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3.30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达标至地表水Ⅳ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处理步骤:城镇污水经过预处理去除污水中的砂、石与大块颗粒物物质;预处理后分点进水至预反硝化、缺氧池;经预反硝化出水依次经过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磁或砂加载絮凝深度除磷沉淀池以及消毒、氧化剩余有机物、提高水中溶解氧反应单元,达标后排放;二沉池泥水回流至预反硝化池,好氧池泥水回流至缺氧池,缺氧池可额外投加碳源;优选的碳源和碳源精准控制方式,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氧化、消毒、充氧措施解决了传统达标Ⅳ类水的难题。本发明采用多区域合理分配进水,碳源利用充分,污泥龄更加合理,解决了传统各难题及实际难以达标至Ⅳ类水标准,保证了各出水指标稳定达标至Ⅳ类水标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达标至地表水Ⅳ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城镇污水经过预处理去除污水中的砂、石与大块颗粒物物质;
(2)预处理后污水分成两部分污水;10%~40%的污水与二沉池回流的泥水充分混合后进入预反硝化池,分别利用预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回流泥水中的硝酸盐进行预反硝化反应;60%~90%污水与预脱硝池出水混合后进入厌氧池,进行释磷反应;
(3)所述厌氧池出水进入缺氧池,利用原水中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原水中碳源不足时,可额外投加有机碳源;
(4)所述缺氧池出水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吸磷反应,所述好氧池溶解氧为1.5~4.0mg/L;所述好氧池的泥水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回流比为100%~400%;
(5)所述好氧池出水进入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沉淀的污泥部分回流到预反硝化预反硝化池,污泥回流比为30%~100%,剩余污泥定期排放;
(6)二沉池排出的上清液进入磁或砂加载絮凝深度除磷沉淀池,去除剩余部分的SS和TP,保证出水SS和TP稳定达标;
(7)磁或砂加载絮凝深度除磷沉淀池出水进入反硝化脱氮生物滤池,进行进一步地深度去除SS和硝态氮,利用外加的碳源将剩余硝态氮转换为氮气;外加碳源通过滤池进水端的硝氮在线监测系统进行联动精准控制其投加量;所述的反硝化脱氮滤池的外加碳源优选为甲醇或醋酸钠;
(8)反硝化脱氮生物滤池出水进入臭氧池,进行同步消毒、氧化剩余有机物、提高水中溶解氧反应,经臭氧池处理后全指标可稳定达到Ⅳ类水标准;或反硝化脱氮生物滤池出水进入“氧化消毒池+充氧池”,进行消毒、氧化剩余有机物、提高水中溶解氧反应;经“氧化消毒池+充氧池”处理后全指标稳定达到Ⅳ类水标准;达标后的污水进行外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达标至地表水Ⅳ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步骤为污水经过格栅、沉砂池或初沉池进行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达标至地表水Ⅳ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或砂加载絮凝深度除磷沉淀池投加的药剂为磁种或砂种之一和铁系或铝系、铁铝系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达标至地表水Ⅳ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池为好氧泥膜耦合池或好氧污泥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达标至地表水Ⅳ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脱氮生物滤池为上向流反硝化脱氮生物滤池或下向流脱氮生物滤池。
说明书
一种达标至地表水Ⅳ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达标至地表水Ⅳ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突显,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提高已是大势所趋。从目前的水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看,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往往排入城市河流,成为河流的水体。我国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多参考《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然而对于一级A标准,其水质仅相当于地表水的劣Ⅴ类水。这种水质排放到几无自净能力的水体环境中,导致水体不但没有得到修复,反而遭到污染,于是出现“越治越脏”的现象。水体污染的日益加剧,迫切要求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地表类Ⅳ类标准。即将CODCr由一级A的50mg/L降低到30mg/l;BOD5由一级A的10mg/L降低到6mg/L;氨氮由一级A的5mg/L降低到1.5mg/L;总磷由一级A的0.5mg/L降低为0.3mg/L;总氮由一级A的15mg/L降低到5mg/L;溶解氧(DO)由一级A的无要求提高至3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