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10.31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IPC分类号B01D21/02
摘要
一种二沉污泥快速沉降脱水装置,其包括圆柱形污泥沉降罐本体,所述圆柱形污泥沉降罐内腔设有将罐体分为污泥沉降区和清水排放区的纵向隔板,在污泥沉降区设有至少一块横向阻尼均化板,阻尼均化板位置离罐顶0.5-1.5m,横向阻尼均化板的圆弧形边缘与污泥沉降罐本体内壁吻合,横向阻尼均化板上分布有小孔,纵向隔板下端伸向横向阻尼均化板所在位置以下,所述污泥沉降罐的污泥沉降区顶部设有污泥入口,污泥沉降罐的底部设有污泥出口,污泥沉降罐的侧壁高于阻尼均化板的位置设有清水出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污泥自然沉降,不需要再添加其它絮凝剂,处理成本低;(2)可连续作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二沉污泥快速沉降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污泥沉降罐本体,所述圆柱形污泥沉降罐内腔设有将罐体分为污泥沉降区和清水排放区的纵向隔板,在污泥沉降区设有至少一块横向阻尼均化板,阻尼均化板位置离罐顶0.5-1.5m,横向阻尼均化板的圆弧形边缘与污泥沉降罐本体内壁吻合,横向阻尼均化板上分布有小孔,纵向隔板下端伸向横向阻尼均化板所在位置以下,所述污泥沉降罐的污泥沉降区顶部设有污泥入口,污泥沉降罐的底部设有污泥出口,污泥沉降罐的侧壁高于阻尼均化板的位置设有清水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污泥快速沉降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阻尼均化板设有上下两块,上横向阻尼均化板位置离罐顶0.5-1.5m,下横向阻尼均化板位于上阻尼均化板下方0.2-0.8m处,下横向阻尼均化板的圆弧形边缘和上横向阻尼均化板的圆弧形边缘均与污泥沉降罐本体内壁吻合;纵向隔板下端伸向下横向阻尼均化板所在位置以下;清水出口位置高度高于上横向阻尼均化板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沉污泥快速沉降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阻尼均化板上的小孔直径为5-10m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沉污泥快速沉降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沉降区的横断面面积与清水排放区的横断面面积之比为1:0.5-2。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沉污泥快速沉降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泥沉降罐的高度与其直径之比为1:0.6-0.7。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沉污泥快速沉降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泥沉降罐的高度和直径的比例为1:0.6-0.7。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沉污泥快速沉降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泥沉降罐底部为倒圆锥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沉污泥快速沉降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泥沉降罐底部为倒圆锥形。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沉污泥快速沉降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泥沉降罐底部为倒圆锥形。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沉污泥快速沉降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泥沉降罐底部为倒圆锥形。
说明书
一种二沉污泥快速沉降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二沉污泥快速沉降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城镇自来水厂、给水厂、城镇(工业)污水处理厂及其管网系统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在给水和废水(包括污水)处理中,采用各种分离方法去掉溶解的、悬浮的或胶体的固体物质,从而产生的沉渣称为污泥。污泥中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污泥颗粒较细,形成发泡状,从而密度较小,含水率高且不易去除水。
减少污泥危害的首要问题是减量,而减量的方法首先是降低污泥含水率。
近十几年来,我国用于污泥处理设施的投资逐年增加,但污泥减量与无害化处理率仍然很低,污泥减量与无害化处理设施的缺乏已成为污染环境、制约发展的社会问题。根据调查研究,到2015年,全国污泥(含水率80%)产量将达到3560万t。因此,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难题,需进一步完善并开发更高效的成套设备,尤其应加快工程化进程。
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二沉污泥含水率约为98.5%-99.8%,污泥量大,须大幅脱水才能进行后续处理,处理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成本低,可连续作业的二沉污泥快速沉降脱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二沉污泥快速沉降脱水装置,包括圆柱形污泥沉降罐本体,所述圆柱形污泥沉降罐内腔设有将罐体分为污泥沉降区和清水排放区的纵向隔板,在污泥沉降区设有至少一块横向阻尼均化板,阻尼均化板位置离罐顶0.5-1.5m,横向阻尼均化板的圆弧形边缘与污泥沉降罐本体内壁吻合,横向阻尼均化板上分布有小孔,纵向隔板下端伸向横向阻尼均化板所在位置以下,所述污泥沉降罐的污泥沉降区顶部设有污泥入口,污泥沉降罐的底部设有污泥出口,污泥沉降罐的侧壁高于阻尼均化板的位置设有清水出口。
进一步,所述横向阻尼均化板设有上下两块,上横向阻尼均化板位置离罐顶0.5-1.5m,下横向阻尼均化板位于上阻尼均化板下方0.2-0.8m处,下横向阻尼均化板的圆弧形边缘和上横向阻尼均化板的圆弧形边缘均与污泥沉降罐本体内壁吻合;纵向隔板下端伸向下横向阻尼均化板所在位置以下;清水出口位置高度高于上横向阻尼均化板位置。
进一步,所述横向阻尼均化板上的小孔直径为5-10mm。
进一步,所述污泥沉降区的横断面面积与清水排放区的横断面面积之比为1:0.5-2。
进一步,所述污泥沉降罐的高度与其直径之比为1:0.6-0.7。
进一步,污泥沉降罐底部为倒圆锥形。
使用本实用新型对污水厂二沉污泥进行处理,可使污水厂含水率为98.5%-99.8%的一沉污泥,在沉降罐内自然沉降,达到清浊分离的效果,使沉降罐底部流出的污泥含水率降至90%-93%,同时,清水经沉降罐侧壁的清水出口溢流而出,达到快速沉降脱水的目的;流程时间为5-10分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污泥自然沉降,不需要再添加其它絮凝剂,处理成本低;(2)可连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