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电镀废水再生回用技术

发布时间:2018-11-1 18:07:01

  申请日2010.08.11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44; C02F1/70; C02F1/7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电镀废水再生回用装置,属于电镀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氧化水箱(1)、还原水箱(2)、还原水泵(3)、斜板沉淀器(4)、三通(5)、排放管(6)、中间废水箱(7)、中间水泵(8)、多介质过滤器(9)、精密过滤器(10)、高压水泵(11),1段纳滤膜组件(12)、增压泵(13)、反渗透膜组件(14)、2段纳滤膜组件(15)、以及回用水箱(16),并且各个部分之间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用于处理含氰含铬以及其它重金属等混合电镀废水,不仅可实现较高的回用率,降低成本,而且能减少能耗。

  权利要求书

  1.混合电镀废水再生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要包括氧化水箱(1)、还原水箱(2)、还原水泵(3)、斜板沉淀器(4)、三通(5)、排放管(6)、中间废水箱(7)、中间水泵(8)、多介质过滤器(9)、精密过滤器(10)、高压水泵(11),1段纳滤膜组件(12)、增压泵(13)、反渗透膜组件(14)、2段纳滤膜组件(15)、以及回用水箱(16),所述氧化水箱(1)的出水管与还原水箱(2)的进水管相连接,所述还原水箱(2)的出水管与还原水泵(3)的进水管相连,所述还原水泵(3)的出水管与斜板沉淀器(4)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斜板沉淀器(4)的出水口与三通(5)相连,所述三通(5)的另外两路分别与排放管(6)和中间废水箱(7)相连,所述中间废水箱(7)的出水管与中间水泵(8)的进水管相连,所述中间水泵(8)的出水管与多介质过滤器(9)的进水管相连,所述多介质过滤器(9)的出水管与精密过滤器(10)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精密过滤器(10)的出水口与高压水泵(11)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高压水泵(11)的出水口与1段纳滤膜组件(12)的进水管相连接,所述1段纳滤膜组件(12)的总浓水管与增压泵(13)的进水管相连,所述增压泵(13)的出水管与反渗透膜组件(14)的进水管相连接,所述1段纳滤膜组件(12)的过滤水管与反渗透膜组件(14)的过滤水管相连通,并且与所述回用水箱(16)的进水管相连,所述反渗透膜组件(14)的总浓水管与2段纳滤膜组件(15)的进水管连接,所述2段纳滤膜组件(15)的总浓水管与氧化水箱(1)相连接,所述2段纳滤膜组件(15)的过滤水管与中间废水箱(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电镀废水再生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过滤器(10)的滤芯的孔直径≤5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电镀废水再生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段纳滤膜组件(12)中的纳滤膜为荷负电卷式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00~150其分离性能的要求为:在NaCl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25℃,运行压力0.48Mpa和回收率为15%的条件下,NaCl的透过率小于5~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电镀废水再生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渗透膜组件(14)中的反渗透膜为卷式抗污染膜, 其分离性能的要求为:在NaCl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25℃,运行压力1.0Mpa和回收率为15%的条件下,NaCl的透过率<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混合电镀废水再生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段纳滤膜组件(15)中的纳滤膜为荷负电卷式纳滤膜, 截留分子量为300~600,其分离性能的要求为:在MgSO4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25℃,运行压力0.48Mpa和回收率为15%的条件下, MgSO4的透过率<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电镀废水再生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6)上装有流量计和阀门,且所述1段纳滤膜组件(12)、反渗透膜组件(14)和2段纳滤膜组件(15)的进水水管和过滤水管上都装有流量计、电导率仪和阀门。

  说明书

  混合电镀废水再生回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电镀废水再生回用装置,属于电镀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氰化电镀和镀铬是应用非常普遍的电镀种类。其中氰化电镀具有工艺成熟、易于管理,镀层结品细致、色泽美观,覆盖能力和分散能力好等诸多优点,是应用最广泛的电镀工艺. 但氰化电镀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氰废水,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和环境危害极大;镀铬产生的含六价铬废水也对环境构成较大的威胁。若能对这类废水进行再生回用,对于环境保护和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专利CN100413791C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集成膜分离循环利用工艺,CN101481157A公开了一种集成膜深度处理电镀废水工艺,CN1590322A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处理零排放的膜分离方法,这些方法是针对单一电镀品种的漂洗水处理,不适于含氰含铬混合电镀废水的处理。

  中国专利CN101234828A公布了一种综合电镀废水处理方法,特别是将综合排放的电镀废水处理后循环回用及回收贵重金属资源的工艺。该废水处理工艺的一个关键是含铬废水和含氰废水需先分别处理,然后再混合处理,适用范围有限,不适合很多中小电镀企业的含铬废水和含氰废水没有单独收集系统的场合。

  中国专利CN101318732B公开一种回收电镀废水生产纯水的工艺,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依次经过预处理、纳滤以及反渗透分离后得生产用纯水,该工艺虽然产水水质较好,但投资较大,能耗高,未公布浓水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混合电镀废水再生回用装置,该装置可以处理含氰含铬以及其它重金属等混合电镀废水,而且可实现较高的回用率并减少能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混合电镀废水再生回用装置,主要包括氧化水箱、还原水箱、还原水泵、斜板沉淀器、三通、排放管、中间废水箱、中间水泵、多介质过滤器、精密过滤器、高压水泵,1段纳滤膜组件、增压泵、反渗透膜组件、2段纳滤膜组件以及回用水箱,其中,氧化水箱的出水管与还原水箱的进水管相连接,还原水箱的出水管与还原水泵的进水管相连,还原水泵的出水管与斜板沉淀器的进水口相连,斜板沉淀器的出水口与三通相连,三通的另外两路分别与排放管和中间废水箱相连,中间废水箱的出水管与中间水泵的进水管相连,中间水泵的出水管与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管相连,多介质过滤器的出水管与精密过滤器的进水口相连接,精密过滤器的出水口与高压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接,高压水泵的出水口与1段纳滤膜组件的进水管相连接,1段纳滤膜组件的总浓水管与增压泵的进水管相连,增压泵的出水管与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管相连接,1段纳滤膜组件的过滤水管与反渗透膜组件的过滤水管相连通,并且与回用水箱的进水管相连,反渗透膜组件的总浓水管与2段纳滤膜组件的进水管连接,2段纳滤膜组件的总浓水管与氧化水箱相连接,2段纳滤膜组件的过滤水管与中间废水箱相连。

  其中,1段纳滤膜组件中的纳滤膜为荷负电卷式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00~150,其分离性能的要求为:在NaCl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25℃,运行压力0.48兆帕(Mpa)和回收率为15%的条件下,NaCl的透过率小于5~15%;反渗透膜组件中的反渗透膜为卷式抗污染膜, 其分离性能的要求为:在NaCl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25℃,运行压力1.0Mpa和回收率为15%的条件下,NaCl的透过率<1%;2段纳滤膜组件所用的纳滤膜为荷负电卷式纳滤膜, 截留分子量为300~600,其分离性能的要求为:在MgSO4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25℃,运行压力0.48Mpa和回收率为15%的条件下, MgSO4的透过率<3%;精密过滤器的滤芯的孔直径≤5微米。

  而在与三通相连的排放管上,装有流量计和控制流量的阀门;1段纳滤膜组件、反渗透膜组件和2段纳滤膜组件的进水水管和过滤水管上也都装有流量计、电导率仪和控制流量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再生回用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用于处理含氰含铬以及其它重金属等混合电镀废水,能实现较高的回用率;(2)2段纳滤浓水最终返回氧化水箱循环处理,并从斜板沉淀器处排放部分达标的废水,既简化了浓水处理工艺,又解决了盐分在系统中的累积问题,保证了纳滤反渗透运行的稳定性,也降低了处理成本;(3)通过纳滤和反渗透的合理设计,使得1段纳滤的透过液和反渗透的透过液均能直接回用,反渗透所需的操作压力充分利用了1段纳滤浓水的余压,使得增压泵功率较小,而且2段纳滤完全利用反渗透浓水的余压,不需增设水泵,具有较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