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治理层析载体新型反应器

发布时间:2018-11-21 14:56:51

  申请日2010.04.02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治理层析载体新型反应器,包括吸附功能菌的软性载体、支撑所述软性载体的载体支架及容纳所述软性载体与载体支架的高效生化池,所述软性载体经功能菌吸附后形成由好氧区、兼氧区及厌氧区构成的生物膜结构,其中,紧贴载体表面积的那层微生物形成厌氧区,中间层为浅层兼氧区,载体外层形成好氧区。本发明层析载体新型反应器结合了高效功能微生物菌群,使污水的处理效果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大大减少污泥排放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治理层析载体新型反应器,包括吸附功能菌的软性载体、支撑所述软性载体的载体支架及容纳所述软性载体与载体支架的高效生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载体经功能菌吸附后形成由好氧区、兼氧区及厌氧区构成的生物膜结构,其中,紧贴载体表面积的那层微生物形成厌氧区,中间层为浅层兼氧区,载体外层形成好氧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治理层析载体新型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载体上设有供污水流通的网孔,所述功能菌形成于所述网孔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治理层析载体新型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生化池以底部进水,上部出水为原则,所述软性载体上负载高效好氧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治理层析载体新型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生化池底部设有曝气管,曝气管的曝气孔朝下。

  说明书

  污水治理层析载体新型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中的污水治理装置,尤其是指污水治理中的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污水的层析载体新型反应器。

  【背景技术】

  微生物和动物植物一样,是自然界三大物种之一,且在整个生态循环系统中,微生物是动植物残体有机废弃物的分解者。因此,微生物在生态循环及环保领域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即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者。几乎所有的污水处理都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的,且在污水和污物处理中,不但需要微生物分解和除掉各种有害物质,还要靠微生物进行除臭。而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及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污水与污物的处理速度与处理效果。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均为沉淀、厌氧、好氧曝气等工艺,所用的功能菌取自自然界的活性污泥,即通过自然界天然的厌氧、好氧微生物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废弃物。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出水效果常常受环境因素(气候、季节、污水不同来源等)的影响而显得不稳定,几乎所有污水处理厂面临的同样问题就是沉积后的污泥处置及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此外,有些特殊来源污水的处理尚需要采取特殊的化学手段,这对于环境的污染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治理层析载体新型反应器,其可有效分解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减少污泥排放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治理层析载体新型反应器,包括吸附功能菌的软性载体、支撑所述软性载体的载体支架及容纳所述软性载体与载体支架的高效生化池,所述软性载体经功能菌吸附后形成由好氧区、兼氧区及厌氧区构成的生物膜结构,其中,紧贴载体表面积的那层微生物形成厌氧区,中间层为浅层兼氧区,载体外层形成好氧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性载体上设有供污水流通的网孔,所述功能菌形成于所述网孔内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效生化池以底部进水,上部出水为原则,所述软性载体上负载高效好氧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效生化池底部设有曝气管,曝气管的曝气孔朝下。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污水治理层析载体新型反应器结合了高效功能微生物菌群,使污水的处理效果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大大减少污泥排放量,实现城市工业与生活污水治理的生态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