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11.27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IPC分类号C02F3/34
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微生物复合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含有:硝化细菌5~20份、反硝化细菌5~20份、聚磷菌5~15份、芽孢杆菌5~20份、光合菌5~20份、酵母菌1~20份,单种菌的每克培养基中均含有1.0~3.5亿个菌。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污水处理剂具有髙效、无污染的特点,污水处理成本低、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而且该方法适应性强、产泥量少,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微生物复合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含有:硝化细菌5?15份、反硝化细菌5?15份、芽孢杆菌5?15份、光合菌5?15份、聚磷菌8?12份,所述单种菌的每克培养基中均含有 1.0?3.5亿个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复合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硝化细菌10?12份、反硝化细菌8?10份、芽孢杆菌8?10份、光合菌8?10份、聚磷菌10?1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物复合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处理剂中还含有酵母菌5?12份、丝状真菌2?10份、乳酸菌2?10份、放线菌2?8份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单种菌的每克培养基中均含有 0.8?2.0亿个菌。
说明书
一种微生物复合污水处理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复合污水处理剂。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污水是一种成分比较复杂的污水,有有机物、无机物,有溶于水的、也有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还有医院废水、工业废水混在其中,且流量不稳定、成分波动变化大。我国相当一部分工业污染企业宁可受罚也不愿意投资治理废水,即使有污水处理装置运行也极不正常,资金不足是我国污水治理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发一种建设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符合我国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迫在眉睫。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处理构筑物是浸没曝气式生物滤池,也称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填料,填料淹没在废水中,填料上长满生物膜,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转化为新的生物膜。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随水流到二沉池后被去除,废水得到净化。在接触氧化池中,微生物所需要的氧气来自水中,而废水则自鼓入的空气不断补充失去的溶解氧。尽管接触氧化法的耐有机负荷冲击能力较强,但浓度过高或过低对生物的活性都有影响。浓度高时,供氧困难,生物活性差,膜也不容易脱落更新:浓度过低,造成营养不足,结果生物膜难以形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设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的微生物复合污水处理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生物复合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含有:硝化细菌5?15份、反硝化细菌5?15份、芽孢杆菌5?15份、光合菌5?15份、聚磷菌8?12份,所述单种菌的每克培养基中均含有 1.0?3.5亿个菌。
所述的微生物复合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硝化细菌10?12份、反硝化细菌8?10份、芽孢杆菌8?10份、光合菌8?10份、聚磷菌10?11份。
所述的微生物复合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处理剂中还含有酵母菌5?12份、丝状真菌2?10份、乳酸菌2?10份、放线菌2?8份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单种菌的每克培养基中均含有 0.8?2.0亿个菌。
本发明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剂具有高效、无污染的特点,采用直投SBQ微生物法净水技术,有效活菌数量大,具有高度浓缩、投放量少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投加微生物复合制剂和活性炭,如遇到特殊情况(如有机负荷突然大幅度增高,超过设计负荷的300%以上)时需补加微生物以增强处理能力。SBQ微生物在污染水体中可迅速增殖,对污染物进行高效分解。治理污水整个过程中,无任何有毒化学品参入,采用的微生物均是从自然界选育的有益微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本发明的处理污水方法成本低、投资省、运行费用低,适应性强、产泥量少,污水处理效果好,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硝化细菌5份、反硝化细菌5份、芽孢杆菌5份、光合菌5份、聚磷菌8份,酵母菌5份、丝状真菌5份、乳酸菌10份、,所述单种菌的每克培养基中均含有 1.8亿个菌。
实施例2
硝化细菌10份、反硝化细菌8份、芽孢杆菌8份、光合菌8份、聚磷菌10份,酵母菌12份、乳酸菌10份、放线菌2份,所述单种菌的每克培养基中均含有 3.0亿个菌。
实施例3
硝化细菌12份、反硝化细菌10份、芽孢杆菌10份、光合菌10份、聚磷菌11份,酵母菌8份、放线菌4份,所述单种菌的每克培养基中均含有2.2亿个菌。
实施例4
硝化细菌12份、反硝化细菌10份、芽孢杆菌10份、光合菌10份、聚磷菌11份,酵母菌6份、丝状真菌5份、放线菌8份,所述单种菌的每克培养基中均含有2.5亿个菌。
实施例5
硝化细菌份、反硝化细菌15份、芽孢杆菌15份、光合菌15份、聚磷菌12份,,酵母菌10份、丝状真菌8份、乳酸菌2份、放线菌8份,所述单种菌的每克培养基中均含有 1.8亿个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