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06.15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IPC分类号C02F103/22;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肉类加工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进水,格栅,集水井,调节,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沉淀,纤维球过滤,生物炭,清水池,出水。本发明通过增加的接触氧化法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方便,便于后续工作的进行,采用的纤维球过滤方法能够提高过滤精度,简化净化工艺,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本发明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且净化效果良好,有利于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适合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肉类加工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包括:
(a)进水:导入肉类加工废水;
(b)格栅:将肉类加工废水导入机械格栅,以除去废水中的大颗固体杂质,格栅栅条间距为6-8mm;
(c)集水:将经格栅后的废水导入集水井汇集,有效容积为120-130m3;
(d)调节:将集水井中的废水导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调节池,有效容积为160-180m3,水力停留时间为6-8h;
(e)水解酸化:将调节池的水导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水解酸化池,有效容积为170-190m3,水力停留时间为2-4h;
(f)接触氧化:将经过水解酸化后的水导入接触氧化池,有效容积为200-220m3,水力停留时间为12-14h;
(g)沉淀:将经过接触氧化工艺净化后的水导入沉淀池,有效容积为120-130m3,水力停留时间为20-24h,表面负荷为2.1m3/(m2·d);
(h)纤维球过滤:将经沉淀后的水导入纤维球过滤池作进一步净化处理,有效容积为140-150m3;
(i)生物炭池:将经纤维球过滤后的水引入生物炭池,有效容积为50-60m3,炭池滤速为1.3-1.5m/h;
(j)清水池:将经生物炭池处理后的水导入清水池贮存;
(k)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肉类加工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调节池设有搅拌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肉类加工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j)的清水池,还可投入液氯,处理时间为3-5h。
说明书
一种肉类加工废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的净化工艺,尤其是一种肉类加工废水的净化工艺。
背景技术
肉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日需求量很大,促使肉类加工行业不断地额扩大,于此同时肉类加工的废水也成为了水环境的重要杀手,肉类加工的废水主要是血、毛、油脂、碎肉以及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废水,由于排放量大,已严重污染水环境。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净化效果好,运行稳定且步骤简单的肉类加工废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粗纺雪特兰毛衫的后整理工艺,包括:
(a)进水:导入肉类加工废水;
(b)格栅:将肉类加工废水导入机械格栅,以除去废水中的大颗固体杂质,格栅栅条间距为6-8mm;
(c)集水:将经格栅后的废水导入集水井汇集,有效容积为120-130m3;
(d)调节:将集水井中的废水导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调节池,有效容积为160-180m3,水力停留时间为6-8h;
(e)水解酸化:将调节池的水导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水解酸化池,有效容积为170-190m3,水力停留时间为2-4h;
(f)接触氧化:将经过水解酸化后的水导入接触氧化池,有效容积为200-220m3,水力停留时间为12-14h;
(g)沉淀:将经过接触氧化工艺净化后的水导入沉淀池,有效容积为120-130m3,水力停留时间为20-24h,表面负荷为2.1m3/(m2·d);
(h)纤维球过滤:将经沉淀后的水导入纤维球过滤池作进一步净化处理,有效容积为140-150m3;
(i)生物炭池:将经纤维球过滤后的水引入生物炭池,有效容积为50-60m3,炭池滤速为1.3-1.5m/h;
(j)清水池:将经生物炭池处理后的水导入清水池贮存;
(k)出水。
所述步骤(d)中的调节池设有搅拌机。
所述步骤(j)的清水池,还可投入液氯,处理时间为3-5h。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增加的接触氧化法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方便,便于后续工作的进行,采用的纤维球过滤方法能够提高过滤精度,简化净化工艺,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本发明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且净化效果良好,有利于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适合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