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解槽含氰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23 18:09:02

  申请日2004.03.17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IPC分类号C02F1/58; C02F1/72; C02F1/461

  摘要

  本发明介绍的含氰废水处理方法是将含氰废水送入装有功能阳极(由导电材料网、活性炭和非导电材料网复合而成)的电解槽中进行电解,阳极放出O2,O2在活性炭和Cu2+的综合吸附和催化作用下,将CN-氧化成N2和CO2而被去除;重金属和贵金属离子在阴极上电沉积或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被去除。处理后的废水各项水质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氰废水送入装有功能阳极的电解槽进行电解, 功能阳极由惰性导电材料网、活性炭及耐腐蚀的非导电材料网复合而成,惰性导电材料网夹 在活性炭中间,活性炭外侧由耐腐蚀非导电材料网支撑;功能阳极与电解槽底面和侧面紧贴, 并高出废水液面;阴极用导电材料网制成;含氰废水从电解槽一端进入,依次交替通过功能 阳极和阴极,最后从电解槽另一端流出;进入电解槽的废水pH值≥7.0;废水在电解槽中的 停留时间t(h),功能阳极极数n(个)和进入电解槽的废水的氰化物浓度C(mg/L),按t=6C/n+_2 确定;功能阳极表观总面积S(功能阳极在废水流向上投影面积的2倍,m2)和处理废水量 Q(m3/h)按S=11~14Q确定;功能阳极表观电流密度为15~18A/m2;阴极和功能阳极净极 间距1~3cm;功能阳极总厚度0.5~3.0cm;进入电解槽的废水中Cu2+浓度≥0.1mg/L。

  说明书

  含氰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氰废水处理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含氰废水主要来源于电镀,湿法提金等行业。由于氰化物的剧毒性,含氰废水 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到环境中。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有:酸化回 收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化学沉淀法、氯氧化法、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 焦亚硫酸钠空气氧化法,双氧水氧化法、臭氧氧化法、高温水解法、光化学降解法、生化法、 电解氧化法、自然净化法、吸附法等。这些方法要不效果差,要不成本高,有的还因加入化 学品存在二次污染并影响水的循环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当前国内外含氰废水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寻找一种高 效、经济、无二次污染的含氰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氰废水打入装有功能阳极的电 解槽进行电解。功能阳极由惰性导电材料网、活性炭及耐腐蚀的非导电材料网支撑复合而成, 惰性导电材料网夹在活性炭中间,活性炭外侧由耐腐蚀非导电材料支撑;功能阳极与电解槽 底面和侧面贴紧,并且阳极高度高出废水液面,以避免废水经阳极四周短路;阴极用导电材 料网制成;含氰废水从电解槽一端进入,依次交替通过功能阳极和阴极,最后从电解槽另一 端流出。

  用本方法处理含氰废水,要求:

  一、含氰废水的pH值≥7.0。

  二、废水在电解槽中的停留时间(h),阳极极数(个),进入电解槽的废水的氰化物浓度 (mg/L),按如下公式设计:

  t=6C/n±2

  三、功能阳极表观总面积S(功能阳极在废水流向上投影面积的2倍,m2)和处理废水 量Q(m3/h)按如下公式设计:

  S=11~14Q

  四、功能阳极表观电流密度为15~18A/m2。

  五、阴极和功能阳极净极间距1~3cm。

  六、功能阳极总厚度0.5~3.0cm。进入电解槽的废水中Cu2+浓度≥0.1mg/L。

  废水中的污染物是这样被去除的:阳极放出O2,O2在活性炭和Cu2+的综合吸附和催化 作用下,将CN-氧化成N2和CO2而被去除;重金属和贵金属离子在阴极上电沉积或形成氢 氧化物沉淀被去除。

  相对于现有含氰废水处理方法,本发明的突出优点是废水氰化物浓度适应范围广,处理 后的废水都能达标排放;一般无需加入任何化学品(个别缺铜的含氰废水需加入Cu2+);废 水中有价金属离子可以得到有效回收;处理后的废水可全部回用,从而实现零排放;处理设 备可与绝大多数产生含氰废水的企业的直流电源匹配,且装机容量小,一般不需另配电源; 投资省,运行成本低;操作和维护简单;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废水氰化物浓度12.3mg/L,Cu2+浓度0.1mg/L,pH11,处理量 3L,阳极表观面积6×10-4m2,表观电流密度17.2A/m2,阳极极数1,阴阳极净极间距1cm, 废水在电解槽中的停留时间64小时,处理后废水氰化物浓度降到0.48mg/L,pH8.9,废水 全部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要求。

  实施例2,废水氰化物浓度11.1mg/L,Cu2+浓度0.2mg/L,pH9.3,处理量12.5m3/h,阳 极表观总面积160m2,表观电流密度16.7A/m2,阳极极数16,阴阳极净极间距2cm,废水在 电解槽中的停留时间4小时,处理后废水氰化物浓度降到0.43mg/L,pH7.8,废水全部指标 均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