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03.30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IPC分类号C02F1/72; C02F1/32; C02F1/78
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竖直处理槽内设置了多个处理区域,并且联合使用了臭氧和双氧水,其优点是:一是使得臭氧等氧化剂的溶解率明显增大,这样既解决了处理槽占地面积太大的问题、降低了臭氧的消耗,又避免了细孔径散气管带来的其他问题;二是提高了难分解物质的分解率,变相缩短了处理时间,尽可能有效除去了难分解物质;由于最下部区域之上其余处理区域的难分解物质浓度降低,其分解速率也随之降低,而为了避免因此造成的分解时间延长,在上部处理区域联合使用了臭氧和双氧水,强化了氧化分解效果。
权利要求书 [支持框选翻译]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竖直的处理槽,处理槽中有复数个水平放 置的多孔板,多孔板将处理槽分割成多个区域,所述多个区域相邻的两个区域通过多孔板上 开设的复数个均布的通孔连通;所述多个区域的最下部的区域设置了散气管,散气管的管嘴 的孔径为3-5cm,散气管与处理槽外部的臭氧发生器通过臭氧导入管路相连通;所述最下部的 区域还开设了污水导入口与处理槽外部的污水管路相连通;所述多个区域的最上部的区域开 设了气体排放口与处理槽外部的气体排放管路相连通;与所述最上部的区域相邻的区域开设 了处理后水导出口与处理槽外部的处理后水导出管路相连通;在所述最下部的区域和所述最 上部的区域之间的每个区域都设置一个紫外线灯管和一个双氧水导入口,其中双氧水导入口 与处理槽外部的双氧水发生器通过双氧水导入管路相连通。
说明书 [支持框选翻译]
一种同时使用臭氧和双氧水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物回收利用装置,尤其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观念的日益加强,城市水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广泛 的重视,因此有效对污水进行处理回收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例如垃圾填埋场的 渗出水或者垃圾焚烧烟灰的清洗水中含有大量的以2、3、7、8-TCDD为代表的二恶英、多氯 联苯、双酚A等对环境污染严重且对人体非常有害的物质,由于这些物质的难分解性,人们 尝试了各种办法来对其进行净化处理。
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先用臭氧及双氧水等对污水进行第一处理过程,使得容易被氧化的有 机物发生分解,并改善了污水对于紫外线的透过率。随后的第二处理过程采用紫外线,或者 紫外线与臭氧、双氧水组合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除氯并进一步促进残余有机物的分解。 然而,由于鼓入臭氧等在处理槽内产生乱流,使得难分解物质的浓度很难均匀,为了使难分 解物质尽量均匀、浓度降低,通常需要增大处理槽的体积,延长处理时间,这样既占用了空 间又降低了处理效率。而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就必须提高臭氧的溶解效率,因此采用管嘴径很 小散气管将微细的气泡吹入待处理污水中,但这样又容易堵塞散气管的管嘴。
因此,能够开发一种效率更高的、处理效果更好的臭氧-紫外线联合污水处理装置,对 于污水处理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效率更高的、处理效果更好的臭氧-紫外线联合污水 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竖直的 处理槽,处理槽中有复数个水平放置的多孔板,多孔板将处理槽分割成多个区域,所述多个 区域相邻的两个区域通过多孔板上开设的复数个均布的通孔连通;所述多个区域的最下部的 区域设置了散气管,散气管的管嘴的孔径为3-5cm,散气管与处理槽外部的臭氧发生器通过臭 氧导入管路相连通;所述最下部的区域还开设了污水导入口与处理槽外部的污水管路相连通; 所述多个区域的最上部的区域开设了气体排放口与处理槽外部的气体排放管路相连通;与所 述最上部的区域相邻的区域开设了处理后水导出口与处理槽外部的处理后水导出管路相连 通;在所述最下部的区域和所述最上部的区域之间的每个区域都设置一个紫外线灯管和一个 双氧水导入口,其中双氧水导入口与处理槽外部的双氧水发生器通过双氧水导入管路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竖直处理槽内设置了多个处理区域,一是使得臭氧等氧化 剂的溶解率明显增大,这样既解决了处理槽占地面积太大的问题、降低了臭氧的消耗,又避 免了细孔径散气管带来的其他问题;二是提高了难分解物质的分解率,变相缩短了处理时间, 尽可能有效除去了难分解物质;由于最下部区域之上其余处理区域的难分解物质浓度降低, 其分解速率也随之降低,而为了避免因此造成的分解时间延长,在上部处理区域联合使用了 臭氧和双氧水,强化了氧化分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