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污水输送管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1 13:40:48

  申请日2009.05.20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IPC分类号E03F5/02; E03F3/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污水输送管装置,包括埋于地面之下并设有多个检修口的输送管,其中多个检修口中偏离于地面道路的检修口上焊接有直立管道,该直立管道的上端口露于地面,并在该直立管道的上端口上焊接有第一法兰,第一法兰上固定有覆盖住该直立管道上端口的第一法兰盖。多个检修口中对应于地面道路的检修口上焊接有第二法兰,在该第二法兰上固定有密封住该检修口的第二法兰盖。采用上述结构后,使检修口与直立管道及法兰之间连接成一体件,因而无论在雨季还是旱季,均不会出现输送管内的油污水通过检修口流至输送管外,也不会使输送管外的地下水通过检修口流入输送管内,故在节约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将渗漏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以减少废水产生量,同时可保护环境免遭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油污水输送管装置,包括埋于地面之下的输送管,所述的输送管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检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检修口中偏离于地面道路的各检修口上焊接有直立管道,该直立管道的上端口露于地面,并在该直立管道的上端口上焊接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上固定有覆盖住该直立管道上端口的第一法兰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污水输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管由纵横交错并互为贯通的多个输送支管组成,上述直立管道离相邻的输送支管的距离为1000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污水输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检修口中对应于地面道路的检修口上焊接有第二法兰,在该第二法兰上固定有密封住该检修口的第二法兰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污水输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有第二法兰的检修口离相邻的输送支管的距离为500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污水输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检修口中对应于地面道路的检修口上焊接有第二法兰,在该第二法兰上固定有密封住该检修口的第二法兰盖。

  说明书

  一种油污水输送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管装置,具体指一种适用于油罐脱水、清罐排水及装置排水后通过其将油污水送至污水处理场的油污水输送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罐区油罐脱水、清罐排水及装置排水均通过油污水输送管装置排送至污水处理场进行统一处理,油污水输送管装置包括埋于地面之下的输送管,在该输送管上按一定间隔设置有检修口,并在各检修口处建造有排水检查井,各排水检查井由混凝土制成,井口露于地面并履盖有井盖,同时在排水检查井的内侧壁上设有直梯,检修人员可以通过该直梯下行至检修口处进行检修。采用这样的结构,虽然也能达到输送油污水至污水处理场的目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当遇到较差土质时,地面沉降较多,此时,检查井侧壁与输送管的连接处易产生缝隙,这种现象导致多雨季节时大量雨水通过该缝隙和检修口渗漏至油污水输送管内,增加输送管内的含油污水量,最终冲击污水处理场;而遇到旱季时,输送管内的含油污水又会通过检修口和该缝隙渗漏至检查井外的土壤而污染环境,且还存在着工程造价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既能防止油污水通过检修口污染环境,又能克服输送管外的地下水通过检修口进入输送管的油污水输送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油污水输送管装置包括埋于地面之下的输送管,所述的输送管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检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检修口中偏离于地面道路的各检修口上焊接有直立管道,该直立管道的上端口露于地面,并在该直立管道的上端口上焊接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上固定有覆盖住该直立管道上端口的第一法兰盖。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输送管由纵横交错并互为贯通的多个输送支管组成,所述的直立管道离相邻的输送支管的距离为1000米,以便于检修。

  在上述各方案中,当所述多个检修口中其中一些检修口无法偏离于地需道路而只能对应于地面道路时,为了避免高出地面的直立管道妨碍行人或车辆,在这些检修口上直接焊接有第二法兰,在该第二法兰上固定有密封住该检修口的第二法兰盖。即第二法兰盖和第二法兰均位于地面下,检修时需要挖开地面进行。此时这种焊接有第二法兰的检修口离相邻的输送支管的距离最好为500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取消了排水检查井,在检修口上直接焊接有直立管道或法兰,使检修口与直立管道及法兰之间连接成一体件,因而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消除了现有技术中检查井侧壁与输送管之间的缝隙,这样无论在雨季还是旱季,均不会出现输送管内的油污水通过检修口流至输送管外,也不会使输送管外的地下水通过检修口流入输送管内,故本实用新型可在节约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将渗漏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做到从源头控制,减少废水的产生量,同时可保护环境免遭污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