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6-29 9:01:44

  申请日2013.05.29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渠、沉淀分离室、气浮分离室、多极复合滤池和出水渠,所述进水渠通过位于进水渠底部的入流通道连通沉淀分离室的废水入口,所述沉淀分离室的上部出口由导流通道连接至气浮分离室的下部入口,所述气浮分离室的底部出口通过过水孔道连通多级复合滤池的入口,所述多级复合滤池的出口连接所述出水渠的入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小型、间歇式排水的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问题,同时处理流程简短、净水效率高、易于控制、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小型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渠、沉 淀分离室、气浮分离室、多极复合滤池和出水渠,所述进水渠通过位于进 水渠底部的入流通道连通沉淀分离室的废水入口,所述沉淀分离室的上部 出口由导流通道连接至气浮分离室的下部入口,所述气浮分离室的底部出 口通过过水孔道连通多级复合滤池的入口,所述多级复合滤池的出口连接 所述出水渠的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级复合滤池内包括依次设置并由滤网隔开的卵石区、砂石区、粒状 活性炭区和沸石/粒状活性炭复合区,所述卵石区与气浮分离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沸石/粒状活性炭复合区与出水渠之间设置上部开孔的出水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分离室为斜板式沉淀分离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分离室内的斜板与竖直向的夹角为30~6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小型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入流通道设置为3~5道,每道的宽度为2~3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型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设有与所述沉淀分离室上部连通的集水渠,该集水渠的底部连通所述导 流通道的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型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浮分离室内靠近导流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过流挡板,该过流挡板的 底端固定在气浮分离室的底部,顶端与气浮分离室的底部顶面之间形成过 水通道,在导流通道的出口处与过流挡板之间设置空气释放器。

  说明书

  一种小型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水产养殖废水 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问题是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特别是水环境污染。目前我国 的水产养殖业还是粗放、半精养的养殖模式,特别是家庭养殖户多数采用 无节制的大排大换的方式。水产养殖废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点,即 COD高、氨氮高、SS高,造成养殖水体日益的富营养化,对周边水域和 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危害。所以,开展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处理, 建立一个占地面积小、建设成本低、便于管理的处理模式对水环境的保护 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日益重视起来,要求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 环境友好型社会,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也日益迫切起来,但是由于水产养 殖业中仍有相当数量以家庭养殖为主,其废水具有自身的水量水质特点, 包括水量波动性较大、而且以间歇式排放为主,同时水质方面具有COD 高、氨氮高、SS高的特点,所以,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少有成规模 的。

  公开号为CN102010018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水产养殖 废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废水排入口、排水渠、弧形筛、弧形筛支架、清 水渠、集污槽和固化池;所述废水排入口与排水渠一侧连接相通;所述排 水渠的另一侧中部是开口设置,开口的下方设有弧形筛支架;所述弧形筛 设置在弧形筛支架上,所述弧形筛支架的正下方设有清水渠,该清水渠的 水排入下一级处理设备或者直接进入养殖池;所述弧形筛下部边沿连接集 污槽,该集污槽与固化池连接相通。

  公开号为CN10294229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水产养殖 废水组合净化处理的装置,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投配池和滴滤池;生物 接触氧化池连接进水管,生物接触氧化池与投配池经过水管连接,投配池 与滴滤池之间经虹吸管连接,滴滤池靠近底部连接出水管;所述生物接触 氧化池内设置填料支架,填料支架上负载组合填料,填料支架下方设置曝 气管,曝气管上固定若干曝气头,曝气管穿过填料支架连接设置在生物接 触氧化池外的电磁阀,电磁阀一端连接鼓风机;所述投配池内设置虹吸管, 虹吸管的出口连接设置在滴滤池内的固定若干喷嘴的管道;滴滤池内喷嘴 下方依次连接滤料层、承托层,承托层下方的滴滤池池体上设置若干通风 孔,靠近滴滤池底部连接出水管。

  上述处理装置存在装置过于简单处理效果不理想,或者装置太复杂, 用于小型养殖场时处理成本太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解决了小型、间 歇式排水的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问题,同时处理流程简短、净水效率高、 易于控制、成本低。

  一种小型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渠、沉淀分离室、气浮分 离室、多极复合滤池和出水渠,所述进水渠通过位于进水渠底部的入流通 道连通沉淀分离室的废水入口,所述沉淀分离室的上部出口由导流通道连 接至气浮分离室的下部入口,所述气浮分离室的底部出口通过过水孔道连 通多级复合滤池的入口,所述多级复合滤池的出口连接所述出水渠的入 口。

  养殖塘产生的废水 经由进水管路通过水泵进入进水渠,废水经过进水 渠下部的入流通道进入沉淀分离室,沉淀分离后上层较清的水由导流通道 进入气浮分离室下部,在气浮分离室内进行气浮分离后,部分浮渣由气浮 分离室的上部收集走,经过初步净化的水可去除废水中的SS、COD、氨 氮等,同时得到曝气作用。

  得到沉淀和气浮净化的水从气浮分离室的出水墙下部的过水孔道进 入多级复合滤池,最后净化后的清水进入出水渠由出水管路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多级复合滤池内包括依次设置并由滤网隔开的卵石 区、砂石区、粒状活性炭区和沸石/粒状活性炭复合区,所述卵石区与气浮 分离室连通。

  进一步优选,所述沸石/粒状活性炭复合区与出水渠之间设置上部开孔 的出水墙。得到沉淀和气浮净化的水从气浮分离室的出水墙下部的过水孔 道进入多级复合滤池,依次经过卵石区、砂石区、粒状活性炭区和沸石/ 粒状活性炭复合区,多级复合滤池的物理截留和生物降解主要去除水中剩 余的SS、氨氮、COD等,最后净化后的清水进入出水渠由出水管路排出, 可以直接排入大自然中,也可以返回作为养殖水。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分离室为斜板式沉淀分离室。

  进一步优选,所述沉淀分离室内的斜板与竖直向的夹角为30~60°。

  废水从斜板层的下方送入沉淀分离室中,经过斜板层进行沉降分离后 污泥沉积在斜板层下方,上方的清水送入气浮分离室进行进一步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入流通道设置为3~5道,每道的宽度为2~3cm。废水 从沉淀分离室的下部送入。

  作为优选,还设有与所述沉淀分离室上部连通的集水渠,该集水渠的 底部连通所述导流通道的入口。

  进一步优选,所述气浮分离室内靠近导流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过流挡 板,该过流挡板的底端固定在气浮分离室的底部,顶端与气浮分离室的底 部顶面之间形成过水通道,在导流通道的出口处与过流挡板之间设置空气 释放器。

  与现有的处理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 较,具有流程简短、净水效率高、易于控制、成本较低的优点,主要利用 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为主,具有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处理后的出水可以排 放至自然水体、也可回用于养殖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