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混合电镀废水的电絮凝设备

发布时间:2018-11-6 15:36:09

  申请日2010.07.16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IPC分类号C02F1/463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混合电镀废水的电絮凝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其内部的反应器,所述壳体左侧壁的底部靠近正面板处设有进水口,壳体右侧板的顶部靠近正面板处设有出水口,所述反应器的内部均匀分布若干接电极板,相邻的两个接电极板之间均匀分布有三个感应电极板,接电极板和感应电极板的两端均通过绝缘极板支撑体固定于反应器的正面板和后面板上,其中接电极板以及三个感应电极板中位于中部的感应电极板的左端均与反应器的左侧板固定连接,三个感应电极板中位于顶部和底部的感应电极板的右端均与反应器的右侧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在不进行重金属分流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多种重金属、有机物、磷等污染物的同时去除。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混合电镀废水的电絮凝设备,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反应器(2),所述壳体(1)左侧壁的底部靠近正面板处设有进水口(3),壳体(1)右侧板的顶部靠近正面板处设有出水口(4),壳体(1)正面板和后面板的边缘分别通过若干不锈钢螺丝(5)固定,其特征在于:壳体(1)后面板的中部均匀分布若干接电点(6),壳体(1)顶面的右端靠近后面板处设有排气口(7),壳体(1)底面的中部设有排空口(8),所述反应器(2)的内部均匀分布若干接电极板(9),接电极板(9)的中部设有电源接点(12),相邻的两个接电极板(9)之间均匀分布有三个感应电极板(10),接电极板(9)和感应电极板(10)的两端均通过绝缘极板支撑体(11)固定于反应器(2)的正面板(13)和后面板(14)上,其中接电极板(9)以及三个感应电极板(10)中位于中部的感应电极板(10)的左端均与反应器(2)的左侧板固定连接,三个感应电极板(10)中位于顶部和底部的感应电极板(10)的右端均与反应器(2)的右侧板固定连接,位于顶部的接电极板(9)与其相邻的感应电极板(10)和反应器(2)内壁之间形成的流道与出水口(4)连通,位于底部的接电极板(9)与其相邻的感应电极板(10)和反应器(2)内壁之间形成的流道与进水口(3)连通。

  说明书

  处理混合电镀废水的电絮凝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电镀废水的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处理混合电镀废水的电絮凝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出现较多采用电化学原理处理工业废水的技术,电絮凝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电絮凝技术应用范围广,例如可用于化工、电镀、垃圾渗滤液、机械、冶金、餐饮以及洗车等领域。目前,电镀废水的重金属处理主要是对各种重金属排放废水进行独自分流后,独自进行化学法的处理;而在实际生产中重金属废水分流不能完全,普遍存在着多种重金属、有机物、螯合物等共存的现象,由于各种重金属化学沉淀条件不尽相同,所以导致了化学沉淀法出水不能达标。同时传统的化学沉淀法对于水体中的有机物、磷等污染物质去除效果不佳,还存在着建造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处理成本高、运行控制复杂、产生二次污染量大等问题。电絮凝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电絮凝技术处理污水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阶段:首先在电场的作用下,可溶性电极溶解产生金属阳离子,水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其中金属阳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会相结合形成“微絮凝剂”;在微絮凝剂的作用下,水中悬浮的污染物颗粒会失去稳定性;脱稳后的污染物颗粒和微絮凝剂之间相互碰撞,结合肉眼可见的大絮体,从而可用沉淀或气浮的方法去除液体中污染物。

  电絮凝过程是利用电解反应产生的离子去除污染物,其间无需另外使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因此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较小,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水处理技术;并且电絮凝装置还具有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少、易于维护以及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目前运用在电镀废水上的传统电絮凝设备主要以单极式反应器为主,其对于处理单一的重金属具有明显效果,当电镀废水中混有多种重金属或者其他污染物时,其去除效果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混合电镀废水的电絮凝设备,能在不进行重金属分流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多种重金属、有机物、磷等污染物的同时去除,以解决电镀废水处理中存在的多种重金属污染物共存而难以处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处理混合电镀废水的电絮凝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其内部的反应器,所述壳体左侧壁的底部靠近正面板处设有进水口,壳体右侧板的顶部靠近正面板处设有出水口,壳体正面板和后面板的边缘分别通过若干不锈钢螺丝固定,壳体后面板的中部均匀分布若干接电点,壳体顶面的右端靠近后面板处设有排气口,壳体底面的中部设有排空口,所述反应器的内部均匀分布若干接电极板,接电极板的中部设有电源接点,相邻的两个接电极板之间均匀分布有三个感应电极板,接电极板和感应电极板的两端均通过绝缘极板支撑体固定于反应器的正面板和后面板上,其中接电极板以及三个感应电极板中位于中部的感应电极板的左端均与反应器的左侧板固定连接,三个感应电极板中位于顶部和底部的感应电极板的右端均与反应器的右侧板固定连接,位于顶部的接电极板与其相邻的感应电极板、反应器内壁之间形成的流道与出水口连通,位于底部的接电极板与其相邻的感应电极板、反应器内壁之间形成的流道与进水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在不进行重金属分流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多种重金属、有机物、磷等污染物的同时去除,大大提高处理效果、减少二次污染、投资成本低、运行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少、易于维护以及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