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垂直导排防渗系统

发布时间:2018-8-26 18:22:23

  申请日2011.11.25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IPC分类号E02D3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垂直导排防渗系统,包括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和排液管道,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立设于垃圾填埋场的周边,且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的底部延伸至垃圾填埋场的不透水层处,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背向垃圾填埋场的一侧面处立设有与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相贴的排液管道,且排液管道的底部延伸至垃圾填埋场的不透水层处,排液管道与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相接触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沿排液管道的纵向方向排列的渗滤液流入孔。本实用新型的防渗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若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出现裂隙使垃圾填埋场内的渗滤液发生渗漏时,渗滤液可通过渗滤液流入孔流入排液管道内,从而可防止渗滤液发生渗滤的风险,整体防渗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垂直导排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 括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和排液管道,上述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立设于 垃圾填埋场的周边,且上述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的底部延伸至垃圾填 埋场的不透水层处,上述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背向垃圾填埋场的一侧 面处立设有与上述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相贴的上述排液管道,且上述 排液管道的底部延伸至垃圾填埋场的不透水层处,上述排液管道与上 述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相接触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沿上述排液管道 的轴向方向排列的渗滤液流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垂直导排防渗 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液管道为PVC管道,上述排液管道设置 有若干根,各上述排液管道并排设置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垂直导排防渗 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可将上述排液管道内的渗滤液抽出的抽 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垂直导排防渗 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水泥搅拌桩墙体,上述第二水泥搅 拌桩墙体的底部延伸至垃圾填埋场的不透水层处,且上述排液管道处 于上述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与上述第二水泥搅拌桩墙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垂直导排防渗 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和上述第二水泥搅拌桩 墙体均为由2-4排相互搭接在一起的水泥搅拌桩本体组成的方体结 构,且各上述水泥搅拌桩本体为由若干个并排且相互搭接为一体的水 泥搅拌桩单体组成的条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垂直导排防渗 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与上述第二水泥搅拌桩 墙体之间的间距为1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垂直导排防渗 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无纺土工布和第一碎石填充体,上 述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与上述排液管道之间填充有上述第一碎石填 充体,上述第一碎石填充体与上述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之间设置有上 述第一无纺土工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垂直导排防渗 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无纺土工布和第二碎石填充体,上 述第二水泥搅拌桩墙体与上述排液管道之间填充有上述第二碎石填 充体,上述第二碎石填充体与上述第二水泥搅拌桩墙体之间设置有上 述第二无纺土工布。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垂直导排 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碎石填充体为花岗岩碎石填充体或石灰 岩碎石填充体,上述碎石填充体的粒径为1-3cm。

  说明书

  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垂直导排防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是指用于垃圾卫生填埋场中 的防止渗滤液渗漏的垂直导排防渗系统。

  背景技术

  在垃圾卫生填埋场中,为了防止渗滤液渗漏而污染周围环境,一 般在填埋场底部、周边及顶部覆盖有防渗层。目前在填埋场周边设置 的防渗层大多数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即混凝土防渗墙立设于垃圾填埋 场周边,且混凝土防渗墙的底部延伸至垃圾填埋场底部的天然不透水 层处,但是此种混凝土防渗墙的工程费用较高,并易产生开裂,导致 存在渗滤液发生渗漏的风险,防渗效果差。为了解决混凝土防渗墙的 一些弊端,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03140546.0)公开的垃圾填埋 场垂直防渗阻隔体系中的铺膜方法,及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 97115156.3)公开的垃圾卫生填埋场粉喷幕墙防渗方法,该垃圾填埋 场垂直防渗阻隔体系中的铺膜方法是采用土工膜来制作防渗墙,虽然 土工膜制作的防渗墙具有工程费用低的优点,但土工膜容易被土体中 的碎石刺穿,仍存在有渗滤液发生渗漏的风险,防渗效果也差;该垃 圾卫生填埋场粉喷幕墙防渗方法是采用膨润土与土体搅拌形成搅拌 桩幕墙来阻止渗滤液渗漏,但搅拌桩幕墙易受施工因素的影响,使膨 润土与土体的搅拌不易均匀,从而难以保障搅拌桩幕墙没有裂缝存 在,同时搅拌桩幕墙的结构强度较低,容易变形,也仍存在渗滤液发 生渗漏的风险,防渗效果仍差。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在防渗墙的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防渗效果好的垃圾卫生填埋 场渗滤液垂直导排防渗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垂直导排防渗系统,包括第一水泥搅拌桩 墙体和排液管道,上述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立设于垃圾填埋场的周 边,且上述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的底部延伸至垃圾填埋场的不透水层 处,上述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背向垃圾填埋场的一侧面处立设有与上 述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相贴的上述排液管道,且上述排液管道的底部 延伸至垃圾填埋场的不透水层处,上述排液管道与上述第一水泥搅拌 桩墙体相接触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沿上述排液管道的轴向方向排列 的渗滤液流入孔。

  上述排液管道为PVC管道,上述排液管道设置有若干根,各上 述排液管道并排设置在一起。

  还包括有可将上述排液管道内的渗滤液抽出的抽水泵。

  还包括有第二水泥搅拌桩墙体,上述第二水泥搅拌桩墙体的底部 延伸至垃圾填埋场的不透水层处,且上述排液管道处于上述第一水泥 搅拌桩墙体与上述第二水泥搅拌桩墙体之间。

  上述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和上述第二水泥搅拌桩墙体均为由2-4 排相互搭接在一起的水泥搅拌桩本体组成的方体结构,且各上述水泥 搅拌桩本体为由若干个并排且相互搭接为一体的水泥搅拌桩单体组 成的条形结构。

  上述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与上述第二水泥搅拌桩墙体之间的间 距为1m。

  还包括有第一无纺土工布和第一碎石填充体,上述第一水泥搅拌 桩墙体与上述排液管道之间填充有上述第一碎石填充体,上述第一碎 石填充体与上述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之间设置有上述第一无纺土工 布。

  还包括有第二无纺土工布和第二碎石填充体,上述第二水泥搅拌 桩墙体与上述排液管道之间填充有上述第二碎石填充体,上述第二碎 石填充体与上述第二水泥搅拌桩墙体之间设置有上述第二无纺土工 布。

  上述碎石填充体为花岗岩碎石填充体或石灰岩碎石填充体,上述 碎石填充体的粒径为1-3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垂直 场导排防渗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若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出现裂隙而 使垃圾填埋场内的渗滤液发生渗漏时,渗漏的渗滤液可通过排液管道 的渗滤液流入孔流入排液管道内,从而可防止渗滤液发生渗滤的风 险,整体防渗效果好;由于防渗系统还包括有立设于垃圾填埋场外的 第二水泥搅拌桩墙体,且排液管道处于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与第二水 泥搅拌桩墙体之间,这样通过此第二水泥搅拌墙体,可对防渗系统起 到阻隔效果,进一步提高防渗系统的防渗效果;又由于第一水泥搅拌 桩墙体与排液管道之间填充有第一碎石填充体,利用第一碎石填充体 的孔隙率大和渗透性强的特点,可将渗透出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外的 渗滤液快速地渗透至排水通道内,且第一碎石填充体与第一水泥搅拌 桩墙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无纺土工布,这样通过此第一无纺土工布对渗 滤液起到过滤作用,并对碎石填充体与第一水泥搅拌桩墙体起到隔离 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