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上流式曝气过滤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15 9:08:58

  申请日2006.08.15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化上流式曝气过滤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反应池(1)、进水管(5)、排水管(6)、进气管(7);反应池(1)内设有隔板(8),隔板(8)将反应池(1)内部分隔为厌氧区(2)、曝气区(3)、过滤沉淀区(4);厌氧区(2)的下部与曝气区(3)的下部连通,曝气区(3)的上部与过滤沉淀区(4)的下部连通;进水管(5)与厌氧区(2)连通,排水管(6)与过滤沉淀区(4)上部连通;过滤沉淀区(4)与厌氧区(2)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9),污泥回流管(9)连通过滤沉淀区(4)的下部与厌氧区(2)。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工艺流程短,结构紧凑,而且不需要过多的动力传输设备,运行能耗低。

  

权利要求书

  1、一体化上流式曝气过滤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反应池(1)、进水管(5)、 排水管(6)、进气管(7);反应池(1)内设有隔板(8),隔板(8)将反应池(1)内部分隔 为厌氧区(2)、曝气区(3)、过滤沉淀区(4);厌氧区(2)的下部与曝气区(3)的下部连 通,曝气区(3)的上部与过滤沉淀区(4)的下部连通;曝气区(3)内设有曝气装置(12), 曝气装置(12)由进气管(7)供气;进水管(5)与厌氧区(2)连通,排水管(6)与过滤 沉淀区(4)上部连通;过滤沉淀区(4)与厌氧区(2)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9),污泥回流 管(9)连通过滤沉淀区(4)的下部与厌氧区(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沉淀区(4)水平截面的面积从下 到上逐步增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沉淀区(4)设置在厌氧区(2)、 曝气区(3)之间;过滤沉淀区(4)与曝气区(3)之间的隔板(8)为两块平行的隔板,其 中一块隔板(8)从过滤沉淀区(4)底部至曝气区(3)的上部,另一块从曝气区(3)的顶 部至过滤沉淀区(4)下部,两隔板之间形成过滤沉淀区(4)的进水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曝气区(3)的上部通过管道(16)与 过滤沉淀区(4)的下部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沉淀区(4)的下部通过污泥回流 管(9)与厌氧区(2)的上部连通;污泥回流管(9)上设有污泥回流泵(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池(1)上设置带有阀门的排泥管 (11);排泥管(11)连通污泥回流泵(10)出口段与反应池(1)外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沉淀区(4)上部设有过滤网(1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沉淀区(4)的上部设有排水区(15), 排水区(15)的顶部与过滤网(14)上方的过滤沉淀区(4)连通,排水管(6)与排水区(15) 连通。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沉淀区(4)设置在厌氧区(2)、 曝气区(3)之间;过滤沉淀区(4)两侧的隔板(8)倾斜组成为“V”字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厌氧区(2)与曝气区(3)之间的隔 板上开有孔(13),厌氧区(2)与曝气区(3)通过孔(13)相互连通。

  说明书

  一体化上流式曝气过滤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污水生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污水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传 统的污水处理设备通常需要分别设置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工艺流程复杂,装 置结构分散,设备投资大,运行能耗高,而且不易操作和管理,特别不适用于小排量型的污 水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化上流式曝气过滤污水处理装置,该 装置结构紧凑,成本低,运行费用少,易于操作和管理,特别适合对小排量型污水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体化上流式曝气过滤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反应池、进水管、排水管、进气管;反应 池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反应池内部分隔为厌氧区、曝气区、过滤沉淀区;厌氧区的下部与曝 气区的下部连通,曝气区的上部与过滤沉淀区的下部连通;曝气区内设有曝气装置,曝气装 置由进气管供气;进水管与厌氧区连通,排水管与过滤沉淀区上部连通;过滤沉淀区与厌氧 区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连通过滤沉淀区的下部与厌氧区。

  上述方案中,过滤沉淀区水平截面的面积从下到上逐步增大。

  上述方案中,过滤沉淀区设置在厌氧区、曝气区之间;过滤沉淀区与曝气区之间的隔板 为两块平行的隔板,其中一块隔板从过滤沉淀区底部至曝气区的上部,另一块从曝气区的顶 部至过滤沉淀区下部,两隔板之间形成过滤沉淀区的进水通道。

  上述方案中,曝气区的上部通过管道与过滤沉淀区的下部连通。

  上述方案中,过滤沉淀区的下部通过污泥回流管与厌氧区的上部连通;污泥回流管上设 有污泥回流泵。

  上述方案中,反应池上设置带有阀门的排泥管;排泥管连通污泥回流泵出口段与反应池 外部。

  上述方案中,过滤沉淀区上部设有过滤网。

  上述方案中,过滤沉淀区的上部设有排水区,排水区的顶部与过滤网上方的过滤沉淀区 连通,排水管与排水区连通。

  上述方案中,过滤沉淀区设置在厌氧区、曝气区之间;过滤沉淀区两侧的隔板倾斜组成 为“V”字形。

  上述方案中,厌氧区与曝气区之间的隔板上开有孔,厌氧区与曝气区通过孔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待处理的污水经进水管进入厌氧区,经厌氧处理后从厌氧区 的下部进入曝气区的下部,经曝气反应后从曝气区上部进入过滤沉淀区的下部,经沉淀过滤 后,净水从排水管排出,沉淀物经污泥回流管回流到厌氧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将厌氧处理、曝气反应、过滤沉淀三道工序集中在一个反应池内,其工艺流程短, 结构紧凑,而且不需要过多的动力传输设备,运行能耗低。

  2、污水混合物从过滤沉淀区的下部进入,上升时会发生生物絮凝,并逐步在过滤沉淀 区的上部形成一层过滤网膜,截留住不易沉淀的物质,起到澄清过滤的作用。

  3、过滤沉淀区沉淀下来的活性污泥经污泥回流管回流至厌氧区,既保证了新鲜的污水 与活性污泥能充分的混合,并发生厌氧反应,同时也能取到一定的搅动和蠕动作用,使污水 污泥能自动流入曝气区而不沉淀在厌氧区底部。

  4、过滤沉淀区水平截面的面积从下到上逐步增大,使污水混合物上升的速度逐步变慢, 沉降分离效果越来越好。并且,污水混合物缓慢上升,有利于生物絮凝和过滤网膜的形成。

  5、反应池上设置带有阀门的排泥管,排泥管连通到污泥回流泵的出口段;当沉淀下来 的污泥过多时,打开反应池外部的排泥管阀门,将污泥排出。

  6、过滤沉淀区的上部设有排水区,排水管与排水区连通,保证了过滤沉淀区最上层的 净水排出。

  7、过滤沉淀区上部设有过滤网,可截留住不易沉淀的物质,有利于生物絮凝后过滤网 膜的快速形成。

  8、过滤沉淀区的进水通道设计为由上至下的通道或管道,使污水混合物从曝气区上部 进入,在过滤沉淀区下部流入,既保证了污水混合物在曝气区有充足的反应时间,也满足了 过滤沉淀区下部进料的要求,达到上流式澄清过滤的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