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水处理用电极技术方法

发布时间:2018-9-5 9:10:39

  申请日2011.10.21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IPC分类号C02F1/467; C02F1/46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水处理装置;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的第四电极为筒形,表面为网状;所述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均设置在第四电极内并呈Y形分布,其中所述的第四电极两端分别设有端盖,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均固定在两边的端盖之间,两边的端盖通过拉杆定位固定;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控制箱的交流电源输出端,第四电极通过导线连接控制箱电源的负极;所述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均为网板状;本发明用于水质净化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包括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第三电极(3)和 第四电极(4),所述的第四电极(4)为筒形,表面为网状;所述的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 (2)和第三电极(3)均设置在第四电极(4)内并呈Y形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 电极(4)两端分别设有端盖(5),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第三电极(3)和第四电 极(4)均固定在两边的端盖(5)之间,两边的端盖(5)通过拉杆(6)定位固定;第一电 极(1)、第二电极(2)、第三电极(3)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控制箱的交流电源输出端,第四电 极(4)通过导线连接控制箱电源的负极;所述的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第三电极(3) 均为网板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处理用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1)、 第二电极(2)、第三电极(3)为金属钛或钛合金,且外表面镀有铂层或钌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1)、 第二电极(2)、第三电极(3)的截面形状为大开口的V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边端盖(5) 之间分布有3~6条拉杆(6),拉杆(6)的两端分别穿过两边的端盖(5)与固定螺母(6a)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中一个端 盖(5)内侧设有内端盖(7),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第三电极(3)的其中一端端 部与该内端盖(7)固定连接,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第三电极(3)的另一端端部 与另一端的端盖(5)固定连接;在内端盖(7)外侧的端盖(5)中部设有定位轴(5a),该 定位轴(5a)向内穿过内端盖(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1)、 第二电极(2)和第三电极(3)表面的通孔为菱形,平均目数为70~80目。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1)、 第二电极(2)、第三电极(3)之间的相邻部分间隔距离为8~44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1)、 第二电极(2)、第三电极(3)之间的相邻部分间隔距离为8~44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或8所述的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 一电极(1)、第二电极(2)、第三电极(3)含有重量百分比1%~5%的铜或/和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电极(4) 为圆筒形,第四电极(4)表面的通孔为菱形,平均目数为400~550目。

  说明书

  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质净化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水装置特别是一些带有热交换的用水装置和设备,如热水锅炉、中央空调、水 冷空调、换热器、冷却塔等几乎毫无例外地都要定期停工检修,对管内的污垢进行处理等, 以期恢复设备原有的效能,但往往不能完全恢复其效能并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会造成设 备或其零部件的腐蚀等。

  现有除垢技术如电子除垢仪、电解絮凝法、超声波等除垢装置对水的处理有一定的效果, 但都存在着其处理效率随时间推移而迅速降低的问题,并且还要有专人根据水质的变化情况 来做相应的调节,操作略为繁琐,效率也大打折扣;电解絮凝法更是以牺牲阳极来处理污水, 往往在短时间使用后即必须更换阳极,使用寿命低,成本高,维护不方便。

  中国专利ZL94113473.3(公开号CN1108621A,公开日1995年9月20日)公开了一种“用 于提高水质的方法和装置”,该技术是通过在待处理的水中设置一个接地电极和一对外加电 极,并向一对外加电极施加高频电流,可以降低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值,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极均为板状,存在体积大、净化效率低的不足。

  中国专利ZL200820300629.8(授权公告号CN201212023Y,授权公告日2009年3月25 日)公开了一种“高频电极水处理装置”,该装置通过在网状筒形的负电极内设置呈大V型 设置的三个阳电极,可以增大处理的有效面积,提高处理效率;但该方案的成本较高,而且 负电极的更换也不方便。

  鉴于上述的情况,本申请的发明人在研究上述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加完善的技 术方案,以达提高水处理技术的进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制造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的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 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的第四电极为筒形,表面为网状;所述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 第三电极均设置在第四电极内并呈Y形分布,其中所述的第四电极两端分别设有端盖,第一 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均固定在两边的端盖之间,两边的端盖通过拉杆定位 固定;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通过导线分别连接变频控制箱的交流电源输出端,第 四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变频控制箱电源的负极;所述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均为网 板状。

  进一步的,上述的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中,所述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为 金属钛或钛合金,且外表面镀有铂层或钌层;所述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的截面 形状为大开口的V型。

  上述的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中,所述的两边端盖之间分布有3~6条拉杆,拉杆的两端 分别穿过两边的端盖与固定螺母连接。

  上述的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中,所述的其中一个端盖内侧设有内端盖,第一电极、第 二电极、第三电极的其中一端端部与该内端盖固定连接,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的 另一端端部与另一端的端盖固定连接;在内端盖外侧的端盖中部设有定位轴,该定位轴向内 穿过内端盖。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中,所述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 表面通孔为菱形,平均目数为70~80目;所述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之间的相邻 部分间隔距离为8~44mm之间;所述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含有重量百分比1%~ 5%的铜或/和银。

  上述的高频水处理用电极装置中,所述的第四电极为圆筒形,第四电极表面通孔为菱形, 平均目数为400~550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优点:

  (1)采用端盖和拉杆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圆筒状负电极的拆换非常方便;通过拉杆形 成的多边形外形,有利于电极在水中的稳定放置;并且周围都可以通过水流,能提供更大的 水质净化面积,提高处理效率。

  (2)采用网板状的阳极电极,既可节约昂贵的钛金属用量,又能增强处理的效果。

  (3)通过在阳极电极表面电镀铂层、黄金层或钌层,可以大大提高电极使用寿命10倍 以上,使用寿命可达到3~5年。

  (4)在阳极中添加铜和银,可以释放铜、银离子,达到杀菌、抑藻的技术效果。

  (5)通过对比实验,本发明的处理效果比现有技术有约10%的提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