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

发布时间:2018-12-24 20:20:03

  申请日2018.02.23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30; C02F101/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包括配水池、集水池、中间池、第一人工湿地单元、第二人工湿地单元和第三人工湿地单元,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为垂直潜流型人工湿地,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和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为水平潜流型人工湿地,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与所述配水池连接,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与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在水平方向上串行设置,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与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及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在垂直方向上并行设置,所述中间池分别与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及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连接,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与所述集水池连接,通过多级降污过程,有效去除多种污染物,且节省占地空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水池、集水池、中间池、第一人工湿地单元、第二人工湿地单元和第三人工湿地单元,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为垂直潜流型人工湿地,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和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为水平潜流型人工湿地,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与所述配水池连接,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与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在水平方向上串行设置,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与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及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在垂直方向上并行设置,所述中间池分别与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及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连接,所述中间池中设置滤网层,所述滤网层中充填5-8mm硫铁矿颗粒填料,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与所述集水池连接,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中均匀设置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鼓风机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层的底部与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的进口之间的距离为3-5c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由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隔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及第三腔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中的基质为粒径30-50mm的碎石,所述第二腔体中的基质为粒径20-30mm的碎石,所述第三腔体中的基质为粒径5-10mm的碎石。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顶部预留5-10cm,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底部预留5-10cm。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由水平设置的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分隔成“S”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的基质层包括砂石层、灰渣层及砾石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层与所述灰渣层、所述砾石层的厚度比为1:1:1.5~1:1:2,所述砂石粒径为3-10mm,所述灰渣粒径为10-15mm,所述砾石粒径为20-30mm。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及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通过分界板隔开,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及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通过防渗层隔开。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具有运行维护简单、能耗低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湿地主要包括基质、植物及微生物,根据进水与基质的相对位置,人工湿地可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其中潜流人工湿地根据水流方向又分为水平潜流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各种人工湿地各自具有不同的优缺点,目前,国内人工湿地技术大多采用单一形式的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不能确保各种污染物指标均有较高的去除率,也有少数将多种形式的人工湿地混合使用,以克服单一形式人工湿地的弊端,但通常会面临湿地工程占地面积大、供氧不足、脱氮除磷效果差等问题。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包括配水池、集水池、中间池、第一人工湿地单元、第二人工湿地单元和第三人工湿地单元,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为垂直潜流型人工湿地,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和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为水平潜流型人工湿地,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与所述配水池连接,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与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在水平方向上串行设置,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与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及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在垂直方向上并行设置,所述中间池分别与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及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连接,所述中间池中设置滤网层,所述滤网层中充填5-8mm硫铁矿颗粒填料,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与所述集水池连接,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中均匀设置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鼓风机连接。

  较佳的,所述滤网层的底部与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的进口之间的距离为3-5cm。

  较佳的,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由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隔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及第三腔体。

  较佳的,所述第一腔体中的基质为粒径30-50mm的碎石,所述第二腔体中的基质为粒径20-30mm的碎石所述第三腔体中的基质为粒径5-10mm的碎石。

  较佳的,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顶部预留5-10cm,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底部预留5-10cm。

  较佳的,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由水平设置的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分隔成“S”形。

  较佳的,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的基质层包括砂石层、灰渣层及砾石层,

  较佳的,所述砂石层与所述灰渣层、所述砾石层的厚度比为1:1:1.5~1:1:2,所述砂石粒径为3-10mm,所述灰渣粒径为10-15mm,所述砾石粒径为20-30mm。

  较佳的,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及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通过分界板隔开,所述第三人工湿地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单元及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单元通过防渗层隔开。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水平潜流型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型人工湿地的优势,将其进行水平方向上的串行设置及垂直方向上的并行设置,不仅节省占地空间,通过多级降污过程,还有效去除了污水中以COD、BOD为特征的有机物及氮磷等多种污染物,提高所述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的去污能力,尤其是除磷脱氮的能力,且每个湿地单元中填充的基质不同,充分发挥了基质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可用于多种类型的污水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