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3.27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企业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油池、气浮池、调节池、循环水解酸化池,隔油池依次与气浮池、调节池相连,调节池出水经离心泵、布水器与循环水解酸化池入口相连,循环水解酸化池出水管路依次与一段集水池、脱碳亚硝化反应池、二段集水池、氨氧化脱氮反应池、脱碳强化反应池、二次沉淀池工艺相连,二次沉淀池出水管路依次与加药反应池和混凝沉淀池工艺相连;二次沉淀池和混凝沉淀池的底流依次与污泥浓缩池和压滤机工艺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去除焦化废水中的悬浮物、氨氮、酚、油及氰化物,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油池、气浮池、调节池 、循环水解酸化池、脱碳亚硝化反应池、氨氧化脱氮反应池、脱碳强 化反应池、二次沉淀池、加药反应池、混凝沉淀池和清水池;隔油池 出水管路依次与气浮池、调节池工艺相连,调节池出水经离心泵、布 水器与循环水解酸化池入口相连,循环水解酸化池出水管路依次与一 段集水池、脱碳亚硝化反应池、二段集水池、氨氧化脱氮反应池、脱 碳强化反应池、二次沉淀池工艺相连,二次沉淀池出水管路依次与加 药反应池和混凝沉淀池工艺相连,混凝沉淀池出水与清水池相连;二 次沉淀池和混凝沉淀池的底流依次与污泥浓缩池和压滤机工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沉 淀池的底流经管道与循环水解酸化池入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池 上设有管路分别与轻油槽和重油槽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碳亚 硝化反应池与纯碱药剂槽之间设有管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反 应池分别与混凝剂槽和絮凝剂槽之间设有管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碳亚 硝化反应池和脱碳强化反应池内分别设有风管出口,风管的另一端与 鼓风机相连。
说明书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企业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焦化废水处理 系统。
背景技术
焦化废水是在生产焦炭、煤气、焦油及化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 水成分复杂,含有数十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污染物质,其中无机化合 物主要含有大量氨氮类、硫化物、氰化物等有害成分;有机化合物主 要有酚类、单环及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同时也含有氮、硫、氧等杂环 化合物等。焦化废水属有毒有害、含高浓度有机物、含高氨氮废水, 处理难度非常大。
焦化废水现有处理工艺为传统的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如A2/O工艺和 OAO等工艺,都存在着总碳总氮去除率低,出水不达标、药剂消耗量大 、污泥处理量大以及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简单、运 行成本低、污泥处理量少、工程造价低、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维护便 利,提高推广和应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隔油池、气浮池、调节池、循环水解酸 化池、脱碳亚硝化反应池、氨氧化脱氮反应池、脱碳强化反应池、二 次沉淀池、加药反应池、混凝沉淀池和清水池;隔油池出水管路依次 与气浮池、调节池工艺相连,调节池出水经离心泵、布水器与循环水 解酸化池入口相连,循环水解酸化池出水管路依次与一段集水池、脱 碳亚硝化反应池、二段集水池、氨氧化脱氮反应池、脱碳强化反应池 、二次沉淀池工艺相连,二次沉淀池出水管路依次与加药反应池和混 凝沉淀池工艺相连,混凝沉淀池出水与清水池相连;二次沉淀池和混 凝沉淀池的底流依次与污泥浓缩池和压滤机工艺相连。
所述二次沉淀池的底流经管道与循环水解酸化池入口相连。
所述隔油池上设有管路分别与轻油槽和重油槽相连。
所述脱碳亚硝化反应池与纯碱药剂槽之间设有管路相连。
所述加药反应池分别与混凝剂槽和絮凝剂槽之间设有管路相连。
所述脱碳亚硝化反应池和脱碳强化反应池内分别设有风管出口,风管 的另一端与鼓风机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可有效去除焦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悬浮物、氨氮、酚、油及氰化 物等污染物,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 ),工艺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污泥处理量少、工程造价低、系统 运行稳定、操作维护便利,提高推广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