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4.22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酸性矿井废水的方法,涉及酸性矿井废水治理领域,该方法在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对酸性矿井废水处理前通过铁碳微电解反应的反应层作预处理,避免了硫酸盐还原菌受重金属浓度和pH值限制的不足,不仅能有效去除高浓度的酸性重金属废水中各种重金属离子以及硫酸根离子,而且能将出水pH控制在一定范围,同时在本方法中采用两次过滤处理,将存在重污染的金属离子过滤在工艺设备中,避免了排水的二次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酸性矿井废水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酸性矿井废水注入进水口;
2)酸性矿井废水通过含水层;
3)通过含有铁屑和碳颗粒的反应层;
4)通过第一过滤层;
5)再次通过含水层处理;
6)通过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的反应层,反应时间为12-48h,反应温度 25-40℃;
7)通过第二过滤层;
8)进入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酸性矿井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含有铁屑和碳颗粒的反应层中,铁与碳的质量比为1∶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酸性矿井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含有铁屑和碳颗粒的反应层中铁碳与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的反应层中 硫酸盐还原菌的的比(g∶ml)为1∶5-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酸性矿井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酸性矿井废水的PH值为3-6。
说明书
一种处理酸性矿井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酸性矿井废水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处理酸性矿井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酸性矿井水的pH通常很低,富含SO42-离子和Fe3+离子,易浸出伴生矿物中的有毒元素,如铅、砷、镉、铜等,对矿业生产、地下水资源及矿区生态环境具有严重危害。
传统的地下水修复技术是抽出处理技术,但是运行成本高昂,因此能够有效去除地下水中各类污染物质地下水原位修复方法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主要对处理有机氯化物、非水溶性物质、重金属、无机盐等污染的地下水非常有效,主要利用硫酸盐还原菌科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特性,但重金属浓度、酸性矿井水PH值对硫酸盐还原菌的影响很大,当重金属浓度、pH值超过一定界限,硫酸盐还原菌几乎不能生长,同时,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重金属周期较长、易造成二次污染大大影响了此方法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方法中存在二次污染、受到重金属浓度、pH等限制的高效处理酸性矿井废水的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处理酸性矿井废水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酸性矿井废水注入进水口;
2)酸性矿井废水通过含水层;
3)通过含有铁屑和碳颗粒的反应层;
4)通过第一过滤层;
5)通过含水层处理;
6)通过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的反应层,反应时间为12-48h,反应温度25-40℃;
7)通过第二过滤层;
8)进入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的含有铁屑和碳颗粒的反应层中,铁与碳的质量比为1∶1-5∶1。
优选的,所述的含有铁屑和碳颗粒的反应层中铁碳与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的反应层中硫酸盐还原菌的的比(g∶ml)为1∶5-3∶5。
优选的,所述的酸性矿井废水的pH值为3-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酸性矿井废水首先通过含水层稀释,接着通过含有铁碳微电解反应介质的反应器,用铁碳微电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SO42-和重金属离子,大幅提高酸性废水的pH值,为后续硫酸盐还原菌提供适宜PH值以及Fe2+,且Fe2+可促进硫酸盐还原菌生长代谢,将处理后的出水通入填有一定碱性物质的含水层,可起到蓄水及进一步提高PH的目的,再将处理后的出水通过填有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填料层的反应器,以进一步去除SO42-和重金属离子并控制Fe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可避免二次污染,处理效果显著,结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