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10.11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IPC分类号C02F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褐煤为基质填料的人工湿地褐煤提质冷凝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池、填料池、出水池。进水池和出水池铺有卵石以保证水流分布均匀,填料池由下至上分别为不同粒径级配的提质褐煤,上层种植芦苇。此以褐煤为基质填料的人工湿地褐煤提质冷凝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系统对铁、锰、挥发酚、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较高,出水能够达到相应的地表水排放限值或回用作为农业灌溉、绿化等用途的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以褐煤为基质填料的人工湿地褐煤提质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从左至右分别为进水区、潜流人工湿地主体、基质填料区、出水区;褐煤提质冷凝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填充卵石的进水区,在进水区分布均匀后进入池体及基质填料区,水平潜流至出水区,经处理达标后的褐煤提质冷凝水由出水管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褐煤为基质填料的人工湿地褐煤提质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设有流量计,以便调节不同过流段面水力负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褐煤为基质填料的人工湿地褐煤提质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层种植芦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褐煤为基质填料的人工湿地褐煤提质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以不同粒径级配提质脱水石褐煤作为人工湿地的基质填料,其中底部0.2m采用粒径为5-10mm的提质褐煤;中部0.2m采用2-5mm的提质褐煤;顶部0.1m采用0.5-2mm的提质褐煤作为人工湿地系统的基质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褐煤为基质填料的人工湿地褐煤提质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提质褐煤作为人工湿地的基质填料。
说明书
以褐煤为基质填料的人工湿地褐煤提质冷凝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以褐煤为基质填料的人工湿地褐煤提质冷凝水处理系统,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褐煤是一种低阶煤,含水率在30-50%左右。故褐煤必须经过提质脱水后方可有效利用。在褐煤提质过程中,将产生大量褐煤提质冷凝水。
褐煤提质冷凝水中含有铁、锰等重金属物质以及挥发酚、氨氮、总氮等有机污染物。微量的金属元素是植物、动物和人类生存所必须的,但是过量的重金属对生物是有毒的。挥发酚为高毒物质,对动植物具有毒害作用,故含有高浓度挥发酚的废水不能用于农业灌溉、绿化等用途。褐煤提质冷凝水若不经处理,直接外排或回用作为农业灌溉、绿化用途,将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必须对褐煤提质冷凝水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其经处理后可回用或达到地表排放要求。迄今为止,国内外对褐煤提质冷凝水的处理方面的研究较少。
人工湿地主要是通过滤料基质吸附、微生物降解和水生植物吸收等多种途径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去除,从而达到废水净化目的的一种处理方法。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由于工程造价费用和运行费用均较低,在废水处理与回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针对褐煤提质冷凝水的水质特点,本发明采用一种以褐煤为基质填料的人工湿地褐煤提质冷凝水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褐煤泠凝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褐煤提质冷凝水废水处理系统从左至右分别为进水区、潜流人工湿地主体、基质填料区、出水区;褐煤提质冷凝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填充卵石的进水区,在进水区分布均匀后进入池体及基质填料区,水平潜流至出水区,经处理达标后的褐煤提质冷凝水由出水管排出;
所述以褐煤为基质填料的人工湿地褐煤提质冷凝水处理系统在进水管设有流量计,以便调节不同过流段面水力负荷;
所述以褐煤为基质填料的人工湿地褐煤提质冷凝水处理系统上层种植芦苇;
所述以褐煤为基质填料的人工湿地褐煤提质冷凝水处理系统以不同粒径级配提质脱水石褐煤作为人工湿地的基质填料,其中底部0.2m采用粒径为5-10mm的提质褐煤;中部0.2m采用2-5mm的提质褐煤;顶部0.1m采用0.5-2mm的提质褐煤作为人工湿地系统的基质填料;
所述的以褐煤为基质填料的人工湿地褐煤提质冷凝水处理系统采用提质褐煤作为人工湿地的基质填料。充分体现了就地取材、大幅降低建设成本之目的。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以褐煤为基质填料的人工湿地褐煤提质冷凝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池、填料池、出水池。进水池和出水池铺有卵石以保证水流分布均匀,填料池由下至上分别为不同粒径级配的提质褐煤,上层种植芦苇,此以褐煤为基质填料的人工湿地褐煤提质冷凝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系统对铁、锰、挥发酚、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较高,出水能够达到相应的地表水排放限值或回用作为农业灌溉、绿化等用途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