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厂污泥炭化处理及炭回收的技术

发布时间:2018-6-30 14:08:34

  申请日2013.08.14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IPC分类号C02F11/18; C01B31/02; C10B53/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油厂污泥炭化处理及炭回收的装置,其前置处理单元为外热式干燥机(1),该干燥机设置有干燥机夹套(2);其炭化单元为外热式旋转炭化炉(3),旋转炭化炉设置有旋转炭化炉夹套(4);其冷凝和油水分离单元包括烟气收集管路(5)、喷淋塔(6)、油水分离器(7),烟气收集管路(5)将气相产物引入喷淋塔(6),喷淋后得到的炭化液经油水分离器(7)后实现油、水分离;其可燃气利用单元包括燃烧器(8)和尾气净化器(9),燃烧器(8)与干燥机夹套(2)、旋转炭化炉夹套(4)通过烟气输送管路(15)连通,燃烧器(8)出来的尾气经由尾气净化器(9)后排放。本实用新型具有油分回收率高、工艺运行稳定可靠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炼油厂污泥炭化处理及炭回收的装置,包括前置处理单元、炭化单元、 冷凝和油水分离单元、可燃气利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置处理单元为外热式干燥机(1),该干燥机设置有干燥机夹套(2);

  所述炭化单元为外热式旋转炭化炉(3),旋转炭化炉设置有旋转炭化炉夹套 (4);

  所述冷凝和油水分离单元包括烟气收集管路(5)、喷淋塔(6)、油水分离器 (7),烟气收集管路(5)用于将前置处理步骤和炭化步骤中产生的气相产物引 入喷淋塔(6),喷淋后得到的炭化液经油水分离器(7)后实现油、水分离;

  所述可燃气利用单元包括燃烧器(8)和尾气净化器(9),燃烧器(8)与干 燥机夹套(2)、旋转炭化炉夹套(4)通过烟气输送管路(15)连通,燃烧器(8) 产生的热量可以传递给干燥机夹套(2)和旋转炭化炉夹套(4),燃烧器(8)出 来的尾气经由尾气净化器(9)后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油厂污泥炭化处理及炭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还包括返混料仓(10),返混料仓(10)位于外热式干燥机(1)之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油厂污泥炭化处理及炭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中转料仓(11),中转料仓(11)位于外热式干燥机(1)与外热式旋 转炭化炉(3)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油厂污泥炭化处理及炭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热式干燥机(1)、外热式旋转炭化炉(3)、燃烧器(8)均设置有辅助燃 烧器(12)。

  说明书

  一种炼油厂污泥炭化处理及炭回收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炼油厂污泥炭化处理及炭 回收的装置。

  背景技术

  油厂废水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隔油池污泥、溶气浮选浮渣及剩 余活性污泥等,他们统称为炼油厂“三泥”,这类含油污泥的特点是含水率较高。 国内外广泛研究的“三泥”无害化处理技术,主要有焚烧、生物降解、溶剂萃取及 送焦化处理等,然而这些技术在经济、技术及设备运行维护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 足。国内炼油厂一般采用浓缩机—机械脱水—焚烧的方法处理炼油厂污泥,焚烧 每吨污泥的费用较高,并且设备故障率较高。近年来,某些炼油厂将机械脱水后 的污泥直接送入焦化装置,作为急冷油或作为急水使用。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 局限性,原因之一是污泥中含有大量水,易对焦化操作产生影响,焦化的处理能 力低,不能将三泥全部处理掉。多年来,国内一直没有一个技术与经济可行的“三 泥”处理方法和装置。

  近年来,固体废物热解处理作为一种新发展的技术,其优点和可操作性已受 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热解又称干馏、热分解或炭化。污泥热解处理是指污泥中 的有机物在隔氧条件下加热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产生三种相态物质,气相以氢、 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为主,其组分和比例取决于污泥的成分;液相以常温 下的燃油、水为主,尚有乙酸、丙酮与甲醇等易挥发液体;固相为残炭与原有矿 物质。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CN101113067A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处 理方法,包括将含油污泥送入密闭的干燥裂解炉内进行热解处理,热解处理在 200~600℃条件下反应1~5小时,回收油、气、水。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CN101759339A公开了一种油田罐底油泥资源化 处理方法,包括先对油田罐底油泥进行松散化改性,然后再进行热解,得到固体 残渣和气体产物;所述气体产物经冷凝后得到热解油和可燃气体;对所述热解液 进行油、水分离,得到热解油。据该专利的发明人反应:该方案运行一段时间后, 处理效率低下,甚至导致整套系统的瘫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炼油厂污泥炭化处理及 炭回收的装置,该装置运行稳定,而且油分回收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炼油厂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前置处理单元、炭化单元、冷凝和油 水分离单元、可燃气利用单元,

  所述前置处理单元为外热式干燥机,该干燥机设置有干燥机夹套;

  所述炭化单元为外热式旋转炭化炉,旋转炭化炉设置有旋转炭化炉夹套;

  所述冷凝和油水分离单元包括烟气收集管路、喷淋塔、油水分离器,烟气收 集管路用于将前置处理步骤和炭化步骤中产生的气相产物引入喷淋塔,喷淋后得 到的热解液经油水分离器后实现油、水分离;

  所述可燃气利用单元包括燃烧器和尾气净化器,燃烧器与干燥机夹套、旋转 炭化炉夹套通过烟气输送管路连通,燃烧器产生的热量可以传递给干燥机夹套和 旋转炭化炉夹套,燃烧器出来的尾气经由尾气净化器后排放。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CN101759339A对油田罐底油泥资源化处理方法 中也对油田罐底油泥进行前置处理,即将自然风干后的油田罐底油泥在加热器中 加热至100~200℃。而本申请的前置处理步骤充分利用了炼油厂污泥中的水分, 在隔绝外部空气的情况下,通过热源对含油污泥进行外热式加热至160~180℃, 污泥中的水分在大量蒸发的过程中也把油分带出,通过管道引导到冷凝装置,不 仅能防止油分散发到大气中造成污染,还能使油分得到充分的回收,更重要的是 能大大降低炭化步骤的工作负荷,有利于整套工艺的稳定运行。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CN101113067A对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中,直接将含水率在80%以内的含油污泥送入密闭的干燥裂解炉内进行热解处 理。而本实用新型进入炭化步骤的含油污泥含水率在20%以下,不仅含油污泥内 的油分已被带走部分,而且前置处理时水分的沸腾不断搅拌含油污泥,使进入炭 化步骤的含油污泥的油分分布非常均匀,所以含油污泥的升温速度较快、炭化速 度较快,而且降低了炭化过程中因水分含量高造成炭化温度不稳定的风险,提高 了炭化过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采取用水喷淋的方式对前置处理步骤和炭化步骤中产生的气相 产物进行冷凝,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本方面收集到的气相产物水汽含量 较高,喷淋水可以与水汽充分交融迅速完成热交换;二是用水喷淋可以同时除去 气相产物中的烟尘,起到净化不凝气体的作用,不仅不凝气体在燃烧时更加充分, 而且能防止烟尘阻塞管道,保证整套设备的管路通畅。

  作为改进,该装置还包括返混料仓,返混料仓位于外热式干燥机之前,可以 将炭化产生的固体残渣部分回投至该返混料仓内,将固体残渣与含油污泥混合后 进入外热式干燥机。

  该方案能利用固体残渣的余热得到充分利用,固体残渣在160~180℃温度 下随着水分翻滚,能加速把水分和油分析出;另一方面,由于固体残渣中油分含 量极少,其混到未经处理的含油污泥中后能起到降低含油污泥中含油量的作用, 有利于炭化时油分的充分析出。

  作为改进,该装置包括中转料仓,中转料仓位于外热式干燥机与外热式旋转 炭化炉之间。

  作为改进,所述外热式干燥机、外热式旋转炭化炉、燃烧器均设置有辅助燃 烧器。

  前置处理和炭化步骤中的热源一部分由不凝气体燃烧后提供,当热源不够 时,可以打开各自的辅助热源进行供热。可燃气利用步骤中,不凝气体的某些成 分可能不能燃烧充分,会照成尾气不能达标排放,此时可燃气利用步骤中的辅助 热源可以燃烧一些农业废弃物作为辅助热源,促使不凝气体的充分燃烧,当然也 可以使用燃烧燃气作为其辅助热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二步式处理方式,分二次对含油污泥进行干化和油气提取, 降低了工艺控制难度及装置故障率的发生率,整套工艺运行高效、稳定。

  (2)干燥机、旋转炭化炉和燃烧器均设置有辅助燃烧器,装置运行时,燃 烧器产生的高温烟气向干燥机、旋转炭化炉供能,当燃烧器提供的能量无法满足 干燥机和旋转炭化炉的热量需求时,或燃烧器内部的可燃性气体的浓度过低无法 实现自燃并维持燃烧器内的温度时,辅助燃烧器将会开启,以保证燃烧器,干燥 机及旋转炭化炉的正常工作温度,保障燃烧器,外热式干燥机及旋转炭化炉的正 常运行,装置稳定性高。

  (3)前置处理和炭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相物质进入冷凝和油水分离单 元,对其进行除尘及冷凝处理,除去了大量水蒸气及粉尘,得到相对纯净的不凝 气体,不凝气体进入可燃气利用单元进行充分燃烧,燃烧产生热量供能支持前置 处理和炭化处理过程,尾气经净化处理后粉尘含量和黑度均达标。本实用新型在 完成炭化气相产物无害化的同时,也实现炭化产物的能量利用,炭化产物无害化 处理效果好,实现能量循环利用,降低运营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油分回收率高、工艺运行稳定可靠、节能环保的 优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