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系统的流路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24 10:17:53

  申请日2001.08.15

  公开(公告)日2002.08.21

  IPC分类号C02F1/463

  摘要

  污水处理系统的流路装置,其由污水进流箱、电凝设备、发展箱及酸桶之间的连接管路及一个控制污水的整个流程动作的控制单元构成,电凝设备与酸桶间的管路上设有一个马达,该马达驱动两者管路之间的液体传输,并由数个控制阀配合,使酸桶内的盐酸输送至电凝设备内,或使电凝设备内已稀释过的盐酸水溶液回流至酸桶内,其占据空间小,可有效的设计利用空间。

  権利要求書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流路装置,由污水进流箱、电凝设备、 发展箱及酸桶之间的连接管路以及一个控制污水的整个流程动作的控 制单元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电凝设备与酸桶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一个驱 动两者管路之间液体传输的马达,并设有数个控制酸桶内的盐酸输送 至电凝设备内或电凝设备内已稀释过的盐酸水溶液回流至酸桶内的控 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系统的流路装置,其特征是所 述电凝设备与酸桶之间的管路略呈一口字状,口字状管路的两斜角处 再分别延伸设有管路,该管路延伸至电凝设备和酸桶处,马达位于该 口字状管路中间处,其两端与口字状管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系统的流路装置,其特征是所 述的管路中设有4个控制阀,其中位于两斜对角位置的控制阀开启时, 另两斜对角位置的控制阀呈关闭状态。

  说明书

  污水处理系统的流路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系统的设施,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 统的流路装置。

  二、背景技术:

  参阅图1所示,习用污水处理系统2设有一污水进流箱21,使 所排放的污水先流进污水进流箱21内,再经由马达22由管路抽离 流入至电凝设备23内,污水在电凝设备23内进行处理,待处理完 毕后,再抽送至发展箱24内,使在电凝设备23内经处理后的固状 物与经处理过的污水一同排放至发展箱24内,再从发展箱24排放 至另一处理设备进行处理。该污水处理系统2中另设有一酸桶25, 该酸桶25内容置有盐酸,待电凝设备23使用一段时间欲进行清洗 时,该电凝设备23与酸桶25之间的管路由两个马达26、27所 控制,一个马达26将酸桶25内的盐酸抽入至电凝设备23内,此 时自来水也同时被抽入至电凝设备23内,使自来水与盐酸进行一定 比例的稀释混合,通过稀释后的盐酸清洗电凝设备23内的固状物, 另一马达27则将清洗完毕且已稀释过的盐酸再抽入至酸桶25。

  习用的污水处理系统在电凝设备23与酸桶25之间的管路上设 有两个马达26、27,再加上管路的布设,会占用较多的空间,使 空间利用率降低。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习用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流路装置所存 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据空间少的污水 处理系统的流路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流路装置,由污水进流箱、电凝设 备、发展箱及酸桶之间的连接管路以及一控制污水的整个流程动作的 控制单元构成,其改进之处是,所述电凝设备与酸桶之间的管路上设 有一个驱动两者管路之间液体传输的马达,并设有数个控制酸桶内的 盐酸输送至电凝设备内或电凝设备内已稀释过的盐酸水溶液回流至酸 桶内的控制阀。

  为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前述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流路装置,其中电凝设备与酸桶之间的管 路略呈一口字状,再从口字状管路的两斜角处分别设有延伸至电凝设 备和酸桶处的管路,马达位于该口字状管路中间处,其两端与口字状 管路相连接;

  前述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流路装置,其中管路中设有4个控制阀, 其中位于两斜对角位置的控制阀开启时,另两斜对角位置的控制阀呈 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据空间少,达到预期的设计 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