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5.01.28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IPC分类号C02F1/28; G01N21/31; G01N21/72; C02F1/62; A01G1/04
摘要
一种利用蘑菇培养基废料去除含铅工业废水的方法,是用木屑、米糠、石膏和石灰,与水混匀制成的蘑菇培养基,经2-10月室内控温产菇过程,蘑菇培养基充分腐熟;待其不能产菇后,将培养基高温灭菌并粉碎处理,制成蘑菇培养基废料生物吸附剂;用量为1~2kg/m3的生物吸附剂加入到含铅废水中,调节pH值,在温度20-30℃的条件下,利用压缩空气搅拌吸附,24~48小时后滤除吸附剂,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未被吸附的铅离子含量;检查滤出的水的pH值,调节至中性后排放。本发明为一种吸附效率高、处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极低的去除含铅工业废水的方法。拓宽了废水处理过程中生物吸附剂的选择范围,使蘑菇培养基废料有更好的利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蘑菇培养基废料去除含铅工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占原料总 重量77~92%的木屑、5~15%的米糠、1~3%的石膏和1~3%的石灰,与水混匀制 成的蘑菇培养基,经过2~10个月的室内控温产菇过程,蘑菇培养基充分腐熟;待 其不能生产蘑菇后,将培养基80~100℃高温灭菌并粉碎处理,制成蘑菇培养基废料 生物吸附剂;用量为1~2kg/m3的所述生物吸附剂加入到含铅废水中,调节pH值, 在温度20~30℃的条件下,利用压缩空气搅拌吸附,24~48小时后滤除吸附剂,用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未被吸附的铅离子含量;检查滤出的水的pH值,调节 至中性后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蘑菇培养基废料去除含铅工业废水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生物吸附剂加入到含铅废水中,吸附Pb2+所能达最佳效果的pH值为4.4~ 7.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蘑菇培养基废料去除含铅工业废水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铅废水中Pb2+的浓度不超过50mg/L。
说明书
利用蘑菇培养基废料去除含铅工业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材料对含铅废水的治理,具体涉及食用菌香菇(Lentinus edodes)培养过程中的蘑菇培养基废料用作生物吸附剂去除含铅工业废水中Pb2+的方 法。
背景技术:
含铅废水主要来自电池生产厂、电镀厂和冶炼厂。对于含铅废水的治理,传统 的方法有化学吸附法、离子交换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吸附剂如二氧化钛、离子树脂 交换等手段来去除水体中的铅离子。
生物吸附技术是环境领域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处理工业污染废水的新技术, 它以各种生物体(自然界的生物体或其死亡体)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吸 附容量大、选择性强、效率高、消耗少,并能有效地处理含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废水 的优点。然而,对于活性生物体,如微生物,由于其作用时间长、反应效率低,又 使其应用得到了很大的限制。
近年来人们在努力寻找另外一种生物吸附剂——非活性生物体,其吸附能力和 活体生物吸附剂相似或更好。那些容易获得、价格低廉的生物技术产业副产品便倍 受关注。这样既可以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目的,又可以使废弃物得到综合利用。 生物材料巨大的比表面积、多孔的细胞壁上存在的氨基、酰胺基、羰基、醛基、羟 基、硫醇、硫醚等多种官能团,都使其作为吸附剂成为可能。目前,国内外以研究 藻类,特别是褐藻(brown algae)以及酒精发酵废弃物的相关报道居多,而没有关 于农业生产废料—蘑菇培养基废料作为生物吸附剂治理含铅废水的报道。
利用发酵来生产蘑菇是世界上最大的固体发酵产业之一,然而所带来的蘑菇培 养基废料也成了最大量的固体发酵废弃物。通常的方法是将其舍弃或施入农田。实 际上它含有丰富的真菌菌丝体,巨大的比表面积,多种可键合重金属离子的官能团。 这些都使其作为生物吸附剂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附效率高、处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成本极低的利用蘑菇培养基废料去除含铅工业废水的方法。该方法拓宽了废水处理 过程中生物吸附剂的选择范围,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使蘑菇培养基废料有更 好的利用价值。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的利用蘑菇培养基废料去除含铅工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占原料总 重量77~92%的木屑、5~15%的米糠、1~3%的石膏和1~3%的石灰,与水混匀制 成的蘑菇培养基,经过2~10个月的室内控温产菇过程,蘑菇培养基充分腐熟。待 其不能生产蘑菇后,将培养基高温灭菌并粉碎处理,制成蘑菇培养基废料生物吸附 剂。用量为1~2kg/m3的生物吸附剂加入到一定浓度的含铅废水中,调节pH至最佳 范围,在温度20~30℃的条件下,利用压缩空气搅拌吸附,24~48小时后滤除吸附 剂,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未被吸附的铅离子含量。检查滤出的水的pH值, 调节至中性后排放。
下面进一步详述本发明。
将占原料总重量77~92%的木屑、5~15%的米糠、1~3%的石膏、1~3%的石 灰与水搅拌混匀。装入聚乙烯塑料袋,用小锅炉100℃蒸汽灭菌16~18小时,在无 菌接种箱中接蘑菇菌种——香菇(Lentinus edodes)。然后移至室内,通过2~10 个月的控温产菇过程后,培养基已不能产菇并且达到充分腐熟,内部布满白色菌丝 体。使用完的培养基在80~100℃杀菌,用植物粉碎机粉碎成小于1mm的颗粒。此产 品即为蘑菇培养基废料生物吸附剂。
2500倍的扫描电镜下观察蘑菇培养基废料的微观结构,发现它呈多孔状,有巨 大的表面积,含丰富的菌丝体。其中含有的羧基、羟基、磷酰基、氨基、酰胺基、 羰基、醛基、硫醇、硫醚等多种官能团有键合铅离子的能力。香菇是香菇属中的伞 菌类木腐菌,是引起木材褐色腐朽的褐腐菌。废料中残留的大量菌丝体含有多种可 与铅发生吸附官能团。
将制成的蘑菇培养基废料按1~2kg的量分别加入到1m3含一定量含Pb2+的工业 废水中,调节废水的pH到适宜范围(利用实验室的模拟废水预先确定),常温下(20~ 30℃)压缩空气泵不断通入空气进行搅拌。待接触24~48小时后,采用高效压力式 砂滤器过滤,分离水及吸附剂,测定溶液中的未被吸附的铅离子浓度。如有必要, 重新调节分离出的水的pH值至微酸或中性,达到排放标准后直接排放或回用。使用 后的蘑菇培养基废料装入塑料袋,可作为固体废弃物直接填埋。
达到最佳吸附效果的pH范围,是由实验室模拟废水确定的。取1L的50mg/L的 含Pb2+模拟废水,通过加入NaOH或H2SO4调节pH,配成pH1-7的系列溶液,加入1g 蘑菇培养基废料,振荡器上搅拌24h后,过滤,测定吸附后水中的铅离子含量(表1)。 在pH值高于4.4时,有98%以上的Pb2+被去除。考虑到在碱性条件下,Pb2+会形成 氢氧化铅沉淀,所以该生物吸附剂所能达到最佳吸附效果的pH范围分别为:4.4~ 7.0。
表1 蘑菇培养基废料在不同pH条件对Pb2+的去除 pH值 1.2 2.1 2.8 4.4 6.0
去除率(%) 18.4 32.0 56.3 98.0 98.2
该生物吸附剂适宜处理的含Pb2+废水浓度,是由一系列浓度的模拟含铅废水分别 在其最佳pH范围内,通过添加蘑菇培养基废料吸附来确定的。分别取Pb2+浓度为20, 50,100,200,400,600,1000mg/L的模拟废水1L,加入酸碱,调节各溶液的pH 值到4.4~7.0,加入1g蘑菇培养基废料,振荡吸附24h,过滤,确定该吸附剂在不 同浓度下的去除率。对50mg/L的含铅废水的去除率达98.2%,吸附后Pb2+残余量为 0.9mg/L,达到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国家标准(总铅<1.0mg/L);对 800mg/L浓度内的含铅废水的去除率均在85%以上,但残余的Pb2+的浓度超过 1.0mg/L,没有达到排放标准。所以,用蘑菇培养基废料做吸附剂时,含Pb2+废水中 Pb2+的浓度不能超过50mg/L,否则,需要加以稀释处理。
本发明的废水处理工艺,与化学处理法、离子树脂交换处理法相比,工艺简单, 运行费用低廉,不需额外购买化学试剂、离子交换树脂,且耗电量少。由于蘑菇培 养基废料本来是一种固体废弃物,来源广泛,将其加工成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生物吸 附剂,是将其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方法。与价格昂贵的活性炭、TiO2吸附剂相比,该生 物吸附剂有着独特的成本优势。该吸附剂吸附容量大,是一种可以广泛采用的、能 处理低浓度含铅工业废水的生物吸附剂。将其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处理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成本极低,可以设置为自动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