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一体化技术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6-29 16:06:38

  申请日2013.05.27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一体化装置、好氧池、厌氧池、过滤器、微滤装置、RO装置和杀菌除臭装置;一体化装置包括罐体,设有进药口、排污口、进水口、进气口和出水口;格栅横设于罐体内,位于进水口和进气口之间,格栅的外侧壁与罐体的内壁密封连接;气体分布器,横设于罐体内,位于格栅与出水口之间靠近格栅,包括主管和七根一端封闭支管,主管的一端与进气口相连通,另一端与七根支管的开口端相连通;支管顶部设有向上的喷气嘴、底部设有向下的吹气孔,喷气嘴的数量大于吹气孔,喷气嘴的内径等于吹气孔;吹气孔与格栅上的孔隙相对设置。为过滤、气浮与絮凝于一装置内完成的水处理系统,更方便、快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有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一体化装置、好氧池(17)、厌 氧池(18)、过滤器(19)、微滤装置(20)、RO装置(21)和杀菌除臭装置(22),所述好 氧池(17)、厌氧池(18)、过滤器(19)、微滤装置(20)、RO装置(21)和杀菌除臭装置 (22)均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好氧池(17)的底部设置有进氧管;

  所述厌氧池(18)的进口与好氧池(17)的出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器(19)的进口与厌 氧池(18)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微滤装置(20)的进口与过滤器(19)的出口相连通,所述 RO装置(21)的进口与微滤装置(20)的出口相连通,所述杀菌除臭装置(22)的进口与 RO装置(21)的出口相连通;

  所述一体化装置包括,

  罐体(1),上部设置有进药口(2),底部设置有排污口(3),下部设置有进水口(4)、 进气口(5)和出水口(6),所述出水口(6)在所述进水口(4)的上方,所述进气口(5) 在所述进水口(4)和出水口(6)之间,所述出水口(6)与好氧池(17)的进口相连通;

  格栅(7),横设于所述罐体(1)内,位于所述进水口(4)和进气口(5)之间,所述 格栅(7)的外侧壁与所述罐体(1)的内壁密封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气体分布器(8),横设于所述罐体(1)内,位于所述格栅(7) 与出水口(6)之间并靠近所述格栅(7),所述气体分布器(8)包括主管(9)和七根一端 封闭的支管(10),所述主管(9)的一端与进气口(5)相连通,另一端与七根所述支管(10) 的开口端相连通;所述支管(10)的顶部设置有向上的喷气嘴(11)、底部设置有向下的吹 气孔(12),所述喷气嘴(11)的数量大于所述吹气孔(12),所述喷气嘴(11)的内径等于 所述吹气孔(12),所述吹气孔(12)与所述格栅(7)上的孔隙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装 置中,所述主管(9)和七根支管(10)以所述罐体(1)的轴为中心沿圆周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 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顶部的刮板(13),所述刮板(13)可沿所述罐体(1) 的横截面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装 置还包括筛网(14),所述筛网(14)设置于所述出水口(6)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装 置还包括带有电机(16)的搅拌桨(15),所述搅拌桨(15)横向伸入所述罐体(1)内,并 位于所述进药口(2)和出水口(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 (15)为两个,所述搅拌桨(15)靠近所述筛网(14)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7) 的孔隙直径为1-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14) 的孔径为200-5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17) 内设置有好氧菌填料,所述厌氧池(18)内设置有厌氧菌填料。

  说明书

  一种带有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处理系统一般包括格栅机、调节池、絮凝池、气浮塔、好氧池、厌氧池和过滤 装置等设备,使用该水处理系统时,废水先经格栅机除去大颗粒沉淀,再进入调节池中调节 水量,然后依次被输送至絮凝池和气浮塔中以除去油脂、胶体等小颗粒杂质,之后进入好氧 池中进行好氧处理,继而进入厌氧池中用厌氧菌进行处理,最后经过滤装置过滤后得到净化 水。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145961A公开了一种制革废水的处理方法,废水经格栅过滤机过 滤后,通过泵体送入调节池中调节进出的水量,之后通过泵体依次送入水力筛、絮凝反应池、 纳米催化电解絮凝机、沉淀池、气浮装置、生化池等设备进行处理。上述技术的水处理系统 包括诸多独立设备,废水需要通过泵体在设备间依次运送,由于废水的处理量通常很大,因 此使用泵体输送废水会消耗很大的能量。而且,每一工序都需要设立单独处理设备,其成本 消耗也很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546433Y公开了一种旋流澄清气浮池,包括 内环池中的旋流絮凝区、池体下部的悬浮澄清分离区和外环池中的气浮分离区;原水进水管 在环形分隔板上部水平伸至池体中央旋流絮凝区,与喷嘴连接;旋流絮凝区的边侧环向有固 定网格,悬浮澄清分离区环向设置斜管;气浮分离区设溶气释放器,池面设置有浮渣槽,通 往池壁外;集水管置于环形分隔板上部,连接清水出水管,排泥支管置于环形分隔板上面一 侧,连接环形排泥管通往池壁外;池底有刮泥板,池底中心呈集泥斗状,集泥斗与池底排泥 管连接。该旋流澄清气浮池能够将絮凝、澄清、气浮集中在一个池内完成。

  上述技术的水处理装置是将絮凝、澄清和气浮工艺集中在一个装置内完成的,不需要泵 体输送,但是,上述装置的结构复杂,加工困难,不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并且,为了使絮凝剂能够与废水中的小颗粒杂质充分接触,从而节约絮凝剂的用量,上 述技术的废水在进入旋流澄清气浮池前仍需要通过格栅机等单独设备除去大颗粒杂质,该单 独设备既占用了空间,又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水处理装置结构复杂,加工困难,推广 使用困难;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推广的带有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为了节约絮凝剂的用量,现有技术中仍然需要单 独设备除去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该单独设备占用了空间、增加了成本;进而提出一种无需 额外的格栅等单独设备进行处理的带有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一体化装置的 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一体化装置、好氧池、厌氧池、过滤器、微滤装置、RO装置 和杀菌除臭装置,所述好氧池、厌氧池、过滤器、微滤装置、RO装置和杀菌除臭装置均设 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好氧池的底部设置有进氧管;

  所述厌氧池的进口与好氧池的出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器的进口与厌氧池的出口相连通, 所述微滤装置的进口与过滤器的出口相连通,所述RO装置的进口与微滤装置的出口相连通, 所述杀菌除臭装置的进口与RO装置的出口相连通;

  所述一体化装置包括,

  罐体,上部设置有进药口,底部设置有排污口,下部设置有进水口、进气口和出水口, 所述出水口在所述进水口的上方,所述进气口在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所述出水口与好 氧池的进口相连通;

  格栅,横设于所述罐体内,位于所述进水口和进气口之间,所述格栅的外侧壁与所述罐 体的内壁密封连接;

  所述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气体分布器,横设于所述罐体内,位于所述格栅与出水口之间并 靠近所述格栅,所述气体分布器包括主管和七根一端封闭的支管,所述主管的一端与进气口 相连通,另一端与七根所述支管的开口端相连通;所述支管的顶部设置有向上的喷气嘴、底 部设置有向下的吹气孔,所述喷气嘴的数量大于所述吹气孔,所述喷气嘴的内径等于所述吹 气孔,所述吹气孔与所述格栅上的孔隙相对设置。

  所述一体化装置中,所述主管和七根支管以所述罐体的轴为中心沿圆周均匀分布。

  所述一体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内顶部的刮板,所述刮板可沿所述罐体的横截面 移动。

  所述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筛网,所述筛网设置于所述出水口处。

  所述一体化装置还包括带有电机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横向伸入所述罐体内,并位于所 述进药口和出水口之间。

  所述搅拌桨为两个,所述搅拌桨靠近所述筛网设置。

  所述格栅的孔隙直径为1-5mm。

  所述筛网的孔径为200-500μm。

  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好氧菌填料,所述厌氧池内设置有厌氧菌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一体化装置、好 氧池、厌氧池、过滤器、微滤装置、RO装置和杀菌除臭装置,所述好氧池、厌氧池、过滤 器、微滤装置、RO装置和杀菌除臭装置均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好氧池的底部设置有进 氧管;所述厌氧池的进口与好氧池的出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器的进口与厌氧池的出口相连通, 所述微滤装置的进口与过滤器的出口相连通,所述RO装置的进口与微滤装置的出口相连通, 所述杀菌除臭装置的进口与RO装置的出口相连通;所述一体化装置包括,罐体,上部设置 有进药口,底部设置有排污口,下部设置有进水口、进气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在所述进 水口的上方,所述进气口在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所述出水口与好氧池的进口相连通; 格栅,横设于所述罐体内,位于所述进水口和进气口之间,所述格栅的外侧壁与所述罐体的 内壁密封连接;所述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气体分布器,横设于所述罐体内,位于所述格栅与出 水口之间并靠近所述格栅,所述气体分布器包括主管和七根一端封闭的支管,所述主管的一 端与进气口相连通,另一端与七根所述支管的开口端相连通;所述支管的顶部设置有向上的 喷气嘴、底部设置有向下的吹气孔,所述喷气嘴的数量大于所述吹气孔,所述喷气嘴的内径 等于所述吹气孔,所述吹气孔与所述格栅上的孔隙相对设置。

  上述系统的结构简单,通过简单的加工就能够得到带有具备过滤、气浮与絮凝三种功能 的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水处理系统结构复杂、加工困难、难于推广 的问题。

  上述系统中,废水由进水口引入一体化装置的罐体内,首先通过格栅脱除掉废水中的大 颗粒杂质,流至格栅上方的废水 中已滤除掉了大颗粒杂质,气体分离器通过支管上的喷气嘴 和吹气孔同时向罐内鼓泡,喷气嘴鼓出的气泡使废水中的油脂包裹在气泡外并随之上浮至罐 内顶部,经进药口向罐内投入絮凝剂,在鼓泡作用下,絮凝剂与水中残余的油脂、胶体等小 颗粒杂质相接触混合,之后包覆在气泡外侧并随之上浮至罐内顶部,此时杂质上浮至罐内顶 部,罐体中下部、格栅上方的水体已经过滤、气浮和絮凝处理,可通过出水口将废水送至好 氧池内进行好氧处理,好氧池的进氧管排出的含氧气体为好氧反应提供了原料,好氧反应结 束后将废水送至厌氧池中由厌氧菌进行处理,之后通过过滤器滤掉微生物杂质和大颗粒杂质, 再依次通过微滤装置截留掉0.02-5μm的颗粒,通过RO装置截留掉0.001-0.01μm的颗粒,最 后经杀菌除臭得到净化后的水。上述处理系统中的一体化装置能够将过滤、气浮和絮凝三个 处理过程集成在同一装置内完成,无需单独设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额外配制单独设备 进行过滤,占用空间并增加了成本的问题。经一体化装置处理后的废水再经好氧、厌氧、过 滤、微滤和反渗透等处理,最终得到可再次利用的水。

  此外,支管吹气孔喷出的少量气体能够将格栅孔隙处粘附的杂质颗粒吹掉,从而减少了 格栅的堵塞,能够使格栅快速过滤废水,提高了效率,因此气体分布器在这方面起到了为格 栅孔隙疏通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所述主管和七根支管以所述罐体的 轴为中心沿圆周均匀分布。还包括带有电机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横向伸入所述罐体内,并 位于所述进药口和出水口之间。沿圆周均匀设置的主管和直管能够在罐体内起到均匀鼓泡的 作用,从而使得罐内废水得到均匀处理,同时格栅上的孔隙得到均匀疏通。搅拌桨能够促使 絮凝剂与油脂、胶体等小颗粒杂质充分接触,以最大程度地脱除废水中的杂质。

  (3)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一体化装置的水处理系统,筛网,所述筛网设置于所述出水口 处。所述筛网的孔径为200-500μm。所述搅拌桨靠近所述筛网设置。通过筛网可以截留未能 上浮的小颗粒杂质,使废水达到后续处理的标准,同时,通过搅拌桨的附近的流体流动作用 可以减少杂质粘附在筛网上的几率,减少筛网的堵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