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污水为中水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22 11:38:15

  申请日2003.02.24

  公开(公告)日2004.06.30

  IPC分类号C02F3/12; 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污水为中水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它包括水泵、预处理池、高位水箱、溢流管、转刷、空压机、气体流量计、空气扩散器、液体流量计、SBR反应器、搅拌装置、直流电动机、混凝沉淀池、过滤装置、增压泵、喷泉、潜水泵;水泵通过管道分别与预处理池、高位水箱连接,高位水箱与SBR反应器之间置有液体流量计,经预处理后的污水经计量流入SBR反应器,SBR反应器出水口通过水泵、管道和混凝沉淀池连接,经SBR反应器生化处理后的出水流入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增压泵与过滤装置连接,过滤装置后设置有喷泉,经过滤装置过滤消毒后的水成为达标中水。

  権利要求書

  1、一种厨房污水为中水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泵(1)、 预处理池(2)、高位水箱(3)、溢流管(4)、转刷(5)、空压机(6)、气体 流量计(7)、空气扩散器(8)、液体流量计(9)、SBR反应器(10)、搅拌 装置(11)、直流电动机(12)、混凝沉淀池(13)、过滤装置(14)、增压泵 (15)、喷泉(16)、潜水泵(17);水泵(1)通过管道分别与预处理池(2)、 高位水箱(3)连接,高位水箱(3)与SBR反应器(10)之间置有液体流量 计(9),经预处理后的污水经计量流入SBR反应器(10),SBR反应器出水 口通过水泵、管道和混凝沉淀池(13)连接,经SBR反应器生化处理后的出 水流入混凝沉淀池(13),混凝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增压泵(15)与过滤装 置(14)连接,过滤装置后设置有喷泉(16)。

  说明书

  厨房污水为中水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污水为中水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特别是大量含油 及高CODcr和BOD5值的厨房污水为中水的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了用AB、ABR、SBR、LINDE、 UASB等先进生物法处理工业废水至排放准的工艺技术装置的研究,其中SBR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称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以其处理 装置集约化程度高和间歇进水优点在处理工业废水至排放标准中被广泛应用。我国从 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SBR法处理工业废水至排放标准也进行了工艺和技术方面的研 究,如对含酚废水、肉联厂废水、啤酒厂废水、绝缘漆生产废水、抗生素片剂制药废 水和化工生产废水的处理,但至今未见到SBR法处理厨房污水为中水及其回用的有关 工艺技术装置。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它生物法处理技术及其装置,处理技术繁杂和处 理效率低,处理过程中产生一定量污泥和较高分贝噪声及其臭味,处理装置结构复杂, 占地面积和工程投资大,集约化程度低,经常维护费用高和管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它生物法处理技术装置 使厨房污水为中水的缺点,提供一种厨房污水为中水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 使其出水达到国家相关中水水质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根据“厨房污水→预处理(除油沉淀调节)→SBR生 化处理→深度处理(混凝过滤消毒)→中水回用”的工艺流程,采用厨房污水为中水 的SBR处理装置,包括:水泵、预处理池、高位水箱、溢流管、转刷、空压机、气体 流量计、空气扩散器、液体流量计、SBR反应器、搅拌装置、直流电动机、混凝沉 淀池、过滤装置、增压泵、喷泉、潜水泵;水泵通过管道分别与预处理池、高位水箱 连接,高位水箱与SBR反应器之间置有液体流量计,经预处理后的污水由流量计计量 流入SBR反应器,SBR反应器出水口通过水泵、管道和混凝沉淀池连接,经SBR反 应器生化处理后的出水流入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增压泵与过滤装置 连接,过滤装置后设置有喷泉,经过滤装置过滤消毒后的水流入喷泉供清洁道路、绿 化浇灌、景观用水、清洗汽车、冲厕所等用。

  本装置特点与效果

  (1)集约化程度高、占地少、土建工程量小及一次投入少,与传统活性污泥法 比较,可节省基建投资30%多。

  (2)结构简单,集约化程度高,以及间歇进水可解决污水水量不均匀问题、污 泥负荷低、有机物去除率高、污泥产量低。

  (3)系统可靠性强、维护管理方便、动力消耗低及日常运行费用低。

  厨房污水经过本实用新型处理装置后的出水水质,达到或低于国家相关中水水质 主要指标(GJ/T 95-2000,如表1所示),通过管网可回用于冲厕所、清洁道路、绿化 浇灌、景观、冲冼汽车等,实现污水无害化和就地资源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