放置槽,与化学药剂放置槽扣接,所述化学药剂放置槽为长方体,所述初步净化水槽下方设有感压板,与感压板相扣合,所述感压板下方设有弹簧,与弹簧焊接,所述弹簧下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长方体且设有两块,中侧锁接有折叠杆,所述下方支撑板底端设有曲杆,与曲杆扣接,所述曲杆为圆柱体,下端通过轴承与摇杆顶端锁接,所述摇杆顶端安装于锁杆上方,与锁杆锁接,所述锁杆安装于圆盘内侧,与圆盘轴心共线,所述圆盘顶端面设有侧齿轮,与侧齿轮焊接,所述侧齿轮左下方设有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间隙配合,外侧设有齿轮槽,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拉绳与左侧内滚轮连接,所述内滚轮设于第一齿轮内侧,与第一齿轮焊接,所述第一齿轮左侧设有齿条,与齿条间隙配合,所述齿条安装于齿槽上方,与齿槽过盈配合,所述齿条上方设有顶杆,与顶杆扣接,所述第一齿轮左上方通过拉绳与杠杆左端扣接,所述顶杆安装于挡板下方,与挡板过渡配合,所述挡板安装于衔接水槽中侧,与衔接水槽间隙配合,所述杠杆右端通过拉绳沿着第一滚轮组与滑块扣接,所述滑块安装于滑槽内侧,与滑槽间隙配合,所述滑块为长方体,顶端通过拉绳与弹簧拉伸器连接,所述弹簧拉伸器上方设有第二滚轮组,拉绳沿着第二滚轮组、第三滚轮组与挡杆扣接,所述挡杆安装于初步净化水槽左侧,与初步净化水槽间隙配合,所述挡杆左侧设有氧化处理水槽,与氧化处理水槽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深度过滤罐为圆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长方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下方设有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钢结构材料。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再利用的深度处理过滤系统进行工作时,通过外接进水管连接工业污水水源,通过化学药剂放置槽放置对应反应药剂,连接座和底座为复合反应池和控制器组成的上机构提供足够稳定性,通过控制器开启设备运行,水由控制器后部水仓进行初次大杂质过滤处理,随后进入初步净化水槽进行净化处理,当处理水量到达一定流量时,由于重力原因开始将感压板向下位移并挤压弹簧,进而带动支撑板挤压折叠杆向下位移,下支撑板带动曲杆通过轴承作用将摇杆摇动,使锁杆转动,进而圆盘转动,右侧面侧齿轮与第二齿轮互相啮合,通过拉绳拉动内滚轮以及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齿槽上方齿条互相配合,使得顶杆顶起衔接水槽中侧的挡板,同时左侧面拉绳拉下杠杆左侧,杠杆作用下右侧下降,拉绳沿着第一滚轮组拉动滑槽上的滑块向右位移,进而拉下弹簧拉伸器,拉绳沿着第二滚轮组、第三滚轮组最终将力传导到氧化处理水槽右侧挡杆,挡杆被拉起,且随着流量的增多开启幅度越大,进而水流入氧化处理水槽进行氧化处理,处理完毕的水经由转接管流入深度过滤罐进行最终过滤处理,加压管进行水加压处理,最终水由出水管流出,进行再利用,使设备使用时,通过设备设有的流量控制开关机构,可以达到避免需要用控制器单独控制每个反应池的开关流通,且开关所开的间隙大小无法根据流量大小控制,使用过程麻烦,独立根据实际流量控制带动下一个开关的开启与开关所开幅度,使用更加合理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