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处理的斜板沉淀技术

发布时间:2018-11-11 13:48:43

  申请日2010.07.20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IPC分类号B01D21/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斜板沉淀装置,包括由多块平行的斜板构成的斜板沉淀区,水流从沉淀区一端进入,另一端流出,斜板沉淀区下方设置有稳定流区,稳定流区由多块隔板构成,隔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斜板所在的平面。隔板间的间距为斜板间距的2-20倍。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备可以使水流经过稳定流隔板后,泥渣层在稳定流区和斜板沉淀区下部产生,絮体在稳定流区较大的范围内充分混合,发挥接触絮凝作用,改善普通斜板沉淀池底部悬浮泥渣层过于拥挤导致压力不均现象,大幅提高斜板沉淀池截留效率,同时可以防止沉淀絮体被重新冲出的问题,保证出水的水质。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斜板沉淀装置,包括由多块平行的斜板(1)构成的斜板沉淀区,水流从沉淀区一端进入,另一端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板沉淀区下方设置有稳定流区,稳定流区由多块隔板(2)构成,隔板(2)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斜板(1)所在的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的斜板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板(1)和隔板(2)均为矩形,隔板(2)和斜板(1)之间形成的直线垂直于或平行于斜板(1)的底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的斜板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板间的间距为斜板间距的2-20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的斜板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板的深度为50-5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的斜板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板(1)与水流之间形成的角度为50-60度。

  说明书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斜板沉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斜板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生产中,斜板沉淀池是常用的一种处理设备。斜板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板的沉淀池,在沉淀池的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的平行板(或平行管)(有时可利用蜂窝填料)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每两块平行斜板间(或平行管内)相当于一个很浅的沉淀池,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其主要作用是增加了沉淀面积,另外,由于上升流,絮体沉淀过程中受到水流顶托作用在斜板沉淀区形成悬浮泥渣层。在悬浮泥渣层中发生接触絮凝作用,从而捕获不能沉淀的小絮体,提高沉淀效率。CN1218765G提出在斜板下面设置整流段提供稳定上升流,其上升流速大于斜板沉淀区上升流速,从而产生较长悬浮泥渣层。然而由于斜板沉淀池底部水流较缓,在进入整流区时,由于板间距与斜板间距相同,上升流速突然加大,且速度方向改变,造成局部压力不均,导致各个整流板直接悬浮泥渣层长度不一。可能导致部分斜板之间上升流速过大,絮体被冲出斜板,使得水质恶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可均匀稳定沉淀污泥的斜板沉淀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斜板沉淀装置,包括由多块平行的斜 板构成的斜板沉淀区,水流从沉淀区一端进入,另一端流出,斜板沉淀区下方设置有稳定流区,稳定流区由多块隔板构成,隔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斜板所在的平面。

  斜板和隔板均为矩形,隔板和斜板之间形成的直线垂直于或平行于斜板的底边。隔板间的间距为斜板间距的2-20倍。隔板的深度为50-500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沉淀区下方设置隔板,可以使水流经过时上升流速趋于均匀,避免局部压力过大现象,形成稳定流区。水流经过稳定流隔板后,泥渣层在稳定流区和斜板沉淀区下部产生,絮体在稳定流区较大的范围内充分混合,发挥接触絮凝作用,改善普通斜板沉淀池底部悬浮泥渣层过于拥挤导致压力不均现象,大幅提高斜板沉淀池截留效率。

  斜板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板(1)与水流之间形成的角度为50-6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备,可以使水流在斜板沉淀装置内稳定流动,大幅提高斜板沉淀池截留效率,沉降效果佳。

  2.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备,可以防止沉淀絮体被重新冲出的问题,保证出水的水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