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4.04.21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3/12; C02F3/10
摘要
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装置内部结构由软性填料、曝气器、生物培养器、进出水管四部分组成。本发明采用特殊方法使一个池体中同时形成好氧、兼氧、厌氧区域,从而提高了有机污染物及氨氮的处理效率,减少污泥产生量。它具有结构简单、不需要专人管理、占地面积小、投资及运行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二级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包括软性填料、曝气系统、生 物培养器、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装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封闭的长 方形池体,上面设检查口。池子有效深度为2~5米,池体长与宽之比 为3~5∶1,单池的停留时间为3~6小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选用的 半软性聚乙烯、软性尼龙纤维填料,填料层上水层高度为0.5米,填 料层下布水区高度在0.5~0.8米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选用套 袖式曝气器(Φ60×600)或圆盘型微孔曝气器(Φ250),曝气器间距 为1米,安装在填料底部,通常安装高度距池底0.5米,采用鼓风曝 气系统,气水比为1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选用的 生物培养器。将生物培养器放置在池底,厚度为0.1~0.3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出 水管成对角线布置。
说明书
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构筑物,属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对富含可溶性易降解有机物的污水处理常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技 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中,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 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近年来得到广泛运用。
传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由池体、填料、布水装置和曝气系统四部 分组成。一般,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填料高度为3.0米左右,填料层上 水层高度约0.5米,填料层下布水区高度在0.5~1.5之间;曝气装置 设在填料底部,采用鼓风曝气系统,气水比为15∶1;进水口设在填 料层下面,溢流出水。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生物量高、容积负荷较大、 处理效果好。但是同时也存在自然微生物菌群的培养时间长,菌种对 水质的适应能力要经过驯化过程;污泥量大,需对剩余污泥进行处理; 去除氨氮效果差;曝气强度大,运行费用高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究开发一种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能耗 低、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能处理各种污水,包括生活污水、食品 酿造工业、畜产品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产养殖业等行业污水的 新型污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是在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基础上作了 一定的改进。其特征是装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封闭的长方形池体, 上面设检查口。池子有效深度为2~5米,池体长与宽之比为3~5∶1, 单池的停留时间为3~6小时;填料层上水层高度为0.5米,填料层下 布水区高度在0.5~0.8米之间;曝气器选用套袖式曝气器(Φ60×600) 或圆盘型微孔曝气器(Φ250),曝气器间距为1米,安装在填料底部, 通常安装高度距池底0.5米,采用鼓风曝气系统,气水比为10∶1; 生物培养器放置在池底,厚度为0.1~0.3米;进、出水口成对角线布 置。
本发明采用的新技术包括:①生物培养器。它是由经过特殊加工 的木质器,除去易造成腐败的成分,保存其中一定量的纤维素、木质 素等成份,经物理方法处理,使其达到适合微生物生长所需75%~85% 的孔隙率,以作为微生物的适宜载体,它是由台湾金源生物科技公司 生产;②生物液态剂。它是由10多个属80多种有效微生物培养而成 的新型微生物混合剂,也是由台湾金源生物科技公司生产;③微孔曝 气器。曝气器产生的气泡不仅细小密集、充气效果好,而且停止供气 时可自动覆盖,防止气孔堵塞;④提供了适于好氧菌、兼氧菌、厌氧 菌生存的环境。由于池体的特殊结构,在池中形成好氧区、兼氧区和 厌氧区,消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完成生物脱氮的硝化和反硝化反应。
采用本发明的效果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埋入地下。处理 污水的容积负荷为4~6kgBOD5/(m3.d),停留时间为3~6小时,BOD、 COD、氨氮去除率在90%以上。与生物接触氧化池相比,氨氮的去 除效果特别明显,相同的容积负荷,曝气量减少30%,可节约设备投 资,而且运行费用有较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