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甘薯淀粉废水生产乙醇

发布时间:2018-7-7 17:16:27

  申请日2013.07.08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IPC分类号C12P19/14; C12P7/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甘薯淀粉废水生产乙醇的方法,属农副产品深加工中的废水再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甘薯淀粉废水经过滤、浓缩,采用酶技术处理浓缩废水,而后采用同步糖化发酵进行发酵后经蒸馏制备乙醇。该方法利用甘薯淀粉废水制备乙醇产品,不仅有效提高废水利用率,变废为宝,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且有效的减轻环境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甘薯淀粉废水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是将甘薯淀 粉废水经过滤、浓缩,采用酶技术处理浓缩废水,而后进行发酵制备乙醇;具体 包括如下步骤:

  (1)甘薯淀粉废水收集:将甘薯淀粉废水通过孔径为100-200目离心筛除 杂,浓缩过滤液至固形物含量为8-12%;

  (2)酶解处理:将浓缩液加热至95℃,加入耐热性α-淀粉酶,酶活90 KNU/ml,加入量为0.1-0.2KNU/g淀粉,保温15-45min至碘反应为红棕色;

  (3)种子液培养:采用酿酒酵母以麦芽汁培养基进行培养8~24h,培养1 次或2次;采用酿酒酵母粉以质量浓度2~5%葡萄糖溶液为培养基培养0.5~2h;

  (4)乙醇发酵:采用同步糖化发酵,酶解液经115℃灭菌15min后,冷却 至30℃接入种子培养液,控制初始菌浓度在107以上,同时加入糖化酶,酶活 500AGU/ml,加入量为0.5~1.5AGU/g淀粉,30℃发酵14-24h至发酵终点, 发酵结束后经蒸馏制备乙醇。

  说明书

  一种利用甘薯淀粉废水生产乙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甘薯淀粉废水生产乙醇的方法,属农副产品深加工中的 废水再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甘薯生产国,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55%,总产量约占世界 的80%,年产量在1亿吨以上。目前甘薯加工主要是用来生产淀粉和粉丝,虽然 甘薯应用在加工中的比例不大,但是由于基数巨大,每年用来生产淀粉和粉丝的 甘薯也是一个庞大的数目。而每加工1吨甘薯淀粉,就要产生10~20吨废水,其 COD高达10000mg/L以上,甘薯淀粉加工废水中含有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 氨基酸、有机酸、果胶等有机物,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目前,我国淀粉生产过 程中产生的废水往往被随意排放,造成河水腐败变质、臭气难闻、农田污染等严 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部分淀粉生产企业对废水处理后再排放,但每年都要花费大 量的人力和物力。随着甘薯淀粉加工技术的提高,每加工1吨甘薯淀粉产生的废 水减少40~60%,大大提高了淀粉废水的浓度,这就为甘薯淀粉加工废水有效循 环再利用提供了可能。利用甘薯淀粉加工废水生产或制备相关生物产品或制品, 不仅可以变废为宝,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治理难 度。

  目前,对甘薯淀粉废水的加工利用也有相关专利报告,主要是从淀粉加工废 水中提取蛋白质或以淀粉加工废水为培养基质制备杀菌剂、微生物菌肥等单一产 品等,但利用甘薯淀粉加工废水生产乙醇的技术方法还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甘薯淀粉废 水生产乙醇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甘薯淀粉废水经过滤、浓缩,采用酶技术处理浓 缩废液,而后进行发酵制备乙醇。该方法利用甘薯淀粉废水制备乙醇产品,提高 废水的利用率,变废为宝,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效的减轻环境污染。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利用甘薯淀粉废水生产乙醇的方法, 该方法是将甘薯淀粉废水经过滤、浓缩,采用酶技术处理浓缩废水,而后进行发 酵制备乙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甘薯淀粉废水收集:将甘薯淀粉废水通过孔径为100-200目离心筛除 杂,浓缩过滤液至固形物含量为8-12%;

  (2)酶解处理:将浓缩液加热至95℃,加入耐热性α-淀粉酶,酶活90 KNU/ml,加入量为0.1-0.2KNU/g淀粉,保温15-45min至碘反应为红棕色;

  (3)种子液培养:采用酿酒酵母以麦芽汁培养基进行培养8~24h,培养1 次或2次;采用酿酒酵母粉以质量浓度2~5%葡萄糖溶液为培养基培养0.5~2h;

  (4)乙醇发酵:采用同步糖化发酵,酶解液经115℃灭菌15min后,冷却 至30℃接入种子培养液,控制初始菌浓度在107以上,同时加入糖化酶,酶活 500AGU/ml,加入量为0.5~1.5AGU/g淀粉,30℃发酵14-24h至发酵终点, 发酵结束后经蒸馏制备乙醇。

  本发明的优点是:该方法是将甘薯淀粉废水经过滤、浓缩,采用酶技术处理 浓缩废水,而后进行发酵制备乙醇。有效提高了甘薯淀粉废水利用率,大大提高 企业经济效益,有效的减轻环境污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