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9.04.28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IPC分类号C02F1/465; C02F1/463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三高废水的废水电化净化装置,其包括筒体、安装在筒体上端的上拱体、安装在筒体下端的下拱体,特征在于:筒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元件管板、上管板、下管板,元件管板与上管板之间的筒体侧壁开有进水口和出气口,筒体接地;上拱体顶部设有高压线接口;下拱体底部开有排渣口,侧部开有进气口和出水口;所述元件管板、上管板、下管板上竖装一定数量的处理管。本实用新型综合了电解化学,物化絮凝和溶气浮选的优点,处理效果更佳,而且占地小,成本低,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可以实施自动化,适用范围广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 电化净化装置,包括筒体(16)、安装在筒体(16)上端的 上拱体(8)、安装在筒体(16)下端的下拱体(2),其特征在于:筒体(16) 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元件管板(13)、上管板(14)、下管板(4),元件管板 (13)与上管板(14)之间的筒体(16)侧壁开有进水口(7)和出气口(15), 筒体(16)接地;上拱体(8)顶部设有高压线接口(12);下拱体(2)底部 开有排渣口(3),侧部开有进气口(5)和出水口(1);所述元件管板(13)、 上管板(14)、下管板(4)上竖装一定数量的处理管(6),所述处理管(6) 包括位于中心的电极(9),套在电极(9)上的绝缘管(10),套在绝缘管(10) 上的金属外管(11),所述电极(9)、绝缘管(10)的上下端固定在元件管板 (13)和下管板(4)上,所述金属外管(11)的上下端固定在上管板(14) 和下管板(4)上,金属外管(11)与绝缘管(10)之间有一定间隙,与所述 进水口(7)、出气口(15)、进气口(5)、出水口(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电化净化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绝缘 管(10)采用铝矾土、玻璃或陶瓷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电化净化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筒体 (16)、上拱体(8)、下拱体(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说明书
废水电化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处理三高废水的废 水电化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及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很多行业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都会 产生大量的废水,现在废水的处理方法一般有活性污泥生物净化法、电解处 理法、电解气浮法和物化法等,活性污泥生物净化法是普遍应用的一种,其 投资、运行费用都比较低,不需要投加药剂,但应用范围太窄,通常只能处 理CODcr为1000mg/L左右的废水,而且往往受场地、温度、废水浓度,废 水成分的制约,难以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工业废水治理中应用。电解处理法 可以不投加化学药剂,对中等和中高浓度的污水具有高去除率,能降低浊度、 色度、铁、细菌,但是电极板消耗大,需要经常更换,运行费用高,难以大 范围推广应用。电解气浮法是通过在阴极上强烈产生氢气泡而发生气浮现象, 使絮状物粘附在气泡上,带到水面形成疏松的泡沫层,但是这种气泡的运动 速度仅10-100m/H,不足以浮起所有产生的絮凝体,更不能带走极板表面的 沉积物,反而使极板间电阻不均匀,形成局部短路,造成能源浪费,板面出 现凹凸,影响极板寿命。普通的物化法是在废水中投加硫酸铝、硫酸亚铁、 聚丙烯纤胺等絮凝剂,配套以常规的给排水设施,这种方法只能处理中、低 浓度废水,且处理效果较差,如处理CODCY为1250mg/L的废水,出水CODCY 为450mg/L左右,消耗药剂量大,费用高,产生的污泥量多,因此一般只能 作为生化前的预处理或生化后的补充处理。也有对物化法进行改进的方法, 如投放聚合铝(PAC)\聚铁、再加PAM助凝剂,其处理CODC为2000mg/L 的废水时,出水CODCY大概为450mg/L左右,运行费用尚可接受,但是对 CODCY达到3500mg/L的高浓度废水,仍然难以胜任。
综上可见,在对高盐、高有机物(COD)、高染色等三高废水的净化处 理上,现有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都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处理稳定、 管理方便、投资较低、净化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废水电化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所述废水电化净化装置包 括筒体、安装在筒体上端的上拱体、安装在筒体下端的下拱体,其特征在于: 筒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元件管板、上管板、下管板,元件管板与上管板之 间的筒体侧壁开有进水口和出气口,筒体接地;上拱体顶部设有高压线接口; 下拱体底部开有排渣口,侧部开有进气口和出水口;所述元件管板、上管板、 下管板上竖装一定数量的处理管,所述处理管包括位于中心的电极,套在电 极上的绝缘管,套在绝缘管上的金属外管,所述电极、绝缘管的上下端固定 在元件管板和下管板上,所述金属外管的上下端固定在上管板和下管板上, 金属外管与绝缘管之间有一定间隙,与所述进水口、出气口、进气口、出水 口连通。
所述绝缘管采用铝矾土、玻璃或陶瓷制作。
所述筒体、上拱体、下拱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综合了电解化学,物化絮凝和溶气浮选的 优点,处理效果更佳,而且占地小,成本低,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可以 实施自动化,适用范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