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井场废水原位快速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6-30 20:11:56

  申请日2013.07.16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一种油田井场废水原位快速处理方法,在废液储存池中依次进行如下步骤:利用pH调节、预氧化对废水进行破乳;利用絮凝剂和高分子助凝剂实现废水中胶体、悬浮物的脱稳凝聚;静沉以完成污染物与处理水的分离,本发明可适用于受井场条件限制无法集中处理或紧急情况下井场废水的应急处理,利用油田井场内设置的废液储存池作为反应器,在该反应器内利用水力搅拌设备,可实现pH调节、破乳、预氧化、混凝以及沉淀等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该方法的装置;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对现场道路、供电等设施依赖性小等特点,能在作业现场快速完成井场废水中COD、SS、色度、嗅及石油类污染物的大幅削减,实现废水的无害化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油田井场废水原位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废液储存池中 依次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pH调节、预氧化对废水进行破乳;

  步骤二,利用絮凝剂和高分子助凝剂实现废水中胶体、悬浮物的脱稳凝 聚;

  步骤三,静沉以完成污染物与处理水的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场废水原位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一中,pH调节是采用盐酸或石灰作为调节剂使得废水的pH值维持 在6.5~8之间,以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钠作为预氧化剂,使用潜水泵作为水力 混合动力来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田井场废水原位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pH电位监测仪对初始水质进行监测,并将测定结果输入至PLC控制器 中,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不同的加药泵投加相应的pH调节剂,药剂投 加量由pH监测仪的信号输出控制,当pH监测仪检测到污水的pH值达到预 定要求时,停止加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田井场废水原位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Zeta电位监测仪对pH调节后的污水进行监测,并将测定结果输入至PLC 控制器中,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不同的加药泵投加相应的预氧化剂,氧 化剂投加量由Zeta电位监测仪的信号输出控制,当Zeta电位监测仪检测到 污水的Zeta电位值达到预定要求时,停止加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油田井场废水原位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 在于,当废水为酸性时,投加过氧化氢作为预氧化剂,投加量为10~20mg/L; 当废水为碱性时,投加次氯酸钠作为预氧化剂,投加量5~15m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场废水原位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中,首先在废水中按照300~600mg/L的比例投加絮凝剂,混合 搅拌5~10min后,按照3~8mg/L的比例投加高分子助凝剂,混合搅拌1~ 2min,池内絮体尺寸达到2~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田井场废水原位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所述高分子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场废水原位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中,静沉1~1.5h,上清液用于井场浇洒或绿化,沉积的底泥晒 干后进行焚烧处理,以此实现油田井场废水的原位无害化处置。

  9.一种油田井场废水原位快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废水输送装置;

  接废水输送装置出口的废液储存池;

  位于废液储存池上方的加药装置;

  位于废液储存池中的pH电位监测仪;

  位于废液储存池中的Zeta电位监测仪;

  位于废液储存池中的潜水泵;

  以及,PLC控制器;

  其中,所述pH电位监测仪和Zeta电位监测仪的采集信号输入至PLC控 制器,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多个用于盛装不同药剂的加药盒,每个药盒中设置 有相应的投加泵,PLC控制器输出多路控制信号至相应的投加泵,根据当前 pH和Zeta电位值控制相应投加泵投放药剂。

  说明书

  油田井场废水原位快速处理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井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田井场废水原位 快速处理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井场废水处理常用的方法有高级氧化技术、膜分离技术、混凝技术 等,这三种方法均能对井场废水进行有效处理。但高级氧化技术和膜分离技 术所使用的设备及药剂昂贵,且必须建设相应的处理场站以保证处理过程顺 利进行,更重要的是高级氧化和膜分离技术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具有相当高的 操作能力及知识水平,以上因素制约着这两种技术在油田井场废水处理的大 规模应用。传统的混凝-沉淀工艺操作简便、药剂费用低廉、处理效果良好, 是理想的井场废水方法,但传统的混凝-沉淀工艺过程必须在一定的设备中进 行。由于处理过程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以保证良好的处理效果,混凝沉淀设 备的尺寸一般较大,移动不便,比较适合废水量大、且有固定水处理场站的 情况,不适用于井场条件受限制的情况,如井场比较分散、井场废水量小且 间歇性排放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井场废水 原位快速处理方法与装置,可适用于受井场条件限制无法集中处理或紧急情况 下井场废水的应急处理,利用油田井场内设置的废液储存池(罐)作为反应器,在 该反应器内利用水力搅拌设备,可实现pH调节、破乳、预氧化、混凝以及沉淀 等作用;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对现场道路、供电等设施依赖性小 等特点,能在作业现场快速(2~3小时)完成井场废水中COD、SS、色度、嗅及 石油类污染物的大幅削减,实现废水的无害化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田井场废水原位快速处理方法,在废液储存池中依次进行如下步 骤:

  步骤一,利用pH调节、预氧化对废水进行破乳;

  步骤二,利用絮凝剂和高分子助凝剂实现废水中胶体、悬浮物的脱稳凝 聚;

  步骤三,静沉以完成污染物与处理水的分离。

  所述步骤一中,pH调节是采用盐酸及石灰作为调节剂使得废水的pH值 维持在6.5~8之间,以过氧化氢及次氯酸钠作为预氧化剂,使用潜水泵作为 水力混合动力来源。

  当废水为酸性时,投加过氧化氢作为预氧化剂,投加量为10~20mg/L; 当废水为碱性时,投加次氯酸钠作为预氧化剂,投加量5~15mg/L。

  所述步骤二中,首先在废水中按照300~600mg/L的比例投加絮凝剂, 混合搅拌5~10min后,按照3~8mg/L的比例投加高分子助凝剂,混合搅拌 1~2min,池内絮体尺寸达到2~5mm。

  其中,第一次搅拌要剧烈,而第二次搅拌要温和,确保形成的大絮体不 被打散。

  所述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所述高分子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

  所述步骤三中,静沉1~1.5h,上清液用于井场浇洒或绿化,沉积的底 泥晒干后进行焚烧处理,以此实现油田井场废水的原位无害化处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油田井场废水原位快速处理装置,包括:

  废水输送装置;

  接废水输送装置出口的废液储存池;

  位于废液储存池上方的加药装置;

  位于废液储存池中的pH电位监测仪;

  位于废液储存池中的Zeta电位监测仪;

  位于废液储存池中的潜水泵;

  以及,PLC控制器;

  其中,所述pH电位监测仪和Zeta电位监测仪的采集信号输入至PLC控 制器,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多个用于盛装不同药剂的加药盒,每个药盒中设置 有相应的投加泵,PLC控制器输出多路控制信号至相应的投加泵,根据当前 pH和Zeta电位值控制相应投加泵投放药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油田井场内的储液池(罐)作为处理反应器,无需新建处理设施, 实现了废水的原位处理,大幅降低了处理成本。

  (2)利用pH调节、预氧化、混凝及沉淀等处理手段,在2-3h内快速实现 废水中COD、SS、色度、嗅及石油类污染物的大幅削减。

  (3)本方法可根据不同水质投加不同种类及用量pH药剂、预氧化剂、絮 凝剂及高分子助凝剂剂,以期达到满意的处理效果。

  (4)本方法采用潜水泵作为水力搅拌的动力来源并配备发电机,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适用性强。

  (5)本发明适用于受井场条件限制无法集中处理或紧急情况下井场废水的 应急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