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08.21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IPC分类号C02F103/30; C02F11/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其包括污泥调配池、进料泵、脱水机、输送机、粉剂筒、投药泵、射流泵、进水管、储药箱、加药泵以及稀释管;其中,所述污泥调配池、进料泵以及脱水机依次通过一污泥输送管道连接;所述投药泵设置于粉剂筒的底部,该投药泵、射流泵以及储药箱依次通过一投药管道连接;所述进水管亦连接至储药箱上;所述储药箱以及稀释管分别连接至加药泵上,该加药泵通过一加药管道连接至脱水机的一端;所述输送机位于脱水机的底部。本发明的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诸多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调配池、进料泵、脱水机、输送机、粉剂筒、投药泵、射流泵、进水管、储药箱、加药泵以及稀释管;其中,所述污泥调配池、进料泵以及脱水机依次通过一污泥输送管道连接;所述投药泵设置于粉剂筒的底部,该投药泵、射流泵以及储药箱依次通过一投药管道连接;所述进水管亦连接至储药箱上;所述储药箱以及稀释管分别连接至加药泵上,该加药泵通过一加药管道连接至脱水机的一端;所述输送机位于脱水机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污泥调配池内设有浓度计、搅拌棒以及液位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污泥输送管道上连接有一清洗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污泥调配池和进料泵之间的污泥输送管道上设有一切割机;于进料泵和脱水机之间的污泥输送管道上设有一进料流量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投药泵和射流泵之间的投药管道上设有一投药阀;于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一进水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箱的顶部设有一搅拌桶,该搅拌桶内设有搅拌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稀释管上设有一稀释水阀。
说明书
一种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污泥的处理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污泥处理不好会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并次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有技术的污泥脱水方式通常采用烘干设备用高温来将污泥进行烘干,然而在烘干过程产生的水汽中含有有害的微小颗粒物,如果对水汽不进行处理,仍然会对空气及水体进行二次污染;同时,采用高温的方式来处理污泥的能耗也较大,成本高。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耗低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其包括污泥调配池、进料泵、脱水机、输送机、粉剂筒、投药泵、射流泵、进水管、储药箱、加药泵以及稀释管;其中,所述污泥调配池、进料泵以及脱水机依次通过一污泥输送管道连接;所述投药泵设置于粉剂筒的底部,该投药泵、射流泵以及储药箱依次通过一投药管道连接;所述进水管亦连接至储药箱上;所述储药箱以及稀释管分别连接至加药泵上,该加药泵通过一加药管道连接至脱水机的一端;所述输送机位于脱水机的底部。
本发明的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污泥调配池内设有浓度计、搅拌棒以及液位计。
本发明的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污泥输送管道上连接有一清洗管。
本发明的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污泥调配池和进料泵之间的污泥输送管道上设有一切割机;于进料泵和脱水机之间的污泥输送管道上设有一进料流量计。
本发明的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投药泵和射流泵之间的投药管道上设有一投药阀;于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一进水阀。
本发明的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药箱的顶部设有一搅拌桶,该搅拌桶内设有搅拌机。
本发明的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还设置为:于所述稀释管上设有一稀释水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印染厂污泥脱水系统结构简单,其通过设置一能添加絮凝剂的加药系统,从而使污泥中的固液分离,使污泥处理效果更好,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通过脱水机来干燥污泥相比烘干污泥的方式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等诸多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