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11 16:23:52

  申请日2007.08.23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46; C02F3/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方法,属印染废水处理方法。本处理方法是针对传统工艺处理后的低浓度印染废水尾水,将尾水导入电催化反应装置,控制此装置的电压30伏至80伏和电流15安培至50安培,在电解反应装置内完成难降解有机物的分解和色度的去除,处理尾水水质优于《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一级标准,可达标排放。也可回用作为生产工艺用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纺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统印染废水生物氧 化-物化分离的基础上,将具有较低悬浮物浓度的尾水经中间水池后引入填充有 活性炭颗粒的电催化反应装置中,控制电催化反应装置的直流电流为15安培至 50安培,直流电压为30伏至80伏,停留时间为10分钟-1小时,使尾水中的有 机物在电催化反应装置中反应降解达标后送入回用水池进行排放或回用。

  说明书

  一种纺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或回用的方法,适用于经生化-物化 处理后的印染尾水的深度处理或回用。

  背景技术:

  印染行业是用水大户之一,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含量高,色度大,对于受 纳水体危害严重。近年来,江苏、广东等省先后颁布了印染废水的地方排放标准, 比原有的国家标准更为严格。部分地区受环境容量限制,印染废水的允许排放浓 度更低。如江苏省张家港地区要求印染废水出水COD浓度低于80mg/L。因此, 迫切需要开发纺织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另一方面,国内日益面临着水量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困扰,水资源短缺越 来越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已经成为不可逆 转的趋势。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不仅可以减少排放总量,保护水环境, 而且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实现清洁生产,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

  印染废水水质成份复杂,特别是经过生化-物化处理后的尾水可生化性差, 悬浮物浓度低,废水中主要为难生化降解物质。采用传统的物化或生化处理工艺 对尾水COD的降低收效甚微。而常用的高级氧化技术如臭氧氧化等药剂费高,运 行费用不菲。吸附技术如树脂吸附或活性炭吸附均存在着吸附剂再生的困难。因 此,现有的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多存在着技术经济可行性不佳,推广困难,不 能满足重点地区(如太湖地区)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针对中低浓度的印染废水 处理尾水的深度处理方法。该方法处理后的尾水可达标排放,或回用于生产。

  一种纺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统印染废水生物氧化 -物化分离的基础上,将具有较低悬浮物浓度的尾水经中间水池后引入填充有活 性炭颗粒的电催化反应装置中,控制电催化反应装置的直流电流为15安培至50 安培,直流电压为30伏至80伏,停留时间为10分钟-1小时,使尾水中的有机 物在电催化反应装置中反应降解达标后送入回用水池进行排放或回用。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

  1.选用活性炭填充的电催化装置处理废水。由于反应器内空间内填充大量地 活性炭粒子,而活性炭本身具有一定的催化功能。在电场的作用下具有高比表面 积的活性炭颗粒与主电极直接或间接连接,从而成为了主电极的外延部分,有效 增大了电极的表面积,缩短了两极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反应物的迁移路程,加快 了溶液中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从而有利于溶液中发生较快速的电解作用。而且, 由于活性炭的结构不完全相同,表面凹凸不平,在菱角等尖端部位的电荷密度较 大,可以产生局部性高电位,形成很多活性点,因而有时在较低的外电压下也能 发生反应。因此对难降解有机物去除具有较好的效果。

  2.活性炭电催化工艺中,活性炭作为电催化反应器的填充物,由于它的吸附 作用可使有机物在活性炭表面上富集,吸附物在电场的作用下可在吸附过程中较 容易地进行氧化降解。从而使得吸附和再生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进行,做到 边吸附边降解,解除了吸附容量的限制。解决了常规吸附工艺吸附剂更换的问题。

  3.本活性炭电催化装置不需要任何化学药剂,运行费用低,不产生二次污染。

  4.本催化装置废水停留时间短,通常情况下尾水停留时间不超过1小时。装 置体积小。

  5.碱性废水不需要进行pH值调节,碱水处理后可直接回用于工艺,减少工 艺用碱量。

  6.本方法可间歇运行,启闭迅速,管理方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