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12.30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IPC分类号F22D1/18; F22B37/5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污水节能扩容器,包括壳体以及装设于壳体内的蒸汽收集器、拉伐尔管、换热器,蒸汽收集器位于拉伐尔管的上方,换热器位于蒸汽收集器、拉伐尔管周围的汽相和液相区域中,壳体的内腔与锅炉污水进水管连通,壳体的顶部设有排空管,壳体的底部设有底部排污口。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操作方便、能够起到节能和节水效果、易推广使用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排污水节能扩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装设于壳体(1)内的蒸汽收集器(2)、拉伐尔管(4)、换热器(3),所述壳体(1)的内腔与锅炉污水进水管(11)连通,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排空管(9),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底部排污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水节能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收集器(2)位于拉伐尔管(4)的上方,所述换热器(3)位于蒸汽收集器(2)、拉伐尔管(4)周围的汽相和液相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水节能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为盘管式换热器,所述盘管式换热器的进口端与锅炉给水进口管(12)相连通,所述盘管式换热器的出口端与锅炉给水出口管(6)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污水节能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浮设于壳体(1)内的液面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排污水节能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一冷水补水管(7)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排污水节能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一锅炉污水出口管(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污水节能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污水出口管(13)上设有水封管段(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排污水节能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来检修的检查孔(10)。
说明书
排污水节能扩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余热利用设备领域,特指一种适用于余热锅炉的排污水节能扩容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锅炉设备中,常使用到排污水扩容器。常见的排污水扩容器包括定期排污扩容器和连续排污扩容器。如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排污水扩容器,其包括壳体1以及位于壳体1内的第一水汽隔离件14、第二水汽隔离件15,壳体1上开设与锅炉污水进水管连通的锅炉污水进水管11和检查口16,壳体1的顶部设有排气口17,壳体1的底部设有底部排污口8。
常见的排污水扩容器包括定期排污扩容器和连续排污扩容器。定期排污扩容器主要是将锅炉的定期排污水降压扩容,定期排污水在较低压力下发生二次沸腾,得到一部分二次蒸汽,同时使排污水降温;二次蒸汽与排污水在定期排污扩容器内进行分离,分离出的蒸汽从上部的出口排出,排污水从下部的污水口排入地沟。即,锅炉排污水通过锅炉污水进水管11均匀地排入定期排污扩容器壳体1内,排污水在壳体中部的圆筒隔板18中作切向运动,并且立即汽化成二次蒸汽,它经过上部百页窗式的汽水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后,再经定排顶部排气口17的出口引出,而留下的排污水则通过底部排污口8排放。
连续排污扩容器则是将锅炉排污水连续均匀地排入排污扩容器,排污水在壳体中部的圆筒隔板中作切向运动,并且立即汽化成二次蒸汽,它经过上部百页窗式的汽水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后,再经连排顶部的出口引进除氧器,而留下的排污水则通过水位调节阀排放。
上述排污扩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仅有28%左右的连续排污水被闪变为蒸汽加以利用,其余未闪蒸的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水(温度120℃)未被利用,直接排至排污水冷却井,并需要加冷却水(自来水)降温至40℃,方可排入下水道。这种方式不仅不能充分利用排污水的废热资源,造成了排污水的能源浪费,而且需要增加自来水的消耗和增设排污水冷却井,提高了工程成本,还增加了污水排放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操作方便、能够起到节能和节水效果、易推广使用的排污水节能扩容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污水节能扩容器,包括壳体以及装设于壳体内的蒸汽收集器、拉伐尔管、换热器,壳体的内腔与锅炉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排空管,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底部排污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蒸汽收集器位于拉伐尔管的上方,所述换热器位于蒸汽收集器、拉伐尔管周围的汽相和液相区域中。
所述换热器为盘管式换热器,所述盘管式换热器的进口端与锅炉给水进口管相连通,所述盘管式换热器的出口端与锅炉给水出口管相连通。
所述换热器浮设于壳体内的液面中。
所述壳体与一冷水补水管连通。
所述壳体上设有一锅炉污水出口管。
所述锅炉污水出口管上设有水封管段。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来便于检修的检查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排污水节能扩容器,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操作方便,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换热器,可以直接将排污水的温度合理利用起来,用于加热锅炉给水,从而提高锅炉的给水温度,同时还进一步降低排污水温度,不需再另设排污冷却井,节省了工程造价,容易被推广使用。
2、本发明中,将换热盘管悬浮设于汽相和液相两个部位,可强化换热,在加热的过程中,盘管的上、下浮动能够使盘管周围产生水流,利用水流破坏了壳体内的层流传热,进而大大提高了传热能力。同时,由于振动和换热管胀缩自如,不易结水垢。若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少量水垢,通过管子的膨胀,将能自动脱垢,因此长期使用后,换热能力仍旧不会下降,效果良好。
3、本发明中,将壳体与一冷水补水管连通,用来解决在某个瞬间排污量突然扩大超出设计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