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05.10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IPC分类号C02F9/14; G05D23/19; B65G17/02; F24D3/02
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高效处理系统,它是对生活污水流程中的厌氧池进行高效运行和综合利用性设计。厌氧池由反应室、沼气管、密封罩、出水管、池温传感器、温度信号线、暖器回水管、暖器管排阵板、链带式副产物转载传送机、暖器进水管、泥浆抽排口、泥浆沉落池、回流管、进水管组成。在厌氧池的池底面与密封罩的分隔壁底端之间的空间上部和厌氧池的池左侧壁与密封罩左侧壁之间的空间内,装设有链带式副产物转载传送机,机体由转载从动轮、传送链带、传送链托导轮、传送承重轮、转载转向托导轮、转载主动轮和转载转向承重轮构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活污水高效处理系统,采用了生活污水处理流程的高效运行和综合利用性设 计,其特征是:
采用的主要工艺系统由沉降池、厌氧池、浓缩池、有氧池并被曝气、转压泵、浓缩池、 固液分离器、提升泵高塔消毒池、用户、太阳能热水器、燃气锅炉、控制站、储气罐构成; 其中厌氧池由反应室、沼气管、密封罩、出水管、池温传感器、温度信号线、暖器回水管、 暖器管排阵板、链带式副产物转载传送机、暖器进水管、泥浆抽排口、泥浆沉落池、回流管、 进水管组成;
在厌氧池的池底面与密封罩的分隔壁底端之间的空间上部和厌氧池的池左侧壁与密封罩 左侧壁之间的空间内,装设有链带式副产物转载传送机,机体由转载从动轮、传送链带、传 送链托导轮、传送承重轮、转载转向托导轮、转载主动轮和转载转向承重轮构成;
温控站的温度控制系统由比较环节、控制、放大、驱动环节和气、液伺服阀执行环节构 成;
厌氧池底部空间的温度通过池温传感器检测,以池温信号反馈到温度控制装置的比较环 节;在温度控制装置的比较环节中,反馈的池温信号与按需要设置(如对应35℃)的池温给 定信号比较,产生池温偏差信号;池温偏差信号进入控制、放大、驱动环节,参与控制和放 大、驱动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反应室为由带有沼气管的 密封罩来密封、分隔的发酵反应工作空间;用以导出沼气weth的沼气管密封安装在密封罩的 顶壁;密封罩嵌套坐落在下嵌式厌氧池池壁内侧,借助池内水面实现一气密腔室结构,以以 一定压力承容沼气weth;在密封罩的右侧壁,装配有穿过池壁的出水管,用以流出准中水qtw; 在密封罩中段分隔壁的底端,安装有池温传感器,池温传感器通过温度信号线将反应室的池 温信号ts引出,以反馈到控制阀的温度控制装置;在厌氧池的池底面与密封罩的分隔壁底端 之间的空间上部和厌氧池的池左侧壁与密封罩左侧壁之间的空间内,装设有链带式副产物转 载传送机;在池底面与传送链带回程之间的空间,敷设有通过暖器回水管回水的平板型暖器 管排阵板;暖器管排阵板通过暖器进水管实现进入热水的流量,以进而调节反应室底部空间 的温度,使其保持在35±5℃的产沼气微生物发酵最适温度范围内;在反应室的左侧壁下位, 装配有回流管用以回流泥浆m;在反应室的左侧壁上位,装配有进水管用以流入污水se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是:传送链带的外表面由一片 片生化工作面组合构成;每片生化工作面为带有糙麻附着结构的板面,用以刷附沼气发酵微 生物,沉载发酵副产物;生化工作面与带板结构合为一体,作为传送链带的链节,通过铰链 轴结构两两连接而成为履带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是:
工作中,链带式副产物转载传送机主动轮,由步进电动机带动运转;步进电动机的步长 由带板结构,即链节的纵向尺寸确定;步进电动机的转速由控制装置根据副产物沉积厚度与 微生物刷附+副产物刮除速度而自动调节;
带板结构的生化工作面上副产物沉积厚度达到设定值时,启动副产物刮除和微生物刷附 工艺程序:
St1.在链带式副产物转载传送机一个步进的停顿时间段,对运转到主动轮外侧的带板结 构,将生化工作面上的发酵副产物刮除,使其脱落到泥浆沉落池内;
St2.清洗该副产物刮除后的生化工作面;
St3.向清洗后的该生化工作面刷附发酵微生物;
St4.链带式副产物转载传送机一个步进;
St5.如果链带的所有生化工作面处理完毕,则等待下一次带板结构的生化工作面上副产 物沉积厚度达到设定值;否则,重复St1.到St4.的工艺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是:
控制阀控制系统由比较环节、控制、放大、驱动环节C和气、液伺服阀执行环节V构成;
厌氧池底部空间的温度通过池温传感器检测,以池温信号ts反馈到温度控制装置的比较 环节;在温度控制装置的比较环节中,反馈的池温信号ts与按需要设置(如对应35℃)的池 温给定信号ts0比较,产生池温偏差信号es;池温偏差信号es进入控制、放大、驱动环节C, 参与控制和放大、驱动处理;
在控制、放大、驱动环节C内:当池温信号ts与池温给定信号ts0比较得到的偏差信号 es,即ts0-ts=es正向增大时,经放大、驱动处理输出一组增大的电液伺服阀驱动信号wvt和 增大的电气伺服阀驱动信号mvt;反之,当ts0-ts=es反向增大时,输出一组减小的电液伺服 阀驱动信号wvt和减小的电气伺服阀驱动信号mvt;如果ts0=ts,即es=0,则电液伺服阀驱动 信号wvt和电气伺服阀驱动信号mvt保持不变;
在气、液伺服阀执行环节V中:当电液伺服阀驱动信号wvt增大时,驱动相应电液伺服 阀,使向厌氧池输送的热水hw流量增大;当电气伺服阀驱动信号mvt增大时,驱动相应电气 伺服阀,使向燃气锅炉输送的沼气weth流量增大;反之,当电液伺服阀驱动信号wvt减小时, 驱动相应电液伺服阀,使向厌氧池输送的热水hw流量减小;当电气伺服阀驱动信号mvt减小 时,驱动相应电气伺服阀,使向燃气锅炉输送的沼气weth流量减小;当电液伺服阀驱动信号 wvt保持不变时,电液伺服阀使向厌氧池输送的热水hw流量不变;当电气伺服阀驱动信号 mvt为保持不变时,电气伺服阀使向燃气锅炉输送的沼气weth流量不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机体由转载 从动轮、传送链带、传送链托导轮、传送承重轮、转载转向托导轮、转载主动轮和转载转向 承重轮构成;转载从动轮装配于机体的右端,承拉并定位导引着传送链带;传送链带的回程 由传送链托导轮队列承托并定位导引;传送链带的进程由传送承重轮队列承托并定位导引; 在泥浆沉落池口上方,机体的左上端部,装设有承托并定位导引传送链带回程的转载转向托 导轮和承托并导引传送链带进程的转载转向承重轮,转载转向承重轮在最上位,转载转向托 导轮在下位;在机体的最左端,装设有步进带动传送链带运转的转载主动轮。
说明书
一种生活污水高效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生活污水并使处理 过程高效、无害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我国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几乎全是单一产物,即只是处理成中水和污泥排放,没有 触及综合利用,总体上,包括能量消耗在内的污水处理综合效率很低。而其中污泥又是大量 有害有机物、毒物、无机泥渣等的混合体,不仅需要空间堆放、运输处理,而且还会造成二 次污染。另外,现行的处理方法的产气过程也会同时造成空气污染。城市住宅小区、农村村、 屯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一方面造成了污染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资源浪费。而当前的生 活污水处理方法又不能实现既无二次污染、无毒无害,又具有很高的工艺效率。事实上,所 排放的污水中除可利用的中水外,还有大量的有机物等富营养物质、矿物质等泥、沙、渣土 形态物质。如能经过生化反应、分离、沉淀等处理,完全可以以沼气、中水、肥料形式回收, 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过程。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变害为利、变废为宝的生活污水综合处理 系统,从根本上提高污水处理的综合效率和循环利用率。
发明内容
为减少污水处理的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形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处理过程,本发 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高效处理系统,它是对生活污水流程中的厌氧池进行高效运行和综合利 用性设计。厌氧池由反应室、沼气管、密封罩、出水管、池温传感器、温度信号线、暖器回 水管、暖器管排阵板、链带式副产物转载传送机、暖器进水管、泥浆抽排口、泥浆沉落池、 回流管、进水管组成。在厌氧池的池底面与密封罩的分隔壁底端之间的空间上部和厌氧池的 池左侧壁与密封罩左侧壁之间的空间内,装设有链带式副产物转载传送机,机体由转载从动 轮、传送链带、传送链托导轮、传送承重轮、转载转向托导轮、转载主动轮和转载转向承重 轮构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对生活污水工艺流程中进行高效运行和综合利用性设计:
采用的主要工艺系统由沉降池、厌氧池、浓缩池、有氧池并被曝气、转压泵、浓缩池、 固液分离器、提升泵高塔消毒池、用户、太阳能热水器、燃气锅炉、控制站、储气罐构成。 其中厌氧池由反应室、沼气管、密封罩、出水管、池温传感器、温度信号线、暖器回水管、 暖器管排阵板、链带式副产物转载传送机、暖器进水管、泥浆抽排口、泥浆沉落池、回流管、 进水管组成。
在厌氧池的池底面与密封罩的分隔壁底端之间的空间上部和厌氧池的池左侧壁与密封罩 左侧壁之间的空间内,装设有链带式副产物转载传送机,机体由转载从动轮、传送链带、传 送链托导轮、传送承重轮、转载转向托导轮、转载主动轮和转载转向承重轮构成。
温控站的温度控制系统由比较环节、控制、放大、驱动环节和气、液伺服阀执行环节构 成。
厌氧池底部空间的温度通过池温传感器检测,以池温信号反馈到温度控制装置的比较环 节。在温度控制装置的比较环节中,反馈的池温信号与按需要设置(如对应35℃)的池温给 定信号比较,产生池温偏差信号。池温偏差信号进入控制、放大、驱动环节,参与控制和放 大、驱动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工艺系统的运行,实现了污水净化、沼气生成、肥料 产出,大大提高了生活污水的循环利用率,解决生活污水的局部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使出 水稳定达到国家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运行费用和投资成本均较低廉;自动化程度高。 涉及的处理池、转载传送机可进行工厂预生产,现场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