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氰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8-5 10:13:51

  申请日2013.01.05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IPC分类号C02F101/18; 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第一调节池、一级破氰槽、二级破氰槽、破氰沉淀池、第二调节池、一级絮凝池、二级絮凝池、沉淀池、UF膜混凝抽滤器和排放水池,在第一调节池与一级絮凝槽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泵,在第二调节池与一级絮凝槽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泵;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含氰废水处理系统,通过化学两级破氰结合物化沉淀方式,实现了处理方法简单、且氰含量处理效率好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第一调节池(1)、一级破氰槽(2)、二级破氰槽(3)、破氰沉淀池(4)、第二调节池(5)、一级絮凝池(6)、二级絮凝池(7)、沉淀池(8)、UF膜混凝抽滤器(9)和排放水池(10),其特征是在第一调节池(1)与一级破氰槽(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泵(11),在第二调节池(5)与一级絮凝池(6)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泵(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氰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在一级破氰槽(2)上设有次氯酸钠或液碱加入口(13),在二级破氰槽(3)上设有次氯酸钠加入口(14)和PFS或PAM加入口(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氰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在第二调节池(5)上设有曝气搅拌装置(16)。

  说明书

  含氰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含氰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含氰废水主要来源于电镀,湿法提金等行业,由于氰化物的剧毒性,含氰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到环境中。一般含氰废水的处理法是普通的碱性氯化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和活性炭法等。处理方法虽相对简单,但处理效率不高,只能针对含氰量较低的废水进行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化学两级破氰结合物化沉淀方式,实现了处理方法简单、且氰含量处理效率好的含氰废水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含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第一调节池、一级破氰槽、二级破氰槽、破氰沉淀池、第二调节池、一级絮凝池、二级絮凝池、沉淀池、UF膜混凝抽滤器和排放水池,在第一调节池与一级破氰槽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泵,在第二调节池与一级絮凝池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泵。

  含氰废水经过第一调节池,然后通过水泵提升进入两级破氰槽反应,投加二氧化氯、碱液、硫酸等,通过控制反应的PH、氧化还原电位,再进行破氰处理,处理后的出水排入第二调节池,再加入两级絮凝剂,使氰化物沉淀以更大的矾花沉淀出来,在经过UF膜混凝抽滤器后送入排放水池实现达标外排。

  作为优选:在一级破氰槽上设有次氯酸钠或液碱加入口,在二级破氰槽上设有次氯酸钠加入口和PFS或PAM加入口。

  作为优选:在第二调节池上设有曝气搅拌装置。

  作为优选:在UF膜混凝抽滤器上设有活性炭粉末进行过滤。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含氰废水处理系统,通过化学两级破氰结合物化沉淀方式,实现了处理方法简单、且氰含量处理效率好的优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