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1-22 16:11:26

  申请日2009.09.22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2; C02F1/28; C02F3/30; C02F3/3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有人工池,在所述人工池底部设置有承托层。在承托层上方设有一层过滤净化水质的过滤水质层。在过滤水质层上方设有能消除和分解污水中各种污染物的菌类层。在过滤水质层与菌类层之间设有一层湿地填料。在人工池中、承托层底部设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污水处理效果好、加快了污水处理的速度、提高湿地的去除效率高的污水处理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人工池(1),在所述人工池(1)底部设置有承托层(2),在承托层(2)上方设有一层过滤净化水质的过滤水质层(3),在过滤水质层(3)上方设有能消除和分解污水中各种污染物的菌类层(4),在过滤水质层(3)与菌类层(4)之间设有一层湿地填料(8),在人工池(1)中、承托层(2)底部设有排水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菌类层(4)上方种有水生或湿生植物(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类层(4)包括有四层专性菌层,所述四层专性菌层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一菌层(41)、第二菌层(42)、第三菌层(43)、第四菌层(44),相邻的菌层之间都设有一层湿地填料(8),其中第一菌层(41)的专性菌为硝化菌、好氧菌、聚磷菌;第二菌层(42)的专性菌为兼氧菌、酸化水解菌、消泡菌、反硝化菌;第三菌层(43)的专性菌为缺氧菌、反硝化菌;第四菌层(44)的专性菌为甲烷菌、厌氧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层(2)包括有大石层(21)和细石层(22),其中大石层(21)置于人工池(1)的底部,细石层(22)置于大石层(21)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石层(21)的厚度为300mm,大石直径为15mm-35mm;细石层(22)的厚度为150mm,细石直径为6mm-1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水质层(3)为活性炭过滤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过滤水质层(3)与细石层(22)之间设有有效隔阻水中悬浮物的砂滤层(9),该砂滤层(9)的厚度为50mm-300mm,细砂的直径为1mm-4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层专性菌层为表面放置2~20mm厚的固体专性菌种粉末或颗粒或者放置10~300mm厚的包埋固定化的专性菌种填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厚度在30mm-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人工池(1)中设有将污水排入菌类层(4)中的进水管(7)。

  说明书

  一种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水中,当污水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垂直流动时,自然界的微生物进入水体利用水中的营养物在该湿地的植物根部或填料上栖息生长。经过长时间的自然筛选后,生长在该湿地的微生物就形成了专性处理污水的特殊菌种。该菌种与湿地的植物一起形成生态系统使水质得以净化。

  但是其如下缺点:

  其一、微生物在淘汰筛选过程漫长,污水处理调试周期过长。

  其二、湿地的微生物比较杂,专性不强。

  其三、杂菌与专性菌争食营养,使得专性菌活性不强,从而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效果好、加快了污水处理的速度、提高湿地的去除效率的污水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人工池,在所述人工池底部设置有承托层,在承托层上方设有一层过滤净化水质的过滤水质层,在过滤水质层上方设有能消除和分解污水中各种污染物的菌类层,在过滤水质层与菌类层之间设有一层湿地填料,在人工池中、承托层底部设有排水管。

  如上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菌类层上方种有水生或湿生植物。

  如上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类层包括有四层专性菌层,所述四层专性菌层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一菌层、第二菌层、第三菌层、第四菌层,相邻的菌层之间都设有一层湿地填料,其中第一菌层的专性菌为硝化菌、好氧菌、聚磷菌;第二菌层的专性菌为兼氧菌、酸化水解菌、消泡菌、反硝化菌;第三菌层的专性菌为缺氧菌、反硝化菌;第四菌层的专性菌为甲烷菌、厌氧菌。

  如上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层包括有大石层和细石层,其中大石层置于人工池的底部,细石层置于大石层上方。

  如上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石层的厚度为300mm,大石直径为15mm-35mm;细石层的厚度为150mm,细石直径为6mm-10mm。

  如上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水质层为活性炭过滤层。

  如上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过滤水质层与细石层之间设有有效隔阻水中悬浮物的砂滤层,该砂滤层的厚度为50mm-300mm,细砂的直径为1mm-4mm。

  如上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层专性菌层为表面放置2~20mm厚的固体专性菌种粉末或颗粒或者放置10~300mm厚的包埋固定化的专性菌种填料。

  如上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厚度在30mm-50mm。

  如上所述的多层预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人工池中设有将污水排入菌类层中的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埋专性菌的方式。根据水中污染物的种类与浓度的不同,相应地预置不同厚度与对应种类的微生物,从而达到快速启动人工湿地并提高湿地去除率的目的。由于去除不同污染物有不同的微生物,故污染物去除效果好。再有预置不同厚度与对应种类的微生物,解决了特殊菌种培养时间长的缺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