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水合一水电站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11-10 12:30:23

  申请日2010.03.22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IPC分类号C02F9/08; C02F1/66; C02F1/44; C02F1/5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水合一水的电站水处理系统。它具有减少占地面积,降低设备重置率,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等优点。其结构为:它包括与控制系统和配电系统连接的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通过酸碱药品贮存系统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连接;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通过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与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连接;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絮凝加药系统与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连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水合一水的电站水处理系统,它包括与控制系统和配电系统连接的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通过酸碱药品贮存系统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连接;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通过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与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连接;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絮凝加药系统和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水合一水的电站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混合絮凝沉淀池I、至少一个工业水池连接,工业水池则与综合水泵系统连接,综合水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冲洗水泵、至少一个工业水泵和至少一个生水泵连接;冲洗水泵连接厂区空预器,空预器的冲洗废水送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工业水泵与厂区用户连接;生水泵与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连接;混合絮凝沉淀池I则与絮凝加药系统和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水合一水的电站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生水加热器,生水加热器与至少一个叠片过滤器连接,叠片过滤器与至少一个超滤装置I连接,超滤装置I与至少一个超滤水箱I,超滤水箱I与至少一个超滤水泵I连接,超滤水泵I则与至少一个活性炭过滤器连接;活性炭过滤器则与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I连接,反渗透装置与至少一个淡水箱连接,淡水箱与至少一个淡水泵连接,淡水泵则依次与至少一个一级除盐设备连接,一级除盐设备与至少一个混合离子交换器连接,混合离子交换器与至少一个除盐水箱连接,除盐水箱与至少一个除盐水泵连接;同时阴床碱计量箱和阳床酸计量箱与一级除盐设备连接,混床酸计量箱和混床碱计量箱与混合离子交换器连接;阴床碱计量箱、阳床酸计量箱、混床酸计量箱和混床碱计量箱均与酸碱药品贮存系统连接;超滤装置I还与至少一个压缩空气贮罐和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连接;反渗透装置I还与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的反渗透清洗装置、阻垢剂加药装置连接;循环水加药系统包括稳定剂加药装置和杀菌剂加药装置,它们连接冷却水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水合一水的电站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缓冲水池,缓冲水池与至少一个排污水升压泵连接,排污水升压泵则与至少一个混合絮凝沉淀池II连接,混合絮凝沉淀池II与絮凝加药系统和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连接;混合絮凝沉淀池II同时连接至少一个叠片过滤器,叠片过滤器与至少一个超滤装置II连接,超滤装置II与至少一个超滤水箱II连接,超滤水箱II与至少一个超滤水泵II连接,超滤水泵II则与至少一个卧式活性炭过滤器连接,卧式活性炭过滤器则与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II连接;其中,超滤装置II还与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水合一水的电站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澄清池,澄清池与至少一个变空隙滤池连接,变空隙滤池则与至少一个清水池连接,清水池则与至少一个循环水补水泵连接,同时澄清池还与絮凝、石灰加药系统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水合一水的电站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非经常性废水池和至少一个经常性废水池,两者均与pH调整槽连接,pH调整槽依次与絮凝槽、斜板澄清池、最终中和池和清净水池连接;pH调整槽与酸碱药品贮存系统连接,经常性废水池还与最终中和池连接,斜板澄清池与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水合一水的电站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酸碱药品贮存系统包括加碱系统和加酸系统,其中加碱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碱输送泵,它与至少一个碱贮存罐连接,碱贮存罐与碱加药装置连接;加酸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酸输送泵,酸输送泵与至少一个酸贮存罐连接,酸贮存罐则与至少一个酸加药装置连接;碱加药装置、酸加药装置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连接;碱贮存罐和酸贮存罐与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多水合一水的电站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絮凝加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凝聚剂输送泵,它与至少一个凝聚剂贮存罐连接,凝聚剂贮存罐与至少一个凝聚剂加药装置连接,凝聚剂加药装置分别与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连接。絮凝加药系统还包括助凝剂加药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多水合一水的电站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排泥池,排泥池与至少一个排泥泵连接,排泥泵与至少一个浓缩池连接,浓缩池与至少一个脱水机连接;排泥池与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连接。

  说明书

  多水合一水的电站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多水合一水的电站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电站设计多采用分散式工艺系统,每种工艺设备均布置在独立的建筑物内,位于厂区不同的区域。每种工艺都有各自完整、独立的配套设施、辅助系统、配电、控制及运营管理人员等,从而造成占地面积大,人员来往不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目前电站水处理系统占地面积过大,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减少占地面积,降低设备重置率,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等优点的多水合一水的电站水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水合一水的电站水处理系统,它包括与控制系统和配电系统连接的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系统,所述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通过酸碱药品贮存系统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连接;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通过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与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连接;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絮凝加药系统、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连接。

  所述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混合絮凝沉淀池I、至少一个工业水池连接,工业水池则与综合水泵系统连接,综合水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冲洗水泵、至少一个工业水泵和至少一个生水泵连接;冲洗水泵连接厂区空预器,空预器的废水送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工业水泵与厂区用户连接;生水泵与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连接;混合絮凝沉淀池I则与絮凝加药系统和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连接。

  所述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生水加热器,生水加热器与至少一个叠片过滤器连接,叠片过滤器与至少一个超滤装置I连接,超滤装置I与至少一个超滤水箱I,超滤水箱I与至少一个超滤水泵I连接,超滤水泵I则与至少一个活性炭过滤器连接;活性炭过滤器则与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I连接,反渗透装置与至少一个淡水箱连接,淡水箱与至少一个淡水泵连接,淡水泵则依次与至少一个一级除盐设备连接,一级除盐设备与至少一个混合离子交换器连接,混合离子交换器与至少一个除盐水箱连接,除盐水箱与至少一个除盐水泵连接;同时阴床碱计量箱和阳床酸计量箱与一级除盐设备连接,混床酸计量箱和混床碱计量箱与混合离子交换器连接;阴床碱计量箱、阳床酸计量箱、混床酸计量箱和混床碱计量箱均与酸碱药品贮存系统连接;超滤装置I还与至少一个压缩空气贮罐和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的超滤清洗装置连接;反渗透装置I还与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的反渗透清洗装置、阻垢剂加药装置连接;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还包括稳定剂加药装置、浓硫酸加药装置和杀菌剂加药装置,它们连接冷却水系统。

  所述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和循环水系统,其中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缓冲水池,缓冲水池与至少一个排污水升压泵连接,排污水升压泵则与至少一个混合絮凝沉淀池II连接,混合絮凝沉淀池II与絮凝加药系统和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连接;循环水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叠片过滤器,它与至少一个超滤装置II连接,超滤装置II与至少一个超滤水箱II连接,超滤水箱II与至少一个超滤水泵II连接,超滤水泵II则与至少一个卧式活性炭过滤器连接,卧式活性炭过滤器则与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II连接;其中,超滤装置II还与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连接。

  所述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澄清池,澄清池与至少一个变空隙滤池连接,变空隙滤池则与至少一个清水池连接,清水池则与至少一个循环水补水泵连接,同时澄清池还与絮凝加药系统和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连接。

  所述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非经常性废水池和至少一个经常性废水池,两者均与pH调整槽连接,pH调整槽依次与絮凝槽、斜板澄清池、最终中和池和清净水池连接;pH调整槽与酸碱药品贮存系统连接,经常性废水池还与最终中和池连接,斜板澄清池与絮凝加药系统和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连接。

  所述酸碱药品贮存系统包括加碱系统和加酸系统,其中加碱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碱输送泵,它与至少一个碱贮存罐连接,碱贮存罐与碱加药装置连接;加酸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酸输送泵,酸输送泵与至少一个酸贮存罐连接,酸贮存罐则与至少一个酸加药装置连接;碱加药装置、酸加药装置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连接;碱贮存罐和酸贮存罐与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连接。

  所述絮凝加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凝聚剂输送泵,它与至少一个凝聚剂贮存罐连接,凝聚剂贮存罐与至少一个凝聚剂加药装置连接,凝聚剂加药装置分别与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连接。絮凝加药系统还包括助凝剂加药装置。

  所述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排泥池,排泥池与至少一个排泥泵连接,排泥泵与至少一个浓缩池连接,浓缩池与至少一个脱水机连接;排泥池与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连接。

  为实现减员增效,建设节约型、友好型电站项目,将厂区各水处理工艺系统进行集成,将所有工艺系统的设备布置在一个区域、一个建筑物内。集成原则为:(1)提炼出各工艺系统中的公用部分,能合并的尽量合并,减少重复设置;(2)全部工艺设备的配电、控制装置统一设计,布置于一个配电室、一个集中控制室内;(3)同类设备尽量相对集中布置,如泵类、风机类等。(4)为节省厂区占地,将建筑多层布置,提高容积率。

  多水合一的水处理集成系统共分5个工艺区,分别为: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工艺流程简介:

  地表水源来水→混合絮凝沉淀池→工业水池→综合水泵房→厂区用户。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工艺流程简介:

  地表水预处理系统来水→生水加热→叠片过滤→超滤→活性炭过滤→反渗透→一级除盐→混床→除盐水箱→去主厂房。

  稳定剂、浓硫酸、杀菌剂加药→去循环冷却水系统。

  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简介:

  循环冷却水排污水来→混合絮凝沉淀池→叠片过滤→超滤→卧式活性炭过滤→反渗透→去循环水冷却系统补水。

  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简介:

  水工专业来中水→澄清池→变空隙滤池→清水池→去循环水冷却系统补水。

  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简介:

  锅炉补给水系统、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等排水→经常性废水池→最终中和池→清净水池→接水工专业回收水池。

  机组排水槽来锅炉酸洗、空预器冲洗等废液→非经常性废水池→PH调整槽→絮凝槽→斜板澄清池→最终中和池→清净水池→接水工专业回收水池或达标排放。

  多水合一的水处理集成系统有4个共用部分,分别为:酸碱药品贮存系统,絮凝加药系统,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

  五个工艺区通过共用系统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实现多水合一水处理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通过酸碱药品贮存系统相连接;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与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区通过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相连接;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絮凝加药系统和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相连接。

  值班人员利用控制系统同时监控和管理五个水处理工艺区,配电系统统一为五个工艺区配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工艺连接紧密,就近布置,尽可能利用自然高差的重力流等,减少了分散系统间重复设置的缓冲水池、提升水泵等过渡设备;2)各工艺系统进行整合,统一共用设施,节约了用地指标、建(构)筑物体积和共用设备;3)高度体现了人力资源集中管理的优势,真正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