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热干化污水回用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8-13 17:06:15

  申请日2012.08.23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热干化污水回用处理的装置及方法,主要包括调节池、A/O循环反应器、MBR膜池、板框压滤机;所述A/O循环反应器至少设置一个A区和O区,O区内设置穿孔曝气管,所述A区连接至MBR膜池,所述MBR膜池包括内部的膜组件、曝气管及外部的离心水泵,所述离心水泵与膜组件相连,所述MBR膜池通过污泥泵连接至板框压滤机。污水流入调节池,通过污水提升泵进入专用A/O循环反应器,在污水低C/N比的不利情况下,进行同步亚硝化-反硝化脱氮、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恶臭;反应器的泥水自流进入MBR池固液分离,出水作为循环冷却水中水回用。污泥则返回A/O循环反应器。本发明具有低DO、脱氮反应效率高、装置紧凑、流程短,填补了该污水处理技术的国内空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热干化污水回用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A/O循环反应器、MBR 膜池、板框压滤机;所述A/O循环反应器至少设置一个A区和O区,O区内设置穿孔曝气 管,所述A区连接至MBR膜池,所述MBR膜池包括内部的膜组件、曝气管及外部的离心水 泵,所述离心水泵与膜组件相连,所述MBR膜池通过污泥泵连接至板框压滤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热干化污水回用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A/O循环反应器的穿孔曝气管和MBR膜池的曝气管均与外置的鼓风机连接,该鼓风 机为罗茨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热干化污水回用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A/O循环反应器设置至少一处进水、出水装置;A/O循环反应器上下部均设置混合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热干化污水回用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调节池,所述调节池通过污水提升泵连接至A/O循环反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热干化污水回用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MBR膜池和A/O循环反应器之间还设置有污泥回流泵。

  6.一种污泥热干化污水回用处理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污水进入调节池,通过提升泵进入A/O循环反应器;

  罗茨风机产生的压缩空气进入A/O循环反应器内部的O区即硝化区,O区内布置穿孔 曝气管对污水进行曝气;

  曝气后的混合液在O区因气提作用向上升流,进入混合区后向周边A区向下降流;

  A/O循环反应器的混合液自流进入MBR膜池通过内部的膜组件、曝气管及外部的离心 水泵进行固液分离;

  MBR膜池间歇曝气,间歇出水,出水作为再生水回用至循环冷却水系统作补充水利用, 污泥由污泥回流泵送回A/O循环反应器;

  MBR膜池剩余污泥由污泥泵提升至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脱水污泥返回污泥热干化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泥热干化污水回用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罗茨风机进行曝气时的产生的风量要控制O区的溶解氧浓度在1-2mg/l,控制水温在25-30 ℃,pH在7.5-8.5的条件进行氨氮的亚硝化反应和含硝化反应;所述混合液在向下降流 的A区溶解氧控制在0.2-0.5mg/l,进行反硝化脱氮。

  说明书

  一种污泥热干化污水回用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排水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污泥热干化污水回用处理的 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对城镇污水厂污泥和工业污泥进行热干化,使污泥的含水率从80%左右降低到 30-40%,污泥量减少67-71%,继而将干化污泥由锅炉或水泥窑作为燃料和原料加以综合 利用,达到污泥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和资源化的目的。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约占湿 污泥70%的污水,该污水臭气重,污染重,碳氮比严重失调(C/N接近1∶1),不符合大约 4∶1的生物脱氮要求。由于我国污泥干化焚烧尚处于起步阶段,对该污水尚无成熟可靠 的处理技术和装备。

  生物脱氮可分为三类:

  1.传统硝化-反硝化脱氮,在氨氧化细菌(AOB)的作用下,氨氮(NH4+)转化为亚硝 酸盐(NO2-),接着在亚硝酸盐硝酸盐氧化细菌(NOB)作用下转化为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NO3-);反硝化过程中NO3-先转化为NO2-,然后转化为NO2和NO,最后转化为N2。

  2.短程硝化反硝化,将硝化过程控制在第一步,抑制亚硝酸盐向硝酸盐转化,由NO2-直接反硝化为N2。

  3.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将硝化过程控制在第一步,抑制亚硝酸盐向硝酸盐转化,由 NO2-直接厌氧氨氧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与硝化反硝化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需氧量减少25%,可有效降低 充氧的动力消耗;2)节约40%的有机碳源,这对低碳氮比的本污水显得尤为重要;3)缩 短了生化反应历程,相应提高了生物脱氮效率;4)较少剩余污泥排放量。

  在现有技术中,A/O生物除磷工艺是由厌氧和好氧两部分反应组成的污水生物处理系 统。污水进入厌氧池后,与回流污泥混合。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吸收污 水中的BOD,并将污泥中的磷以正磷酸盐的形式释放到混合液中。混合液进入好氧池后, 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同时聚磷菌大量吸收混合液中的正磷酸盐到污泥中。

  A/O是Anoxic(厌氧)/Oxic(好氧)的缩写,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 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所以 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

  还有现有技术中,MBR膜池所应用的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为膜 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之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 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 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 物池内之膜分离设备截留槽内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内活性污泥 (MLSS)浓度可提升至8000~10,000mg/L,甚至更高;污泥龄(SRT)可延长至30天以上。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能改善上述缺失的污泥热干化污水回 用处理的装置,继而引出其全新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热干化污水回用处理的装置及方法,针对污泥热干化 污水具有恶臭的特征及污水低碳氮比的缺陷,采用特殊多点进水方式,抑制恶臭气体逸散。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热干化污水回用处理的装 置,包括A/O循环反应器、MBR膜池、板框压滤机;所述A/O循环反应器至少设置一个A 区和O区,O区内设置穿孔曝气管,所述A区连接至MBR膜池,所述MBR膜池包括内部的 膜组件、曝气管及外部的离心水泵,所述离心水泵与膜组件相连,所述MBR膜池通过污泥 泵连接至板框压滤机。

  所述A/O循环反应器的穿孔曝气管和MBR膜池的曝气管均与外置的鼓风机连接,该鼓 风机为罗茨风机。

  所述A/O循环反应器设置至少一处进水、出水装置;A/O循环反应器上下部均设置混 合区。

  还包括有调节池,所述调节池通过污水提升泵连接至A/O循环反应器。

  所述MBR膜池和A/O循环反应器之间还设置有污泥回流泵。

  为了达成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热干化污水回用处理 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污水进入调节池,通过提升泵进入A/O循环反应器;

  罗茨风机产生的压缩空气进入A/O循环反应器内部的O区即硝化区,O区内布置穿孔 曝气管对污水进行曝气;

  曝气后的混合液在O区因气提作用向上升流,进入混合区后向周边A区向下降流;

  A/O循环反应器的混合液自流进入MBR膜池通过内部的膜组件、曝气管及外部的离心 水泵进行固液分离;

  MBR膜池间歇曝气,间歇出水,出水作为再生水回用至循环冷却水系统作补充水利用, 污泥由污泥回流泵送回A/O循环反应器;

  MBR膜池剩余污泥由污泥泵提升至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脱水污泥返回污泥热干化机。

  所述罗茨风机进行曝气时的产生的风量要控制O区的溶解氧浓度在1-2mg/l,控制水 温在25-30℃,pH在7.5-8.5的条件进行氨氮的亚硝化反应和含硝化反应;所述混合液在 向下降流的A区溶解氧控制在0.2-0.5mg/l,进行反硝化脱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提供了污泥热干化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填补国内空白;

  (2)采用低DO的曝气技术节约供氧量25%;

  (3)减少反硝化的外加有机碳源;

  (4)亚硝化效率低,出水水质达到GB/T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 质》规定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

  (5)处理工艺结构紧凑,模块化制作,占地面积小,处理装置设备化,系统化。

  总之,本发明它包括调节池、污水提升泵、专用A/O循环反应器、MBR池,污水污泥 回流泵。污水流入调节池,通过污水提升泵进入专用A/O循环反应器,在污水低C/N比的 不利情况下,进行同步亚硝化-反硝化脱氮、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恶臭;反应器的泥水自流 进入MBR池固液分离,出水作为循环冷却水中水回用。污泥则返回A/O循环反应器。本发 明具有低DO、脱氮反应效率高、装置紧凑、流程短,填补了该污水处理技术的国内空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