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污泥、废弃陶瓷制备的耐酸隔热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7 15:27:06

  申请日2010.05.07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IPC分类号C04B35/622; C04B35/6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污泥、废弃陶瓷制备的耐酸隔热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30~70%的活性污泥,5~50%的陶瓷颗粒,10~32%的粉煤灰。所述耐酸隔热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为:用水将配方量的活性污泥、陶瓷颗粒和粉煤灰混合均匀,将混匀后的物料经真空挤压成型机挤压成型,成型材料常温干燥1~3天后,在1000-1200℃下焙烧5~6小时。本发明成本低,制备过程科学,污染少,产品性能好,防腐蚀、抗强酸、耐高温,适用于火电厂、钢厂、炼焦、石油化工行业的烟囱和烟道内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污泥、废弃陶瓷制备的耐酸隔热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30~70%的活性污泥,5~50%的陶瓷颗粒,10~32%的粉煤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污泥、废弃陶瓷制备的耐酸隔热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污泥为太湖污泥、生活污泥或工业污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污泥、废弃陶瓷制备的耐酸隔热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颗粒是由废弃陶瓷制品经过表面去杂、酸洗、粉碎、过筛而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污泥、废弃陶瓷制备的耐酸隔热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电厂湿排或干排粉煤灰,其含碳量小于18%。

  5.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污泥、废弃陶瓷制备的耐酸隔热耐火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用水将配方量的活性污泥、陶瓷颗粒和粉煤灰混合均匀;

  (2)混匀后的物料经压力机压制成型;

  (3)成型材料常温干燥1~3天后,在1000-1200℃下焙烧5~6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一种利用污泥、废弃陶瓷制备的耐酸隔热耐火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水与原料总重量的重量比为6~8∶100。

  说明书

  一种利用污泥、废弃陶瓷制备的耐酸隔热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污泥、废弃陶瓷制备的耐酸隔热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火电厂、钢厂、炼焦、石油化工厂把目光投放到了烟囱的选材上。由于,烟囱本身长期暴露在室外,而烟气中又带有未充分燃烧的硫化物、碳化物,很容易形成酸性物质从而对烟囱产生腐蚀。鉴于此,如何选择一种既能耐高温、又有防腐作用的材料,提高烟囱的寿命是当今必须面对的一项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污泥、废弃陶瓷制备的耐酸隔热耐火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污泥、废弃陶瓷制备的耐酸隔热耐火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30~70%的活性污泥,5~50%的陶瓷颗粒,10~32%的粉煤灰。

  其中,所述活性污泥为太湖污泥、生活污泥或工业污泥。

  其中,所述陶瓷颗粒是由废弃陶瓷制品经过表面去杂、酸洗、粉碎、过筛而得。

  其中,所述粉煤灰为电厂湿排或干排粉煤灰,其含碳量小于18%。

  制备上述耐酸隔热耐火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水将配方量的活性污泥、陶瓷颗粒和粉煤灰混合均匀;

  (2)混匀后的物料经压力机压制成型;

  (3)成型材料常温干燥1~3天后,在1000-1200℃下焙烧5~6小时。

  其中,步骤(1)中水与原料总重量的重量比为6~8∶100。

  本发明采用的陶瓷颗粒是取自废弃的陶瓷制品。陈年的破旧瓷制品或是陶瓷企业煅烧不合格的瓷制品均适用于本发明。

  本发明采用的活性污泥可以是太湖污泥,也可以是其他生活污泥或者工业污泥。目前,太湖污染严重,很大部分原因是太湖里蓝藻在作祟,而太湖里的污泥是直接给蓝藻提供养分的。因此,采用太湖污泥一方面能使本发明得以完成,另一方面还能对治理太湖污染、保护环境作贡献。

  本发明采用的粉煤灰来自煤炭燃烧后的烟气搜捕下来的粉末。粉煤灰本来就是一种残渣,没有利用价值,但经过选择亦能作为本发明的原料加以利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的三种原料均为生活、工业废弃产物,变废为宝,成本低;制备过程科学,污染少;产品性能好,防腐蚀、抗强酸、耐高温,适用于火电厂、钢厂、炼焦、石油化工行业的烟囱和烟道内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30%的活性污泥(单位为重量百分数,下同)、50%的陶瓷颗粒和20%粉煤灰,用水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水和原料总重量的比为8∶100,混匀后的物料经压力机压制成型,在常温干燥3天后,在1200℃下焙烧6小时。

  实施例2:

  取40%的活性污泥、38%的陶瓷颗粒和22%粉煤灰,用水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水和原料总重量的比为7.5∶100,混匀后的物料经压力机压制成型,在常温干燥3天后,在1150℃下焙烧6小时。

  实施例3:

  取50%的活性污泥、25%的陶瓷颗粒和25%粉煤灰,用水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水和原料总重量的比为7∶100,混匀后的物料经压力机压制成型,在常温干燥2天后,在1100℃下焙烧6小时。

  实施例4:

  取60%的活性污泥、13%的陶瓷颗粒和27%粉煤灰,用水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水和原料总重量的比为6.5∶100,混匀后的物料经压力机压制成型,在常温干燥2天后,在1100℃下焙烧5小时。

  实施例5:

  取70%的活性污泥、5%的陶瓷颗粒和25%粉煤灰,用水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水和原料总重量的比为6∶100,混匀后的物料经压力机压制成型,在常温干燥2天后,在1100℃下焙烧5小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