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4.16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反应池,包括进水渠、粗格栅渠、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渠、曝气沉砂池、膜格栅渠和出水渠;所述进水渠导通连接所述粗格栅渠,所述粗格栅渠导通连接所述污水提升泵房,所述污水提升泵房通过提升泵连接所述细格栅渠,所述细格栅渠导通连接所述曝气沉砂池,所述曝气沉砂池导通连接所述膜格栅渠,所述膜格栅渠导通连接所述出水渠。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易于管理运行,且各主体部分可全部埋设在地面以下,通过渠道延伸相互导通连接,流程较短,水头损失较小,能耗较低,对地面交通及建筑物构筑的影响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渠、粗格栅 渠、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渠、曝气沉砂池、膜格栅渠和出水渠;
所述进水渠导通连接所述粗格栅渠,所述粗格栅渠导通连接所述污水提升 泵房,所述污水提升泵房通过提升泵连接所述细格栅渠,所述细格栅渠导 通连接所述曝气沉砂池,所述曝气沉砂池导通连接所述膜格栅渠,所述膜 格栅渠导通连接所述出水渠;
所述粗格栅渠内设置有粗格栅装置,所述细格栅渠内设置有细格栅装置, 所述膜格栅渠内设置有膜格栅装置,所述曝气沉砂池内设置有吸砂装置和 曝气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粗格栅渠为1至6个,各个所述粗格栅渠与所述进水渠分别导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细格栅渠为1至6个,所述污水提升泵房对应每一所述细格栅渠设置有一 所述提升泵,通过所述提升泵与各个所述细格栅渠进行分别导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膜格栅渠为1至10个,各个所述膜格栅渠与所述曝气沉砂池分别导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反应池,其 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渠和/或粗格栅渠和/或细格栅渠和/或膜格栅渠上设有 渠道闸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粗格栅装置包括齿形固液分离机和螺旋压缩输送一体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细格栅装置包括转鼓细格栅和螺旋输送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膜格栅装置包括转鼓式膜格栅除污机、膜格栅滤渣压缩机、高压冲洗水泵、 高压冲洗移动电机和油脂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吸砂装置包括吸砂行车、砂泵和砂水分离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曝气装置包括鼓风机、空气管和穿孔曝气管。
说明书
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反应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 理反应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环保标准对污水厂出水指标要求的提高,且部分污水处理后 需再生回用,依靠过去单纯的生物处理工艺,难以达到现在的出水要求。尤其 污水厂进水中,栅渣量、含砂量等很高,如果进入生物反应系统,对系统不利, 所以应加强处理,减少运行成本及能耗。
目前,国内外许多水处理研究机构专门对预处理反应池工艺进行了大量研 究工作,开发出了一些新型、适用的污水预处理构筑物。但随着污水处理工艺 的复杂化,污水处理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在很多城市,土 地已经成为各种设施发展的瓶颈,很多设备和技术因为占地面积过大而无法被 实施。且这些工艺对除渣除砂效果不太理想。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占地紧凑、能耗低、提高出水水 质、适用于污水厂栅渣量、含砂量高的污水预处理的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 反应池。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占地紧凑、能耗低、能提高 出水水质的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反应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反应池,包 括进水渠、粗格栅渠、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渠、曝气沉砂池、膜格栅渠和出 水渠。
所述进水渠导通连接所述粗格栅渠,所述粗格栅渠导通连接所述污水提升 泵房,所述污水提升泵房通过提升泵连接所述细格栅渠,所述细格栅渠导通连 接所述曝气沉砂池,所述曝气沉砂池导通连接所述膜格栅渠,所述膜格栅渠导 通连接所述出水渠。
所述粗格栅渠内设置有粗格栅装置,所述细格栅渠内设置有细格栅装置, 所述膜格栅渠内设置有膜格栅装置,所述曝气沉砂池内设置有吸砂装置和曝气 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粗格栅渠为1至6个,各个所述粗格栅渠与 所述进水渠分别导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细格栅渠为1至6个,所述污水提升泵房对 应每一所述细格栅渠设置有一所述提升泵,通过所述提升泵与各个所述细格栅 渠进行分别导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膜格栅渠为1至10个,各个所述膜格栅渠 与所述曝气沉砂池分别导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渠和/或粗格栅渠和/或细格栅渠和/或 膜格栅渠上设有渠道闸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粗格栅装置包括齿形固液分离机和螺旋压缩 输送一体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细格栅装置包括转鼓细格栅和螺旋输送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膜格栅装置包括转鼓式膜格栅除污机、膜格 栅滤渣压缩机、高压冲洗水泵、高压冲洗移动电机和油脂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吸砂装置包括吸砂行车、砂泵和砂水分离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鼓风机、空气管和穿孔曝气管。
本发明的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反应池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易 于管理运行,且各主体部分可全部埋设在地面以下,通过渠道延伸相互导通连 接,流程较短,水头损失较小,能耗较低,同时大大的减小了对地面交通及建 筑物构筑的影响。对于高栅渣量和含砂量的污水,通过本发明的反应池集中除 渣去砂,易于管理运行,将栅渣通过粗格栅装置、细格栅装置和膜格栅装置分 别去除,除砂等通过曝气沉砂池去除,有效的减少了污水对后续构筑物及设备 的影响。尤其适用在MBR工艺中,污水经过本发明的反应池预处理后进入生物 反应系统,能很好的满足生物反应池和膜池等对水源水质的要求。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 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