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19 16:17:23

  申请日2005.02.23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3/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生物造粒流化床装置、污水加压与投药装置,它还包括回流溶氧装置,该回流溶氧装置由回流阀(30)、溶氧水箱(31)、回流泵(32)、控制阀(33)组成,通过回流水出口(29)与生物造粒流化床装置的外筒(20)相连,又通过三通(6)与污水加压与投药装置相连,形成回流通路。本发明能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并在一个单元中同步完成固液分离,达到了一体化、集成化。本发明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小区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特别适用于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回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造粒流化装置、污水加 压与投药装置,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回流溶氧装置,该回流溶氧装置 由回流阀(30)、溶氧水箱(31)、回流泵(32)、控制阀(33)组成, 通过回流水出口(29)与外筒(20)相连,又通过三通(6)与污水加 压与投药装置相连,形成回流通路。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 述污水加压与投药系统由原水箱(1)、吸水管(2)、加压泵(3)、阀 门(4)、无机混凝剂投入口(5)、静态混合器(7)、进水管(8)、有 机高分子投入口(9)组成,在无机混凝剂投入口(5)与静态混合器 (7)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三通(6)与回流溶氧系统相连。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 述的生物造粒流化床装置的内筒(17)与外筒(20)之间是集水区(22), 集水区中可以装填滤料(27)形成过滤层。

  4、根据权力要求1或3所述的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 内筒顶端的喇叭口(23)设为三角堰或直筒平顶堰。

  5、根据权力要求1或3所述的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 内筒(17)和外筒(20)是同心圆筒体或同心多边筒体。

  说明书

  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将活性污泥生物处理技 术与造粒流化床固液分离技术有机结合,在一个单元中同时实现污水生物 处理和固液分离的装置,能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并迅速完 成固液分离。本发明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小区污水处理、工业废水 处理,特别适用于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回用。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的主要去除对象是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和悬浮固体物质 (SS)。去除有机物的方法一般为活性污泥法,是利用生长在污泥中的微 生物来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SS的方法一般为沉淀法,是通过悬 浮物的重力沉淀进行固液分离,包括无机悬浮物的分离和剩余活性污泥的 分离。常规生物处理工艺的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固液分离和生物降解分 别在不同的操作单元中进行,而且初沉池所分离的悬浮物含有较多的有机 污染物,需要另设厌氧消化池进行污泥稳定化处理,二沉池所分离的剩余 污泥含水率较高,需要增设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后再脱水。因此,常规污 水处理技术工艺流程长、占地多、操作管理繁琐。

  常规活性污泥生物处理技术的主要单元是活性污泥生物反应器,生物 反应器有多种形式,如曝气池、氧化沟、AAO、生物滤池、生物流化床等。 为了提高生物反应器的效率,通常采取延长停留时间(如曝气池、氧化沟、 AAO)和固定生物量(如生物滤池、生物流化床)的方法。延长停留时间 无疑增大了反应器的容积;固定生物量无疑增大了反应器的复杂程度,生 物流化床就是如此,该方法是在生物反应器中投加填料,如活性炭粒、粘 土粒、石英砂等具多孔性的粒子,以这些填料为附着介质使微生物挂膜来 固定微生物、增加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并延长生物停留时间,靠水流或者曝 气气流使挂膜颗粒呈悬浮流化状态实现反应器内的完全混合目的。这种技 术可以保证反应器中生物量及浓度较高、保持生物相很丰富,使得生物流 化床反应器的能力和效率比一般的生物反应器(曝气池、氧化沟等)有所 提高,但是填料流失严重,填料更新和补充又增加了操作的复杂程度。

  造粒流化床固液分离技术是专门针对固液分离的一项高效技术,主要 用于高浊度水的固液分离、也可以用于污废水中SS高效分离,包括生物 污泥固液分离。通过投加无机混凝剂和高分子絮凝剂并且搅拌来实现SS 颗粒化,造粒颗粒粒径大、密度高,从液体中沉降的速度快、分离彻底。

  但是以上技术分别针对了生物降解能力的提高和固液分离效率的提 高,有机物降解和SS及生物污泥的分离尚没有达到同步,因此需要在两 个单元中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工艺流程长,处理设施庞大,处理效率低, 难以实现处理设施的集成化、一体化、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一体化生物造粒流化 床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可在一个反应器中同时完成高效生物降解作用和 高效固液分离,实现反应与分离的同步化,缩短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降低 工程费用,而且分离的化学污泥稳定。

  本发明的设想是:以造粒流化床高效固液分离技术为技术支撑,将其 延伸至生物处理领域,对原污水或废水直接采用造粒流化床技术处理,以 造粒颗粒替代生物流化床中必须填加的载体颗粒作为生物固定“介质”。 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无机混凝剂和高分子絮凝剂,使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质发 生凝聚和絮凝,并在上向流的流化床中通过水力和机械搅拌的作用使絮凝 体密实化、颗粒化,实现悬浮物的自我造粒。同时,通过回流、溶氧等措 施,向污水中提供足够的溶解氧,从而使流化床具备微生物在粒状污泥中 生长和繁殖的良好条件,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粒状活性污泥床。污水中携 带的有机物和溶解氧不断通过传质、吸附等作用进入粒状活性污泥,在微 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生物降解。由于处于流化态的粒状活性污泥具有粒径 大、密度高的特点,从而具有很大的沉降速度。在上升水流速度与粒状污 泥层中的颗粒沉速达到平衡的条件下,水流通过流化床即实现了固液分 离。同时由于流化床中粒状污泥浓度很高,固体颗粒停留时间(泥龄)远 远大于水力停留时间,所以有足够的能力和时间来降解转移到粒状污泥表 面或传递到内部的有机物。在远低于常规活性污泥法的水力停留时间内, 这种生物造粒流化床装置能达到很高的有机物(BOD)去除效果。由于混 凝剂的作用,生物造粒流化床还能实现高效除磷。同时由于粒状活性污泥 表面和内部氧环境的差别以及采用的处理水回流等措施,生物造粒流化床 也能达到较好的生物脱氮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它包括生物造粒流 化床装置主体(I)、污水加压与投药装置(II),它还包括回流溶氧装置 (III),该回流溶氧装置由回流阀(30)、溶氧水箱(31)、回流泵(32)、 控制阀(33)组成,通过回流水出口(29)与外筒(20)相连,又通过三 通(6)与污水加压与投药装置相连,形成回流通路。

  所述污水加压与投药装置由原水箱(1)、吸水管(2)、加压泵(3)、 阀门(4)、无机混凝剂投入口(5)、静态混合器(7)、进水管(8)、有机 高分子投入口(9)组成,在无机混凝剂投入口(5)与静态混合器(7) 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三通(6)与回流溶氧装置相连。

  所述生物造粒流化床装置的内筒(17)与外筒(20)之间是集水区(22), 集水区中可以装填滤料(27)形成过滤层。

  内筒顶端的喇叭口(23)设为三角堰或直筒平顶堰。

  内筒(17)和外筒(20)是同心圆筒体或同心多边筒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装置体积小,在一个装置内同时实现了流化 床自我造粒、有机物降解、固液分离等多个过程。

  2.采用回流水旁路溶氧的方式向生物造粒流化床提供生化反应所需的 溶解氧,避免了在生化反应器内直接充氧所可能造成的气泡上浮,保证了 造粒流化床操作的固液两相流条件。

  3.通过合理控制无机混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投加量及其投加点, 合理控制流化床内的水力条件和机械搅拌条件,形成粒径大、密实的粒状 污泥,保证足够长的污泥龄,提供高的生物活性,达到高效降解有机物的 目的。

  4.通过无机混凝剂的投加,在促使污水中悬浮颗粒发生凝聚的同时, 达到了化学除磷的目的。

  5.利用较大粒径的粒状污泥表面和内部溶解氧浓度的差别,在生物造 粒流化床内形成好氧-缺氧-厌氧的微环境,促进生物脱氮。处理水回流也 进一步促进了生物脱氮效果的提高。

  6.本发明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小区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 特别适用于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回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