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氧化混凝脱色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8-12-11 17:19:57

  申请日2007.08.17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52; C02F1/72

  摘要

  污水氧化混凝脱色处理工艺,污水先进入氧化脱色段,在污水中加入氧化剂,经1-180分钟的氧化反应后进入混凝反应器;在混凝反应器中先加入混凝剂PAC,经充分混凝反应后,再加入絮凝剂PAM,经充分反应后,废水进入固液澄清分离器,经固液澄清分离器,固液分离后的清液排放。氧化剂为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或过氧化氢或以上三种中任意几种相混合的氧化剂;加入量分别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钙分别为50-20000PPM,过氧化氢0-10000PPM。混凝剂PAC及絮凝剂PAM的加入量分别为混凝剂PAC为0-2000PPM,絮凝剂PAM为0-20PPM。本发明处理效果良好,反应产物无毒无害,不需进行二次处理,操作性好,在常温下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与前后处理工艺搭配衔接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氧化混凝脱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如下:污水先进入 氧化脱色段,在污水中加入氧化剂,经1-180分钟的氧化反应后进入混凝反应器;在混 凝反应器中首先加入混凝剂PAC,经1-60分钟的充分混凝反应后,再加入絮凝剂PAM, 经0-20分钟的充分反应后,废水进入固液澄清分离器,经固液澄清分离器,固液分离后的 清液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氧化混凝脱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为 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或过氧化氢或以上三种中任意几种相混合的氧化剂;加入量分别 为:a.当单独使用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时,其用量为50-20000PPM;b.当单独使用过氧 化氢时其用量为50-10000PPM;c.当次氯酸钠与次氯酸钙混合使用时,加入量分别为 0-10000PPM;d.当次氯酸钠与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钙与过氧化氢混合使用时其用量分别为 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为50-12000PPM,过氧化氢用量为0-6000PPM;e.当次氯酸钠、次 氯酸钙和过氧化氢三种混合使用时,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用量分别为50-8000PPM,过氧 化氢用量为0-6000PP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氧化混凝脱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剂PAC 及絮凝剂PAM的加入量分别为混凝剂PAC0-2000PPM,絮凝剂PAM0-20PPM。

  说明书

  污水氧化混凝脱色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特别是一种污水氧化混凝脱色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污水脱色混凝处理系统,一般采用在混凝反应池中添加PAC、PAM,经 反应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但是,由于其工艺不甚合理,使得在实际应用中存在 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第一,由于只在反应池中添加PAC PAM,氧化能力不足,脱色效果 较差;第二,由于只在反应池中添加PAC PAM,氧化能力不足,污水COD去除效果不理想; 第三,由于只在反应池中添加PAC PAM,氧化能力不足,为提高处理效率,加药量大大增 加造成单位处理费用太高。第四,由于氧化剂选用不合理,造成单位处理运行费用太高、 处理效率太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效果良好,反应产物无毒无害,不需进 行二次处理,操作性好,在常温下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与前后处理工艺搭配衔接方便 的污水氧化混凝脱色处理工艺。

  一种污水氧化混凝脱色处理工艺,污水先进入氧化脱色段,在污水中加入氧化剂, 经1-180分钟的氧化反应后进入混凝反应器;在混凝反应器中首先加入混凝剂PAC,经 1-60分钟的充分混凝反应后,再加入絮凝剂PAM,经0-20分钟的充分反应后,废水进入 固液澄清分离器,经固液澄清分离器,固液分离后的清液排放。

  所述的氧化剂为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或过氧化氢或以上三种中任意几种相混合的氧 化剂;加入量分别为:a.当单独使用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时,其用量为50-20000PPM;b. 当单独使用过氧化氢时其用量为50-10000PPM;c.当次氯酸钠与次氯酸钙混合使用时,加 入量分别为0-10000PPM;d.当次氯酸钠与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钙与过氧化氢混合使用时其 用量分别为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为50-12000PPM,过氧化氢用量为0-6000PPM;e.当次 氯酸钠、次氯酸钙和过氧化氢三种混合使用时,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用量分别为 50-8000PPM,过氧化氢用量为0-6000PPM。

  所述的混凝剂PAC及絮凝剂PAM的加入量分别为混凝剂PAC0-2000PPM,絮凝剂 PAM0-20PPM。

  本发明系统的突出优点是在系统的污水中加入氧化剂,通过化学反应把污水中呈溶 解状态的无机和有机物氧化或还原成无害的化合物H2O、CO2和无机盐等,转化成容易与 水分离的物质形态,破坏其发色基团,从而实现水中污染物的去除、脱色和无害化。

  本发明系统的突出优点如下:处理效果良好,反应产物无毒无害,不需进行二次处 理;处理费用合理;操作性好,在常温和较宽的pH值范围内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与前 后处理工艺搭配衔接方便,是污水深度处理的理想工艺。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处理含溶解 性有机物的废水,同时也适合于处理含SS较多的废水。由于本发明采用了氧化+混凝的 处理工艺,从而节省加药量,降低运行费用,提高了去除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污水氧化混凝脱色处理工艺,污水先进入氧化脱色段,在污水中加入氧化剂, 经1-180分钟的氧化反应后进入混凝反应器;在混凝反应器中首先加入混凝剂PAC,经 1-60分钟的充分混凝反应后,再加入絮凝剂PAM,经0-20分钟的充分反应后,废水进入 固液澄清分离器,经固液澄清分离器,固液分离后的清液排放。

  所述的氧化剂为次氯酸钠,其用量为50-20000PPM。

  所述的混凝剂PAC及絮凝剂PAM的加入量分别为混凝剂PAC为0-2000PPM,絮凝剂 PAM为0-20PPM。

  实施例二:

  一种污水氧化混凝脱色处理工艺,工艺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氧化剂为次氯酸钙,其用量为50-20000PPM。

  实施例三:

  一种氧化脱色混凝反应处理工艺,工艺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氧化剂为过氧化氢,加入量为50-10000PPM。

  实施例四:

  一种污水氧化混凝脱色处理工艺,工艺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氧化剂为次氯酸钠与次氯酸钙混合使用,加入量分别为50-10000PPM。

  实施例五:

  一种污水氧化混凝脱色处理工艺,工艺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氧化剂为次氯酸钠与过氧化氢混合使用,加入量分别为次氯酸钠 50-12000PPM,过氧化氢0-6000PPM。

  实施例六:

  一种污水氧化混凝脱色处理工艺,工艺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氧化剂为次氯酸钠钙与过氧化氢混合使用,加入量分别为次氯酸钙 50-12000PPM,过氧化氢0-6000PPM。

  实施例七:

  一种污水氧化混凝脱色处理工艺,工艺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氧化剂为次氯酸钠与次氯酸钙和过氧化氢三种混合使用,次氯酸钠和次氯酸 钙加入量分别为50-8000PPM,过氧化氢加入量为0-6000PP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