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氨氮污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7 10:40:34

  申请日2010.06.28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氨氮污水的处理方法,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氨氮污水储存及均合;(2)利用制备的活性污泥生物降解污水中的COD,BOD及NH3-N污染物;(3)对污水进行泥水分离;(4)对污水进行膜分离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培养池中制备的活性污泥具有易絮凝、易块状化及沉降性好的特点,故泥水分离速度快;(2)利用制备的活性污泥对污水进行生物降解,其对氨氮、COD、BOD的降解效果好;(3)污水进行膜过滤处理,进一步除去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和部分离子,膜处理后的污水可达标排放,也可回收使用,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了水体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氨氮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氨氮污水汇集到调节池,进行水量的储存及均合;

  (2)生物降解污水中的COD,BOD及NH3-N污染物,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调节池中的污水与回流消化液、碳源、活性污泥(保证污泥浓度的前提下进行实际的投加量的调节)混合引入脱氮池,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反应,污泥浓度为5000mg/l~130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d~10d,然后将经反硝化处理后的污水与沉淀池中的回流污泥引入消化池进行硝化处理,消化池底部连续曝气,水力停留时间为3d~20d;

  (3)将生物降解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使沉淀后的一部分上清液作为步骤(2)中的回流消化液回流至脱氮池,一部分上清液进入中间水池调pH至6.1~6.5,沉淀下来的污泥一部分送入消化池作回流污泥使用,一部分送入培养池用于制备活性污泥使用,剩余污泥排出;

  (4)将中间水池中的污水进行膜分离处理,对污水作进一步过滤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氨氮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碳源为甲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氨氮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碳源的加入量根据系统中的碳氮比而定,系统中的碳氮比按重量计为10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氨氮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回流消化液的回流量为污水处理量的5~1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氨氮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回流污泥的回流量为污水处理量的5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氨氮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活性污泥的制备方法为:

  将所述步骤(3)的中部分沉淀污泥排入培养池的反应器中,所述反应器内设填料,所述填料分为两层,上层为所述腐殖质,下层为硅石,填料中腐殖质与硅石的质量比为1∶2,填料的投加量根据处理污水量而定,填料总质量为处理水总质量的30~50%,所述沉淀污泥在反应器中培养10d~60d后引入脱氮池对污水进行生物降解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氨氮污水 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中间水池中污水的COD为≤2000mg/l,BOD≤900mg/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氨氮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膜分离处理包括预处理系统、第一级反渗透膜处理系统和第二级反渗透膜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包括砂滤和滤芯过滤,砂滤采用石英砂进行过滤,滤芯过滤系统中的滤芯孔径为2-10μm,通过两级反渗透膜处理系统的液体为透过液,没有通过两级反渗透膜处理系统的液体为浓缩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氨氮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的所选用的膜为高抗污染膜。

  说明书

  一种高氨氮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氨氮污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高氨氮污水是现代工业产生的一种氨氮浓度高于市政污水,一般认为氨氮浓度高于300mg/l以上的污水。高氨氮污水中氨成分容易挥发造成周围空气的污染,采用常规生化技术处理时,会因氨氮含量过高而对生物菌种产生抑制作用,严重影响生化处理效果;采用氨吹脱工艺时,吹脱效果不稳定,吹出废气不做二次处理将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采用闪蒸技术运行费用高;外排水体会引起富营养化,使水体感官形状恶化,从而降低水体美学价值;并使水体正常的溶解氧平衡遭受干扰,并进一步促使水体恶化;降低供水质量,增加水处理负担,外排水处理厂从而使水厂不能正常运转;破坏水体生态平衡,使水体经济价值降低。因而防止水体高氨氮污水污染对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的高氨氮污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氨氮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氨氮污水汇集到调节池,进行水量的储存及均合;

  (2)生物降解污水中的COD,BOD及NH3-N污染物,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调节池中的污水与回流消化液、碳源、活性污泥混合引入脱氮池,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反应,污泥浓度为5000mg/l~130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d~10d,然后将经反硝化处理后的污水与沉淀池中的回流污泥引入消化池进行硝化处理,消化池底部连续曝气,水力停留时间为3d~20d;

  (3)将生物降解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使沉淀后的一部分上清液作为步骤(2)中的消化液回流至脱氮池,一部分上清液进入中间水池调pH至6.1~6.5,沉淀下来的污泥一部分送入消化池作回流污泥使用,一部分送入培养池用于制备活性污泥使用,剩余污泥排出;

  (4)将中间水池中的污水进行膜分离处理,对污水作进一步过滤处理。

  优选的是,所述碳源为甲醇。

  所述步骤(2)中碳源的加入量根据系统中的碳氮比而定,系统中的碳氮比按重量计为100∶15。

  所述步骤(2)中回流消化液的回流量为污水处理量的5~10倍。

  所述步骤(2)中回流污泥的回流量为污水处理量的50~100%。

  所述活性污泥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步骤(3)的中部分沉淀污泥排入培养池的反应器中,所述反应器内设填料,所述填料分为两层,上层为所述腐殖质,下层为硅石,填料中腐殖质与硅石的质量比为1∶2,填料的投加量根据处理污水量而定,填料总质量为处理水总质量的30~50%,所述沉淀污泥在反应器中培养10d~60d后引入脱氮池对污水进行生物降解处理。

  所述中间水池中污水的COD为≤2000mg/1,BOD≤900mg/l。

  所述步骤(4)膜分离处理包括预处理系统、第一级反渗透膜处理系统和第二级反渗透膜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包括砂滤和滤芯过滤,砂滤采用石英砂进行过滤,滤芯过滤系统中的滤芯孔径为2-10μm,通过两级反渗透膜处理系统的液体为透过液,没有通过两级反渗透膜处理系统的液体为浓缩液。

  所述步骤(4)中的所选用的膜为高抗污染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培养池中制备的活性污泥具有易絮凝、易块状化及沉降性好的特点,故泥水分离速度快;(2)利用制备的活性污泥对污水进行生物降解,其对氨氮、COD、BOD的降解效果好;(3)污水进行膜过滤处理,进一步除去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和部分离子,膜处理后的污水可达标排放,也可回收使用,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了水体污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