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性污泥法的中水回用系统

发布时间:2018-6-2 13:30:17

  申请日2013.12.10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活性污泥法的中水回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粗格栅池、细格栅池、调节池、毛发收集器、厌氧池、生化曝气池、膜生物反应器、消毒池和中水储存池,生化曝气池与污泥浓缩池连接,膜生物反应器与气源机、反冲洗水泵、污泥浓缩池连接,消毒池与次氯酸钠发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处理污水能力强,水质稳定,处理效果好,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膜的机械截流作用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提高了体积负荷,降低了污泥负荷;膜生物反应器略去了二沉池,减少了占地面积;通过将次氯酸钠发生器设置为电解稀氯化钠溶液装置,在装置上设置氢气收集装置,可得到纯度较高的氢气,可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活性污泥法的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粗格栅池、细格栅池、调节池、毛发收集器、厌氧池、生化曝气池、膜生物反应器、消毒池和中水储存池,所述生化曝气池与污泥浓缩池连接,所述膜生物反应器与气源机、反冲洗水泵、污泥浓缩池连接,所述消毒池与次氯酸钠发生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活性污泥法的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格栅池栅条间距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活性污泥法的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格栅池栅条间距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活性污泥法的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曝气池为氧化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活性污泥法的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氯酸钠发生器为电解稀氯化钠溶液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活性污泥法的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稀氯化钠溶液装置上设有氢气收集装置。

  说明书

  一种基于活性污泥法的中水回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活性污泥法的中水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中水也就是将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用过的优质杂排水(不含粪便和厨房排水)、杂排水(不含粪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废)水经集流再生处理后回用,充当地面清洁、浇花、洗车、空调冷却、冲洗便器、消防等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杂用水。因其水质指标低于城市给水中饮用水水质标准,但又高于污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排放标准,亦即其水质居于生活饮用水水质和允许排放污水水质标准之间,故取名为“中水”。因而中水首先需要满足卫生要求,其指标主要有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余氯量、悬浮物、COD、BOD5、磷化物等, 其次需要满足人们感观要求,即无不快的感觉。其衡量指标主要有浊度、色度、臭味等, 再次需要满足设备构造方面的要求,即水质不易引起设备、管道的严重腐蚀和结垢, 其衡量指标有pH值、硬度、蒸发残渣、溶解性物质等。目前中出回用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差,水质不稳定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活性污泥法的中水回用系统,该系统具有出水水质稳定、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活性污泥法的中水回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粗格栅池、细格栅池、调节池、毛发收集器、厌氧池、生化曝气池、膜生物反应器、消毒池和中水储存池,生化曝气池与污泥浓缩池连接,膜生物反应器与气源机、反冲洗水泵、污泥浓缩池连接,消毒池与次氯酸钠发生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粗格栅池栅条间距30mm。

  进一步地,所述细格栅池栅条间距15mm。

  进一步地,所述生化曝气池为氧化沟。

  进一步地,所述次氯酸钠发生器为电解稀氯化钠溶液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稀氯化钠溶液装置上设有氢气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处理污水能力强,水质稳定,处理效果好,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

  (2)本实用新型膜的机械截流作用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提高了体积负荷,降低了污泥负荷;

  (3)本实用新型膜生物反应器略去了二沉池,大大减少占地面积。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次氯酸钠发生器设置为电解稀氯化钠溶液装置,在装置上设置氢气收集装置,可得到纯度较高的氢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相关推荐