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净化技术及净化方法

发布时间:2018-8-11 15:59:23

  申请日2012.08.24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IPC分类号C02F1/24; C02F7/00; C02F1/40; C02F1/5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的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本发明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为,包括:搅拌部,在流入水中投入絮凝物形成用材料,通过高速搅拌使气泡浸透到絮凝物内;空气供给部,供给空气以便能够使更多的气泡浸透到絮凝物内;泵送部,对处理水进行加压输送;旋流部,向下游分离高密度絮凝物,向上游分离含低密度絮凝物的处理水;浮上分离部,接收含低密度絮凝物的处理水并分离絮凝物。因此,本发明具有提高污水的净化处理速度,同时能够得到优良水质的净化水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搅拌部,在流入水中投入絮凝物形成用材料并进行搅拌来形成含 絮凝物的处理水,并且通过高速搅拌使气泡浸透到絮凝物内;

  空气供给部,向所述搅拌部供给空气,以便在所述搅拌部内使更 多的气泡浸透到絮凝物内;

  泵送部,对形成有浸透着所述气泡的絮凝物的处理水进行加压输 送;

  旋流部,从所述加压的处理水向下游分离高密度絮凝物,向上游 分离含低密度絮凝物的处理水;及

  浮上分离部,从所述旋流部接收含低密度絮凝物的处理水并分离 絮凝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流入水测定部,设置于所述搅拌部的上游,测定流入水的浓度; 及

  处理水选择部,设置于所述搅拌部与所述泵送部之间,根据所述 流入水测定部的测定结果,高于基准浓度值的情况下,从所述搅拌部 向所述泵送部排出,低于所述基准浓度值的情况下,从所述搅拌部向 所述浮上分离部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浓度值为70~150NTU。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水选择部由以下部件构成:向所述旋流部排出处理水的 第一排出管;向所述浮选分离部排出处理水的第二排出管;及改变处 理水的排出路径的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部以240~360rpm的速度搅拌2~4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部由一个搅拌槽构成,金属盐凝集剂及聚合物助凝剂一 起投入到所述搅拌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微砂一起投入到所述一个搅拌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部由第一搅拌槽和第二搅拌槽构成,金属盐凝集剂投入 到所述第一搅拌槽中,聚合物助凝剂投入到所述第二搅拌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聚合物助凝剂及微砂一起投入到所述第二搅拌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流部的下游设有在线混合器和辅助旋流器,以便将絮凝 物中所含的微砂再次投入到所述搅拌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送部以3~5个气压加压输送处理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上分离部通过将3~5个气压的处理水减压为1个气压的处 理水来浮上分离低密度絮凝物。

  13.一种污水净化方法,其为利用污水净化装置的污水净化方 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流入水中投入絮凝物形成用材料和空气并进行搅拌来形成浸 透有气泡的絮凝物;

  对形成有所述絮凝物的处理水进行加压;

  从所述加压的处理水中分离高密度絮凝物;及

  从已分离所述高密度絮凝物的处理水中浮上分离低密度絮凝物。

  14.一种污水净化方法,其为利用污水净化装置的污水净化方 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测定流入水的浓度;

  在流入水中投入絮凝物形成用材料和空气并进行搅拌来形成浸 透有气泡的絮凝物;

  根据所述流入水的浓度测定结果,选择待从处理水中分离的絮凝 物;

  加压输送待分离高密度絮凝物的处理水;

  从所述加压的处理水中分离高密度絮凝物;及

  从已分离所述高密度絮凝物的处理水中浮上分离低密度絮凝物。

  说明书

  污水的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的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 一种使污水流入且对污水中所含的杂质进行净化并排出净化的净化 水的污水的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非点污染源及下水道的沉积污染物主要在下雨时同雨水流入到 净化装置中,其量相当庞大,经常产生超负荷,因此以未处理状态被 排到河川,要求在净化装置中迅速进行处理。

  作为以往的净化方式之一,一直对如下方式进行了研究,即在污 水中投入凝集剂等来形成絮凝物,通过仅去除该絮凝物来净化污水。

  但是,以往的技术一直采用仅形成密度为1g/cm3以上的高密度 絮凝物并使其沉降的方式或者仅形成密度低于1g/cm3且漂浮在水上 的低密度絮凝物并使其漂浮的方式。

  因此,这些方式均存在如下问题:絮凝物的形成及去除需要相当 长的时间;污染物质以高浓度流入时难以进行处理;如下雨时,当所 流入的流量和污染物质的浓度大幅变动时无法良好地应对等。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以往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提高污水的净化处理速度,同时能够得到优良水质的净化水,根据 流入水的浓度,不同设定净化处理工序,从而能够提高污水的净化处 理效率,且能够节约絮凝物形成时间及费用,根据絮凝物形成用材料 的特性依次形成絮凝物,从而能够提高搅拌槽中絮凝物的形成效率, 且能够提高微砂再利用性的污水的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二)技术方案

  用于实现如上目的的本发明,其特征为,包括:搅拌部,在流入 水中投入絮凝物形成用材料并进行搅拌来形成含絮凝物的处理水,并 且通过高速搅拌使气泡浸透到絮凝物内;空气供给部,向所述搅拌部 供给空气,以便在所述搅拌部内使更多的气泡浸透到絮凝物内;泵送 部,对含所述絮凝物的处理水进行加压输送;旋流部,从所述加压的 处理水向下游分离高密度絮凝物,向上游分离含低密度絮凝物的处理 水;及浮上分离部,从所述旋流部接收含低密度絮凝物的处理水并分 离絮凝物。

  本发明的特征为,还包括:流入水测定部,设置于所述搅拌部的 上游,测定流入水的浓度;及处理水选择部,设置于所述搅拌部与所 述泵送部之间,根据所述流入水测定部的测定结果,高于基准浓度值 的情况下,从所述搅拌部向所述泵送部排出,低于所述基准浓度值的 情况下,从所述搅拌部向所述浮上分离部排出。本发明的所述基准浓 度值设为70~150NTU。

  本发明的所述处理水选择部由以下部件构成:向所述旋流部排出 处理水的第一排出管;向所述浮选分离部排出处理水的第二排出管; 及改变处理水的排出路径的控制阀。

  本发明的所述搅拌部以240~360rpm的速度搅拌2~4分钟。本发 明的所述搅拌部由一个搅拌槽构成,金属盐凝集剂及聚合物助凝剂及 微砂一起投入到所述搅拌槽中。或者,本发明的所述搅拌部由第一搅 拌槽和第二搅拌槽构成,金属盐凝集剂投入到所述第一搅拌槽中,聚 合物助凝剂及微砂投入到所述第二搅拌槽中。

  在本发明的所述旋流部的下游设有在线混合器和辅助旋流器,以 便将絮凝物中所含的微砂再次投入到所述搅拌部中。

  本发明的所述泵送部以3~5个气压加压输送处理水。本发明的所 述浮上分离部通过将3~5个气压的处理水自然减压为1个气压的处理 水来浮上分离低密度絮凝物。

  并且,本发明为利用如上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的污水净化方法, 其特征为,包括如下步骤:在流入水中投入絮凝物形成用材料和空气 并进行搅拌来形成浸透有气泡的絮凝物;对形成有所述絮凝物的处理 水进行加压输送;从所述加压的处理水中分离高密度絮凝物;及从所 述高密度絮凝物已被分离的处理水中浮上分离低密度絮凝物。

  并且,本发明为利用如上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的污水净化方法, 其特征为,包括如下步骤:测定流入水的浓度;在流入水中投入絮凝 物形成用材料和空气并进行搅拌来形成浸透有气泡的絮凝物;根据流 入水的浓度测定结果,选择将从处理水中分离的絮凝物;加压输送待 分离高密度絮凝物的处理水;从所述加压的处理水中分离高密度絮凝 物;及从所述高密度絮凝物已被分离的处理水中浮上分离低密度絮凝 物。

  (三)有益效果

  如上所观察到的,本发明通过在搅拌部中向流入水投入絮凝物形 成用材料并高速搅拌来形成浸透有气泡的絮凝物,由此具有提高污水 的净化处理速度,同时能够得到优良水质的净化水的效果。并且,在 搅拌部中与絮凝物形成用材料一起投入空气,由此还能够更良好地形 成浸透有气泡的絮凝物。

  根据所流入的污水的浓度,通过旋流部和浮上分离部依次分离高 密度絮凝物和低密度絮凝物,或者通过浮上分离部仅分离低密度絮凝 物,由此能够根据流入水的浓度,不同设定净化处理工序来提高污水 的净化处理效率。

  在搅拌部中,通过高速搅拌,短时间内形成浸透有气泡的絮凝物, 由此能够节约絮凝物形成时间及费用。

  在搅拌部中,将絮凝物形成用材料投入到另设的搅拌槽中并进行 搅拌,由此能够根据絮凝物形成用材料的特性依次形成絮凝物来提高 搅拌槽中絮凝物的形成效率。

  在旋流部的下部设置在线混合器和辅助旋流器来回收微砂并投 入到搅拌部中进行再利用,因此提供能够提高微砂的可再利用性的效 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