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电絮凝处理废水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25 8:31:14

  申请日2018.07.06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IPC分类号C02F1/463; C02F9/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湍流电絮凝处理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打开进水管的调节阀门,通过进水管向湍流电絮凝槽中通入废水;S2:通过第一定时开关和第二定时开关分别对第一电磁换向器和第二电磁换向器进行定时,使第一电磁换向器和第二电磁换向器周期性的切换阀位状态。本发明的湍流电絮凝改变了传统电化学设备的思维,电解槽电极为同心管状,槽内壁插有钛阴极板,阳极固定在槽体中间。在电絮凝过程中,废水在输液泵的作用下,从槽底进入电解槽内,在槽内旋转高速流动,从槽顶排出。湍流电絮凝设备通过高速液流消除浓差极化的影响,达到提高物料适用性、增加设备处理能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湍流电絮凝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进水管(2)的调节阀门,通过进水管(2)向湍流电絮凝槽(1)中通入废水;

  S2:通过第一定时开关(16)和第二定时开关(17)分别对第一电磁换向器(7)和第二电磁换向器(15)进行定时,使第一电磁换向器(7)和第二电磁换向器(15)周期性的切换阀位状态;

  S3:切换第一电磁换向器(7)和第二电磁换向器(15)的阀位状态,在循环泵12的作用下,将湍流电絮凝槽(1)中的电解水通过过滤器(8)抽入到循环槽中;

  S4:废水在湍流电絮凝槽(1)内形成絮凝沉淀,在电絮凝过程中,切换第一电磁换向器(7)和第二电磁换向器(15)的阀位状态,从而将湍流电絮凝槽(1)中的絮凝沉淀由湍流电絮凝槽(1)底部将液流带出;

  S5:液流通过过滤器(8)进行过滤,然后通入到循环槽中,切换第一电磁换向器(7)和第二电磁换向器(15)的阀位状态,循环泵(12)将循环槽中的水循环抽入到湍流电絮凝槽(1)中进行循环,使整个电絮凝系统中不断循环;

  S6:通过电磁流量计(14)的测量水的流量,通过变频器控制循环泵(12)转速;

  S7:打开出水管13的调节阀门,将絮凝完成的水排出,进行收集,循环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湍流电絮凝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湍流电絮凝槽(1)由金属阴极(3)、金属阳极(4)、上端盖(5)和下端盖(6)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湍流电絮凝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第一电磁换向器(7)和第二电磁换向器(15)的型号为DSG-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湍流电絮凝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第一定时开关(16)和第二定时开关(17)的型号为KG316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湍流电絮凝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过滤器(8)的滤芯需要定期进行更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湍流电絮凝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循环槽通过隔板分成漂浮物隔离室(9)、沉淀物隔离室(10)和泵室(11),所述泵室(11)的内部设有循环泵(12)。

  说明书

  一种湍流电絮凝处理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湍流电絮凝处理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废水的来源、状态和组成,以及废水的处理技术,可以将废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重力分离法、离心力分离法、过滤法)、化学法(混凝法、化学氧化法、碱法)、物理化学法(电解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生物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自然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和膜处理法(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往往成为废水处理的难点,以采油废水为例,采油污水中有一定的悬浮固体颗粒,由于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和脱油处理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化学添加剂如消泡剂、降凝剂、破乳剂等,致使采油污水中COD值偏高,残留在污水中的原油和悬浮固体颗粒以稳定的乳状液和胶体状态存在,分离难度较大。絮凝技术成为处理废水中固体悬浮物的有效手段,国内外还将絮凝沉淀、杀菌、防垢、防腐等技术相结合,其中絮凝是处理技术的核心。

  电絮凝是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利用可溶性阳极产生的阳离子在溶液中水解、聚合成一系列多核羟基配合物和氢氧化物,这些配合物和氢氧化物具有良好的凝聚和吸附作用,从而将污染物去除。电絮凝因其具有设备紧凑、耐负荷冲击、控制灵活、去除污染物种类多以及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在水处理中取得广泛应用。电絮凝技术处理污水的机理主要体现在絮凝作用、氧化还原作用和气浮作用。此外,电絮凝还会发生电泳迁移、吸附以及其他物理化学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湍流电絮凝技术进行废水处理的系统和方法,其工艺简单、运行可靠稳定,具有工艺简单、设备紧凑、控制灵活、自动化程度高、处理能力大、处理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湍流电絮凝处理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进水管的调节阀门,通过进水管向湍流电絮凝槽中通入废水;

  S2:通过第一定时开关和第二定时开关分别对第一电磁换向器和第二电磁换向器进行定时,使第一电磁换向器和第二电磁换向器周期性的切换阀位状态;

  S3:切换第一电磁换向器和第二电磁换向器的阀位状态,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将湍流电絮凝槽中的电解水通过过滤器抽入到循环槽中;

  S4:废水在湍流电絮凝槽内形成絮凝沉淀,在电絮凝过程中,切换第一电磁换向器和第二电磁换向器的阀位状态,从而将湍流电絮凝槽中的絮凝沉淀由湍流电絮凝槽底部将液流带出;

  S5:液流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然后通入到循环槽中,切换第一电磁换向器和第二电磁换向器的阀位状态,循环泵将循环槽中的水循环抽入到湍流电絮凝槽中进行循环,使整个电絮凝系统中不断循环;

  S6:通过电磁流量计的测量水的流量,通过变频器控制循环泵转速;

  S7:打开出水管的调节阀门,将絮凝完成的水排出,进行收集,循环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S1步骤中湍流电絮凝槽由金属阴极、金属阳极、上端盖和下端盖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S2步骤中第一电磁换向器和第二电磁换向器的型号为DSG-01。

  进一步的,所述S2步骤中第一定时开关和第二定时开关的型号为KG316T。

  进一步的,所述S3步骤中过滤器的滤芯需要定期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S3步骤中循环槽通过隔板分成漂浮物隔离室、沉淀物隔离室和泵室,所述泵室的内部设有循环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湍流电絮凝处理废水的方法,湍流电絮凝改变了传统电化学设备的思维,电解槽电极为同心管状,槽内壁插有钛阴极板,阳极固定在槽体中间。在电絮凝过程中,废水在输液泵的作用下,从槽底进入电解槽内,在槽内旋转高速流动,从槽顶排出。湍流电絮凝设备通过高速液流消除浓差极化的影响,达到提高物料适用性、增加设备处理能力;待处理废水经过或不经过过滤器加入循环槽,循环槽中的废水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在整个电絮凝系统中不断循环;在湍流电絮凝槽中,通过外加直流电的作用,铁质或铝质金属阳极被氧化释放出大量的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能发生水解作用,生成的胶体具有混凝和絮凝的作用,可以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细小微粒凝聚成较大颗粒,从而破坏废水中的悬浮状态或乳状状态,形成已于沉降分离、过滤分离、离心分离的凝聚颗粒;在湍流电絮凝设备中,废水在换向阀的作用下,反向流动或周期反向流动,从而冲出湍流电絮凝槽内的絮凝沉淀,进入过滤器中的絮凝沉淀交替切换清理回收或在一个电化学周期结束后统一回收;湍流电絮凝技术相对于传统电絮凝技术工作稳定性更高;具有更高的操作灵活性和便捷性;装置紧凑、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成分复杂的污水处理系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