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

发布时间:2018-8-11 9:19:06

  申请日2012.06.26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IPC分类号C02F3/32;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包括按先后次序,通过粗格栅、隔油工序对进入人工湿地的污水进行初步净化;对初步净化后的污水进行脱氮除磷;按先后次序,通过气浮絮凝和水解酸化工序对脱氮除磷后的废水进行二次净化;以多个土塘相连的方式设计人工湿地,土塘之间通过设有过滤网的闸门互通;各土塘分别设置生态修复漂带、生物过滤吸附帘带;定期向各土塘投放有益活性微生物;以土塘为独立单位,在土塘周边间种植多种类别植物,使草本、灌木、乔木植物在土塘周边形成多层生态空间,各土塘放养多种动物;在各土塘内漂放一台或多台电动水车。通过本方法可实现高速、有效净化污水,无须高额施工、土建和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维护等费用投入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包括污水流入人工湿地前净化处理部分和人工湿地改造部分:

  所述污水流入人工湿地前净化处理部分包括:

  1)、按先后次序,通过粗格栅、隔油工序对进入人工湿地的污水进行初步净化;

  2)、对初步净化后的污水进行脱氮除磷 ;

  3)、按先后次序,通过气浮絮凝和水解酸化工序对脱氮除磷后的废水进行二次净化;

  所述人工湿地改造部分包括:

  1)、以多个土塘相连的方式设计人工湿地,各土塘之间通过设有过滤网的闸门互通 ;

  2)、各土塘分别设置生态修复漂带、生物过滤吸附帘带;

  3)、定期向各土塘投放有益活性微生物 ;

  4)、以土塘为独立单位,在土塘周边间种植多种类别植物,使草本、灌木、乔木植物在土塘周边形成多层生态空间,在各土塘放养多种动物 ;

  5)、在各土塘内漂放一台或多台电动水车。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高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除磷工序采用在污水中加入镁盐的方式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高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镁盐优为氯化镁。

  4.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高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塘数量为三个至五个。

  5.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高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益活性微生物为光合细菌。

  说明书

  高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工艺。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人工建造的综合生态恢复系统工程,是现今环境保护领域常用的一种废水处理技术,其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生物相互作用原理对生活及工业污水实现净化处理。市政工程或园林项目施工中, 人工湿地处理是重要施工环节。传统的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工艺繁杂、施工成本高、土建费用和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维护费用投入大,并且由于缺乏有效去除湿地中悬浮物的方法,一方面影响污水净化效果,另一方面易造成湿地的负荷过大,出现循环泵堵塞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简易、低施工成本的高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包括污水流入人工湿地前净化处理部分和人工湿地改造部分:

  所述污水流入人工湿地前净化处理部分包括:

  1)、按先后次序,通过粗格栅、隔油工序对进入人工湿地的污水进行初步净化;

  2)、对初步净化后的污水进行脱氮除磷;

  3)、按先后次序,通过气浮絮凝和水解酸化工序对脱氮除磷后的废水进行二次净化;

  所述人工湿地改造部分包括:

  1)、以多个土塘相连的方式设计人工湿地,各土塘之间通过设有过滤网的

  闸门互通;

  2)、各土塘分别设置生态修复漂带、生物过滤吸附帘带;

  3)、定期向各土塘投放有益活性微生物;

  4)、以土塘为独立单位,在土塘周边间种植多种类别植物,使草本、灌木、乔木植物在土塘周边形成多层生态空间,在各土塘放养多种动物;

  5)、在各土塘内漂放一台或多台电动水车。

  上述脱氮除磷工序是采用在污水中加入镁盐的方式实现的,具体施工时,按照n(Mg2+):(NH4+):n(PO43-)=1-2:1-3:1-3的比例向污水中投放镁盐可达到高效脱氮除磷,其中镁盐优选为氯化镁。

  整个人工湿地的土塘数量需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同时结合具体地理条件设置,但以三个至五个相连的土塘为最佳。各土塘之间通过设有过滤网的闸门互通,其中过滤网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阻隔杂物在各土塘之间的流动,保障各土塘之间互不污染。实际建设时,亦可以采用间隙较小的隔栅代替过滤网。

  各土塘分别设置生态修复漂带和生物过滤吸附帘带,并在漂带和帘带上放置微生物,借助微生物的净化作用,达到生物环保防治的治理效果,同时微生物与水中的动植物形成生物圈,更有利于生态平衡。定期向各土塘投放有益活性微生物主要起到激活污水生态活性的作用,同时使湿地的水质富含营养,维持水中动植物的食物需求,构建平衡生态系统。其中有益活性微生物可以使光合细菌、病原菌等。

  在土塘周边间种植多种类别植物,使草本、灌木、乔木植物在土塘周边形成多层生态空间,可以使人工湿地能够维持多种类生物生存,自身维持生态修复。

  在土塘内漂放电动水车,起到保持水面流动性的作用,同时通过翻动水面,使水里富含氧气,更有利于水中生物的生长,加快生态修复进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处理工艺,利用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不但能高速、有效净化污水,还使生态环境修复和景观设计结为一体成为可能。

  2、通过本方法处理污水,主要借用自然循环系统的修复功能对污水及生态环境进行重建,因此无须高额施工成本、土建和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维护费用投入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采用本工艺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使工业污水通过粗格栅、隔油工序进行初步净化;

  2)、按照n(Mg2+):(NH4+):n(PO43-)=1:1:1的比例向污水中投放氯化镁进行脱氮除磷;

  3)、按先后次序,通过气浮絮凝和水解酸化工序对脱氮除磷后的废水进行二次净化;

  4)、以三个土塘相连的方式设计人工湿地,各土塘之间通过设有过滤网的

  闸门互通;

  5)、各土塘分别设置生态修复漂带、生物过滤吸附帘带,在生态修复漂带、生物过滤吸附帘带放置有起净化作用的微生物;

  6)、定期向各土塘投放光合细菌;

  7)、以土塘为独立单位,在土塘周边间种植多种类别植物,使草本、灌木、乔木植物在土塘周边形成多层生态空间,在各土塘放养多种动物;

  8)、在各土塘内漂放两多台电动水车。

  实施例2

  采用本工艺对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使工业污水通过粗格栅、隔油工序进行初步净化;

  2)、按照n(Mg2+):(NH4+):n(PO43-)=2:3:3的比例向污水中投放氯化镁进行脱氮除磷;

  3)、按先后次序,通过气浮絮凝和水解酸化工序对脱氮除磷后的废水进行二次净化;

  4)、以两个土塘相连的方式设计人工湿地,各土塘之间通过设有过滤网的

  闸门互通;

  5)、各土塘分别设置生态修复漂带、生物过滤吸附帘带,在生态修复漂带、生物过滤吸附帘带放置有起净化作用的微生物;

  6)、定期向各土塘投放病原菌;

  7)、以土塘为独立单位,在土塘周边间种植多种类别植物,使草本、灌木、乔木植物在土塘周边形成多层生态空间,在各土塘放养多种动物;

  8)、在各土塘内漂放一台电动水车。

  实施结果表明,采用本工艺能高速、有效净化污水,并使生态环境迅速修复,并能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

  上述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也就是说,在没有脱离本发明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也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