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11.20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IPC分类号C02F11/14
摘要
一种便于污泥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混合容器、加药管及进泥管,所述混合容器呈圆筒状或倒锥筒型,其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污泥的出泥口和用于将絮凝药剂送入混合容器的加药口,在该混合容器的中上部侧壁上设有进泥口,该进泥口与进泥管连接,用于将待处理的污泥送入所述混合容器内;所述加药口与加药管连接,该加药管的出药端设有喷头,该加药管的出药端伸入混合容器内,并与进泥口高度相平齐。所述进泥口与混合容器的侧壁相切,从而使得污泥可沿混合容器的内壁被加入至混合容器内,同时絮凝药剂可沿混合容器的圆周喷洒至污泥的表面,从而使得被加入的污泥都可与絮凝药剂充分反应,进而实现污泥与絮凝药剂混合均匀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于污泥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混合容器(10),其呈圆筒状或倒锥筒型,该混合容器(10)的底部设 有用于排出污泥的出泥口(11)和加药口(12),所述加药口(12)与加药 管(20)连接,用于将絮凝药剂送入混合容器(10)中,在该混合容器(10) 的中上部侧壁上设有进泥口(13),该进泥口(13)与进泥管(30)连接, 用于将待处理的污泥送入所述混合容器(10)内;
加药管(20),其与混合容器(10)的加药口(12)连接,且其出药端 伸入混合容器(10)内,并高于混合容器(10)的底部,而低于所述混合 容器(10)的顶部;
进泥管(30),其与所述混合容器(10)的进泥口(1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污泥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 口(13)与所述混合容器(10)侧壁相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污泥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 包括出泥管(40),该出泥管(40)与所述出泥口(11)连接,用于输送从 所述混合容器(10)中排出的污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污泥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 药管(20)的出药端设有喷头(21),所述喷头(21)用于将絮凝药剂喷洒 在污泥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污泥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 药管(20)上设有第一控制阀(22),在所述进泥管(30)上连接有输泥泵 (31),所述第一控制阀(22)与所述输泥泵(31)联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污泥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 管(20)的出药端与所述进泥口(13)高度相平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污泥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泥 管(40)上设有第二控制阀(41),所述第二控制阀(41)控制污泥的排出。
说明书
便于污泥混合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污泥混合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领域,在对污泥进行脱水前,为了提高污泥的脱水效果, 需要投加一些药剂来对污泥进行絮凝,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变成污泥。 而絮凝药剂与污泥的混合搅拌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污泥的絮凝及后续脱水效 果。传统的污泥与絮凝药剂进行混合的设备为污泥调理池,该污泥调理池 通常为方形池体。污泥和絮凝药剂从池体底部进入池子内,然后通过搅拌 装置进行搅拌。这种传统的污泥混合方法,其搅拌速度往往是不可调节, 而且污泥是必须通过池体顶部的出泥口进行排出,同时出泥口的高度是固 定不可调的。因此,即使药剂和污泥混合的剂量不同时,在调理池内混合 后都在同样的高度被排出,由于污泥的粘性和重力,污泥要从池体顶部的 出泥口进行排出十分费力,必须借助于外力。而且,这种方式使的污泥在 调理池内的反应时间都相同,不能根据药剂和污泥的量来确定反应时间, 从而便无法保证药剂与污泥进行充分的反应。另外,由于需要搅拌装置进 行搅拌,其能耗大,且又由于搅拌速度不可调,絮凝后的污泥很容易又被 破碎,因此容易使得污泥絮凝不彻底,混合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不需搅拌装 置进行搅拌便可使污泥与絮凝药剂混合充分,并可利用污泥自身重力排出 混合后污泥的便于污泥混合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污泥混合的装置,其特 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混合容器、加药管及进泥管,所述混合容器呈圆筒状 或倒锥筒型,该混合容器的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污泥的出泥口和加药口,所 述加药口与加药管连接,用于将絮凝药剂送入混合容器中,在该混合容器 的中上部侧壁上设有进泥口,该进泥口与进泥管连接,用于将待处理的污 泥送入所述混合容器内;所述加药管与混合容器的加药口连接,且其出药 端伸入混合容器内,并高于混合容器的底部,而低于所述混合容器的顶部; 所述进泥管与所述混合容器的进泥口连接。
所述进泥口与所述混合容器侧壁相切。
该装置还包括出泥管,该出泥管与所述出泥口连接,用于输送从所述 混合容器中排出的污泥。
在所述加药管的出药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用于将絮凝药剂喷洒在污 泥的表面。
在所述加药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在所述进泥管上连接有输泥泵,所 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输泥泵联动连接。
所述加药管的出药端与所述进泥口高度相平齐。
所述出泥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控制污泥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 过在混合容器的中上部的侧壁上设置切向的进泥口,使污泥沿混合容器的 内壁被加入至混合容器内。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药管的出药端设置 在与进泥口同等的高度处,并在其出药端设置喷头,使絮凝药剂可沿混合 容器的圆周侧壁进行喷洒,从而使得絮凝药剂可与沿混合容器侧壁加入的 污泥进行充分接触,并使之均匀混合,进而可使絮凝药剂与污泥充分进行 反应。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污泥混合的装置,相比与现有的污泥混合装置具 有如下优点:
1、传统污泥混合设备的絮凝药剂都是从某一个固定方向通入污泥中 的,如从污泥混合设备的底部或者顶部通入,在没有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时, 絮凝药剂只能和部分污泥进行接触反应,而不能均匀与所有污泥混合。而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絮凝药剂是随着污泥的加入而成比例地喷洒在污泥 上,前后不同时间加入的污泥都可与絮凝药剂接触反应,从而使的其在没 有搅拌装置的情况下,也可混合均匀。相比与现有的混合装置,其具有结 构简单,节约能耗的特点。
2、传统的污泥混合装置的出泥口是设置在顶部,当污泥高度低于出泥 口高度时,污泥便很难排出,必须借助外力才可排除干净。而本实用新型 的出泥口是设置在混合容器的底部,污泥可依靠自身重力而排出,而且不 管容器内污泥含量多少,其都可以完全排出干净。而且由于进泥口是设置 在混合容器的中上部,当通入污泥达到一定量时,才打开出泥口进行排泥, 便可保证混合容器内的污泥与絮凝药剂反应充分。而新通入的污泥,在降 落到混合容器最底部排出时,其有足够的时间与絮凝药剂进行反应。因而,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出泥口出泥的时间控制污泥与絮凝药剂的反应时间,相 比与现有的混合装置,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混合更充分、控制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