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11.07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IPC分类号B65G65/40; B65D88/54
摘要
一种污泥料仓的仓底卸料结构,圆筒形仓底中心开设通孔,通孔两侧沿径向对称开设长条形的卸料口,仓底上方布置六边形翼板,翼板中心开设主轴孔,翼板外缘的旋转面与两卸料口内侧相切,翼板两侧、对称布置一对呈倒“Y”形的刮架,刮架的第一、第二斜刮条端部插装入翼板内,翼板顶部中心布置导泥板,仓底通孔内装配一根主轴,主轴上端固定在翼板主轴孔内,下端上固定传动链轮,传动链条一端套装在传动链轮上,一端伸出仓库外侧、套装主动链轮,主动链轮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旋架结构单一的旋转运动,不存在运动死点和额外的限位机构,可以简化控制系统,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增强了可靠性;翼板对仓底的平面度要求不高;降低了成本,利于生产推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料仓的仓底卸料结构,所述污泥料仓呈开口向上的圆筒形,仓底(1)中心开设通孔,通孔两侧沿径向对称开设长条形的卸料口(101),其特征在于:
靠近仓底(1)上方、平行于仓底(1)布置翼板(2),翼板(2)和仓底(1)之间留有间隙,翼板(2)呈沿对角线左右对称的六边形,翼板(2)中心开设主轴孔,主轴孔轴心与仓底(1)轴心重合,翼板(2)外缘的旋转面与两卸料口(101)内侧相切,以翼板(2)的六边形外缘任一斜边命名为第一斜边,则其它斜边顺次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斜边,
翼板(2)两侧、对称布置一对呈倒“Y”形的刮架(4),刮架(4)的第一、第二斜刮条(401,402)关于直刮条(403)对称,第一、第二斜刮条(401,402)的长度大于直刮条(403)长度,第一、第二斜刮条(401,402)的夹角与翼板(2)第一、第三斜边延长线的夹角相适应,
靠近翼板(2)的第一、第三、第四、第六斜边,沿斜边倾斜方向在翼板(2)内开设长形安装孔(201),刮架(4)的第一、第二斜刮条(401,402)端部插装入安装孔(201)内,两个刮架(4)的第一、第二斜刮条(401,402)与翼板(2)的第二、第五斜边分别围成三角形的进料口,
直刮条(403)端部沿仓底(1)径向外伸、靠近仓底(1)侧壁,
翼板(2)顶部中心布置导泥板(3),导泥板(3)呈倒扣的中空碟形,碟形边缘固定在翼板(2)上,导泥板(3)顶部中心立式固定一个半环形的导泥环(5),
仓底(1)的通孔下方同轴固定轴承(6),轴承(6)内装配一根主轴(7),主轴(7)上端伸出通孔、固定在翼板(2)主轴孔内,主轴(7)上端位于导泥板(3)下方,下端固定传动链轮(8),传动链轮(8)外缘位于两卸料口(101)之间,
垂直于仓底(1)卸料口(101)长度方向,沿仓底(1)径向布置水平的传动链条(9),传动链条(9)一端套装在传动链轮(8)上,一端伸出仓库外侧、套装主动链轮(10),主动链轮(10)固定在电机(11)输出轴上,主动链轮(10)外径小于传动链轮(8)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料仓的仓底卸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架(4)的直刮条(403)端部为圆锥形尖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料仓的仓底卸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架(4)的第一、第二斜刮条(401,402)夹角为27°~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料仓的仓底卸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2)为多层叠加的弹簧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料仓的仓底卸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10)与传动链轮(8)的外径之比为1∶3.5~1∶2.5。
说明书
一种污泥料仓的仓底卸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底污泥料仓,尤其涉及一种仓底卸料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型平底污泥料仓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与日俱增。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污泥被干泥泵输送到平底的中空筒形仓体中储存,当需要卸料时,仓底的滑架在液压推杆的驱动下不断往复运动,将污泥刮入仓库卸料口下方的螺旋输送机内,然后通过输送机排出仓体,实现卸料。其优点是工作环境整洁,有害气体便于处理,自动化程度高,对土壤和空气污染小。但是滑架卸料结构也具有一些明显的缺陷:
一、除了监控液压推杆的推力外,由于滑架是沿推杆进行准直线的往复运动,为避免行程过大损坏仓体,需对其行程进行监控,同时,为了保证运动的直线度,防止滑架因受力不均左右摆头,还要安装运动导轨,从而增加了磨损点、系统负载和导轨卡死的不安全因素;
二、滑架结构工作时紧贴仓底,为了保证滑架的刚度和运行的平顺,其仓底平面度要求较高;
三、传统滑架泥仓采用的是液压推杆驱动,系统复杂、可靠性低、维修价格昂贵;我国液压系统技术上属于传统弱项,由于进口液压设备价格昂贵,而导致大型平底泥仓大规模推广遇到价格障碍。
针对上述情况,业内急需一种机械卸料机构,以取代液压推进的滑架卸料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利于生产制造的污泥料仓仓底卸料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污泥料仓的仓底卸料结构,所述污泥料仓呈开口向上的圆筒形,仓底中心开设通孔,通孔两侧沿径向对称开设长条形的卸料口,其特征在于:
靠近仓底上方、平行于仓底布置翼板,翼板和仓底之间留有间隙,翼板呈沿对角线左右对称的六边形,翼板中心开设主轴孔,主轴孔轴心与仓底轴心重合,翼板外缘的旋转面与两卸料口内侧相切,以翼板的六边形外缘任一斜边命名为第一斜边,则其它斜边顺次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斜边,
翼板两侧、对称布置一对呈倒“Y”形的刮架,刮架的第一、第二斜刮条关于直刮条对称,第一、第二斜刮条的长度大于直刮条长度,第一、第二斜刮条的夹角等于翼板第一、第三斜边延长线的夹角,
靠近翼板的第一、第三、第四、第六斜边,沿斜边倾斜方向在翼板内开设长形安装孔,刮架的第一、第二斜刮条端部插装入安装孔内,两个刮架的第一、第二斜刮条与翼板的第二、第五斜边分别围成三角形的进料口,
直刮条端部沿仓底径向外伸、靠近仓底侧壁,
翼板顶部中心布置导泥板,导泥板呈倒扣的中空碟形,碟形边缘固定在翼板上,导泥板顶部中心立式固定一个半环形的导泥环,
仓底的通孔下方同轴固定轴承,轴承内装配一根主轴,主轴上端伸出通孔、固定在翼板主轴孔内,主轴上端位于导泥板下方,下端固定传动链轮,传动链轮外缘位于两卸料口之间,
垂直于仓底卸料口长度方向,沿仓底径向布置水平的传动链条,传动链条一端套装在传动链轮上,一端伸出仓库外侧、套装主动链轮,主动链轮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主动链轮外径大于传动链轮外径。
当需要卸料时,仓底的翼板-刮架组成的旋架结构在电机的减速驱动下旋转,将污泥刮入仓库卸料口排出,通过卸料口下方的螺旋输送机排出仓体,实现卸料。
旋架结构运动形式为单一的旋转运动,不存在运动死点和额外的限位机构,可以简化控制系统,提高运行的安全性。旋架轴向为自由状态,且具有较大的刚性,不需和仓底贴合。相比之下,旋架结构不但增强了可靠性,而且可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液压驱动系统虽然结构复杂,但是推力巨大,可以克服多重阻力,因此不必过于考虑滑架体的设计。如果本实用新型中只是直接将推杆换成减速电机, 使滑架体旋转起来,那么由于现有结构过于沉重,摩擦力巨大,几乎无法实现。因此对旋架结构进行了全面的优化设计:翼板悬空在仓底上还能够有效减少摩擦阻力;在翼板上增加导泥板同时采用渐变截面设计减小行进阻力;采用弹簧钢板叠加的方式制造翼板提高刚度,减轻自重。通过以上措施,驱动新设计的旋架只需要20000N·M,比原来降低了50%。使应用减速电机系统替代液压系统成为可能。
进一步的,刮架直刮条的端部优选为圆锥形尖端,以减少旋架结构工作时的阻力。
再进一步,翼板优选为多层叠加的弹簧钢板,提高刚度,减轻自重。
再进一步,刮架的第一、第二斜刮条夹角一般为27~35°,优选为30°,以减少旋架结构工作时的阻力,提高卸料效率。
再进一步,所述主动链轮与传动链轮的外径之比为1∶3.5~1∶2.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旋架结构单一的旋转运动,不存在运动死点和额外的限位机构,可以简化控制系统,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增强了可靠性;
2、翼板不需和仓底贴合,对仓底的平面度要求不高;
3、旋架结构与滑架机构相比,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利于生产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