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0.07.02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4; C02F3/32; H02N6/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池、沉淀池、潜污泵、潜流型人工湿地和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所述格栅池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通过管道与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相连通;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所述潜污泵,所述沉淀池中的污水用所述潜污泵被打入与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相连通的管道,流入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所述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与所述潜污泵电连接,为所述潜污泵供电。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利用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解决了偏远山区和农村的污水处理站用电难的问题,不仅节约资源,而且实现对农村污水的净化处理。
翻译权利要求书
1.太阳能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池、沉淀池、潜污泵、潜流型人工湿地和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所述格栅池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通过管道与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相连通;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所述潜污泵,所述沉淀池中的污水用所述潜污泵被打入与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相连通的管道,流入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所述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与所述潜污泵电连接,为所述潜污泵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污泵使用浮球对进行沉淀池的液位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顺序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一级潜流型人工湿地和二级潜流型人工湿地,沉淀池通过管道与一级潜流型人工湿地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潜流型人工湿地与二级潜流型人工湿地有高度差,污水通过一级潜流型人工湿地处理后通过高差自流进入二级潜流型人工湿地。
说明书
太阳能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边坡、道路两侧及河岸或湖边等水土保持地,经常出现因没有排水设施的情形下雨水漫流、泥沙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水体浑浊的问题,目前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手段是在这些需要水土保持地建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雨水和污水的收集、处理和利用,但是在偏远山区和农村还存在解决污水处理用电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偏远山区和农村的、有效解决供电问题的太阳能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太阳能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池、沉淀池、潜污泵、潜流型人工湿地和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格栅池通过管道与沉淀池相连通;沉淀池通过管道与潜流型人工湿地相连通;沉淀池底部设置潜污泵,沉淀池中的污水用潜污泵被打入与潜流型人工湿地相连通的管道,流入潜流型人工湿地;所述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与所述潜污泵电连接,为所述潜污泵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潜污泵使用浮球对进行沉淀池的液位进行控制。
再进一步地,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顺序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一级潜流型人工湿地和二级潜流型人工湿地,沉淀池通过管道与一级潜流型人工湿地相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潜流型人工湿地与二级潜流型人工湿地有高度差,污水通过一级潜流型人工湿地处理后通过高差自流进入二级潜流型人工湿地。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利用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解决了偏远山区和农村的污水处理站用电难的问题,不仅节约资源,而且实现对农村污水的净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